眾創空間塑造創新創業新生態

2015-12-03 10:33:00    來源:中國經濟報告    

  今天,中國的創業潮進入了第五輪,即以“眾創空間”為載體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全民創業浪潮

  □劉佳薇徐光宜鄭淑潔

  近期,國務院相繼出臺了《關於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等多項有力政策,推動構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眾創空間,北京、上海、廣州等地也紛紛出臺實施細則,這是對全球創業大爆炸時代的呼應,也為塑造創新創業生態、發展壯大活力經濟、培育中國經濟新引擎提供了沃土。

  發展眾創空間正當其時

  當今時代,在網際網路技術和創新全球化帶來的深刻變革下,創業歷程更短、速度更快、門檻更低,創業主體從“精英”走向“萬眾”,一系列的變化對創業環境提出新的要求。中國大力發展“眾創空間”,面向小微創新企業成長和個人創業打造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開放式綜合服務平臺,可謂恰逢其時。

  “眾創空間”是在新型孵化器大量涌現的基礎上提煉出來的新概念。近年來,中國涌現出創新工場、36氪、天使匯、光谷咖啡、柴火創客空間等一大批有較大影響力的創新型孵化器。創新型孵化器的“新”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創業更加快捷便利,成本大大降低;二是服務種類更多更健全;三是開放成為顯著特徵,空間向大眾開放,路演等活動成為創意展示載體;四是以改變世界為目標。新型孵化器為創業者提供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和開放式的服務以及其市場導向的本質,正是當前形勢下中國創新創業環境發展的顯著特點和最應具備的特質。

  眾創空間:創新創業生態微系統

  眾創空間的核心是為大眾創業者提供實現夢想的平臺。在未來,更加多樣化的新型服務平臺將會出現,其內涵也將更加開放,不再局限于物化的空間概念,而是成為集合多種要素、服務、政策的創新創業生態微系統。以眾創空間為核心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具備如下顯著特徵。

  第一,創業門檻進一步降低。眾創空間推動創新創業由精英走向大眾,突破了以往孵化機構集中在高新區或開發區、面向精英的局限,為一切擁有新奇創意的個人、創業團隊提供近乎“零門檻”的創業服務,創意展示與交流更加開放便利,創業活動成本大大降低,各類創業主體共同參與、自由進出、快速流動。

  第二,創業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眾創空間逐漸成為創新創業生態系統中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通過提供多樣化的服務平臺、推動開放式創新、促進創業服務的市場化,為創新創業生態系統中的主體提供較全面的服務,促進各類創新資源的流動和連結,並激發各類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業態融合創新。

  第三,創業服務高度市場化。眾創空間突破了原有孵化器政府出資、運作機制相對僵化的局面,將創業服務推向市場。近年來,在創業咖啡、創新工場等市場化新型孵化器的推動下,創業服務逐漸成長為盈利模式日趨清晰的新興産業,以社會力量為主構建市場化的眾創空間成為大勢所趨,政府支援方式也向購買市場化創業服務轉變。

  眾創空間引領活力經濟

  眾創空間通過打造面向人人的創業服務平臺刺激並服務於全民創業,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了創業試錯的新舞臺。

  活力經濟是改革開放的成功訣竅。從全球化視角來説,中國的改革開放有四條經驗,除了“改革”、“開放”和“新技術革命”以外,最重要的是“活力經濟”。“改革”、“開放”為中國經濟發展定了框架,但真正保證國家經濟繁榮的,是經過幾代人努力形成的、以創業為特徵的“活力經濟”。

  五輪“創業潮”引領中國活力經濟。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出現的五輪創業潮是活力經濟的重要表現。第一輪是出現在改革開放初期,以鄉鎮企業為主體的創業潮,激發了農村的經濟活力。第二輪創業潮以城市個體戶的異軍突起為標誌,個人創業逐步獲得社會的認可。第三輪是以知識分子為主力的下海創業潮,北京中關村就是典型。第四輪浪潮由歸國留學生在20世紀90年代掀起,他們創造了一批現在掌控著中國網際網路話語權的企業。今天,中國的創業潮進入了第五輪,即以“眾創空間”為載體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全民創業浪潮。

  眾創空間刺激並服務於“全民創業熱潮”。眾創空間服務於多種身份的創業者,既有面向技術型創業者的高端人才創業園、創業社區、創客空間,面向企業內部創業者的海爾hope平臺、青島軟控橡膠谷,面向網際網路創業者的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平臺,也有服務於大學生的大學科技園、大學生創業園,以及服務於草根創業者的農民返鄉創業園等。眾創空間服務於不同目標的創業者,社區商鋪、美食街、淘寶村、農民工返鄉創業園等為生存型創業者提供低成本創業平臺;留創園、創業社區、創業咖啡、創新工場等為發展型創業者提供多元服務;創客空間、概念驗證實驗室等為變革型創業者提供試錯空間和融資、人脈連結等高端專業服務。眾創空間服務於全民各種類型的創業,其形式更加多樣,服務更加開放,創業的面變得前所未有的寬廣。

  眾創空間為中國經濟帶來三大變化

  第一,眾創空間將引發創業大潮。眾創空間刺激並服務於創民創業,為科研人員、企業高管、大學生、草根創業者等不同身份的創業者和生存型、發展型、變革型等不同目標的創業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開放式綜合服務平臺,為創業者營造包括工作空間、網路空間、社交空間和資源共用空間的創業生態系統。眾創空間的興起將創業孵化這一經濟發展新引擎推到國人面前,這必將引發創業大潮。

  第二,眾創空間能夠通過培育瞪羚引發爆髮式增長。作為服務創新創業的主要載體,眾創空間的建設將和一個區域的爆髮式增長直接相關,眾創空間中不斷孕育的改變世界的卓越想法,不斷涌現的帶有創新基因的“瞪羚企業”,將會打破行業固有格局,實現快速增長,成為新的産業引領者。

  第三,眾創空間將開啟創新創業改革閘門。新常態下,傳統經濟發展模式所依靠的比較優勢消失殆盡,要獲得新的發展動能,關鍵在於放開市場準入,充分釋放民智民力。眾創空間標誌著科技創新政策扶持重點向創業的前置,眾創空間的建設,就是要為創業者打通從科技研究到産業經濟的中間環節,實現跨越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而提供市場化、專業化、便利化、低成本化的服務。創業成為科技創新與經濟之間實現無縫銜接的最佳耦合點,推動了科技創新政策和經濟政策的融合,為新一輪有利於創業的改革打開了閘門。

  各類創業者的大規模集中爆發,“瞪羚企業”的顛覆式創新和爆髮式增長,科技創新政策與經濟政策的耦合發力,以及創新創業與“網際網路+”的歷史性交匯,必將加速傳統與新興産業的跨界融合,催生大量新興業態,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勁新引擎。

  (作者單位為長城戰略諮詢公司)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