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專題  >   時政  >   2013  >   兩岸共圓中國夢  >   最新消息  >   正文

“鳥兒老了就會想起它出生的那棵樹”(中國夢赤子心)

2013年04月18日 10:3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一位旅居巴黎的藏傳佛教格魯派高僧60年後回到家鄉,看到藏區發生的巨大變化,由衷地讚嘆“老百姓高興,政府高興,一切吉祥”

  龍日南傑仁波切,海外藏傳佛教格魯派宗教領袖、印度甘丹寺總法臺(2002—2009),1927年出生在稻城縣金珠鎮北約10公里的冷巴村,8歲出家雄登寺,24歲時去拉薩,從此60年沒有回過家鄉。

  2009年春,住在巴黎的仁波切對我説:“洛桑隆技,藏人有句話,鳥兒老了就會想起它出生的那棵樹。”

  “落葉歸根,仁波切,您想回家鄉看看,是嗎?”

  2011年夏天,仁波切終於踏上了回家之路。

  在北京,我們在雍和宮參觀了一下午。仁波切非常高興,説沒想到在首都北京有如此規模的喇嘛寺院,可見從古至今中國都是一個非常推崇佛教的國家。我們還隨仁波切去了西山翠微峰上的靈光寺瞻仰佛牙舍利,隨後又去五台山朝拜了文殊菩薩。回到北京後,十一世班禪喇嘛在黃寺接見了仁波切。黃寺歷史上曾先後是西藏宗教領袖達賴喇嘛和班禪喇嘛在京的安禪之所,現為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所在地。

  茶會間,班禪喇嘛的正副經師和眾多高僧在場作陪,禮遇極高。會見結束合影后,仁波切步出大殿,高興地對我説,原以為只是小型的私人會面,沒想到有這麼多喇嘛作陪,並稱讚十一世班禪喇嘛為人非常謙和、學習精進、佛學造詣極高。

  青藏高原東南、橫斷山脈東側的川滇交界處,崇山峻嶺,盤山公路盤旋上下。在稻城,車子緩緩行至山腰,隨行的一位住持指著遠處村頭的一座石房説,那就是仁波切家的老屋。仁波切回憶説,“當年我就是從這兒騎著騾子去拉薩的,走了幾個月。現在方便啊,有公路、火車、飛機,人們開車、騎摩托,兩三天就能到西藏。當時的拉薩只有一輛汽車,是給達賴喇嘛的,沒有一家藥店,藏人那時的生活真的很苦,冬天冷得凍死人。現在好了,什麼都有了,老百姓高興,政府高興,一切吉祥。”

  祈福法會上,仁波切最後做了開示。仁波切説他回來看到老百姓生活豐衣足食,住上了好房子,以前並不是這樣的。當今社會有了很大進步,政府為老百姓做了許多事,希望大家珍惜幸福,人民高興,他就高興。

  第二天一早,寺廟前停著數不清的摩托車,車子上係著五彩哈達,車子兩側和后座綁著用麻繩捆起來的磚茶或大袋青稞,許多人攜家帶口,多是身著藏裝的英俊漢子在前、打扮漂亮的妻子抱著孩子在後。供養上師的儀式上,雄赳赳的男子們肩扛長長的磚茶或大袋青稞在先,老人、妻兒在後。他們從寺前廣場的大門入寺,穿過大院,健步登上新殿前高高的臺階,在僧人們的引領下經大殿正門魚貫而入,走過仁波切的法座前行禮,再從新殿側門魚貫而出,進入老殿安放貢品。整個過程持續一兩個小時,人流不斷,秩序井然,蔚為壯觀。我隨隊到老殿去看,只見貢品堆積如山,不由得感嘆此地百姓生活富裕、信仰虔誠。

  傍晚,在城中心的雪山文化廣場,有十來人繞著廣場一齊跳著頗具民族特色的稻城鍋莊舞,不斷有人加入舞隊,直到數百人在廣場上翩翩起舞。人群中有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的人,還有很多觀光遊客。看著人們快樂起舞的身影,我深深地意識到,這不僅是一道極具稻城特色的人文風景,也正是我們所追求的社會和諧、民族和諧的具體表現。

  回到巴黎後,2012年春,仁波切在他的住處問我:“洛桑隆技, 現在印度有些人批評我了,説我不該見班禪喇嘛、不該説政府的好話。”

  “您在意嗎?”

  “不在意的,我已經85歲了,從來不説假話。”

  (作者為法國東方華人協會秘書長、法國阿爾薩斯華人協會副主席,本報駐法國記者李志偉、王芳採訪整理)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