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專題  >   時政  >   2013  >   兩岸共圓中國夢  >   最新消息  >   正文

築夢,凝聚13億人的磅薄力量--中國夢與中國力量

2013年04月18日 10:38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國夢,匯集著億萬人民的美好夢想。

  中國夢,吹響了凝聚中國力量的奮進號角。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只要我們緊密團結,萬眾一心,為實現共同夢想而奮鬥,實現夢想的力量就無比強大,我們每個人為實現自己夢想的努力就擁有廣闊的空間。

  中國夢召喚中國力量,中國夢凝聚中國力量。

  中國夢召喚人民力量——閃耀夢想之光,點燃信念之火,今天我們都是“夢之隊”的成員

  4月的北京,春意正濃。

  這個求職季中,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研究生程翔最終選擇留校科研。“我的夢想就是成為中國製造的大飛機上一顆堅固‘螺釘’。”

  製造一架大飛機,需要300萬至500萬個零部件,而每個零部件各司其職又密切配合,才能讓飛機振翅高飛。

  一個偉大的民族當有偉大的夢想,偉大的夢想召喚偉大的力量。

  中國夢,閃耀著民族的夢想之光,點燃了人民的信念之火。

  “中國夢為中國社會的奮鬥賦予了目標和意義。中國夢的提出,反映了人民的期待,順應了時代的要求,勾勒出民族復興的夢想藍圖,成為每個中國人夢想的基石。”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説。

  中國夢,連接著過去和未來。回望鴉片戰爭以來170多年的艱難歷程,中華民族復興的夢想之火生生不息。從新中國成立“中國站起來”,到改革開放“中國富起來”,再到新世紀“中國強起來”,每一個進程,每一步跨越,都依靠億萬人民凝聚起的磅薄力量。

  “中國夢強調了個體和集體的統一。當今社會轉型期觀念波動、利益多元,需要一個共同夢想,來達成共識。”山東臨沂市委黨校副校長李抒望説,中國夢把不同階層、不同群體五彩繽紛的夢想匯聚為一個共同的追求,這成為社會的最大公約數。

  從一個人,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都離不開夢想和追求。中國夢,把國家夢、民族夢和個人夢融合一體,激發起團結向上的正能量。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訴説著自己的夢想;越來越多的人暢想自己的夢想;越來越多的人感悟自己的夢想;越來越多的人努力把夢想變成現實……

  今天,每個人都能從國家前進的步伐中發掘自己的足跡,每個人都能通過自己的拼搏來繪就國富民強的藍圖。這,就是中國夢的時代注腳,也是其能匯聚力量、觸動人心的魅力所在。

  中國夢凝聚中國力量——提供機會公平的舞臺,匯集各方正能量,讓人民共用出彩機會

  凝聚中國力量,這是貫穿實現中國夢的一條主線。

  “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三個共用”,點明瞭凝聚人民力量的基礎。

  凝聚中國力量,需要機會公平的舞臺。

  “‘三個共用’實質是要讓人民共用公共財富的效益,共用公共權力的服務,共用公共資源的使用,共用公共職位的開放,社會賞罰獎懲機制公平地運用於每一個人。”國防大學研究員顏曉峰説。

  公正、公平是社會創造活力的源泉。中國夢的魅力,就是讓人人看到希望,人人有奮鬥舞臺,匯聚起每個人最大的能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出臺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到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再到讓“明規則”戰勝“潛規則”……黨和政府的一系列舉措,無不彰顯著公平正義的執政思路。

  凝聚中國力量,需要不斷改善民生。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民生連民心,民心順則天下安。目前,改善民生已成為各級政府工作的中心任務。“織好網、補短板、兜住底”,住房、教育、就業、醫療、養老等各項民生事業全面推進,民生保障網正在織就……

  凝聚中國力量,需要進一步匯集改革共識。

  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當前改革已進入攻堅期、深水區,觸及到深層次矛盾和重大利益調整,是對我們的嚴峻考驗。

  “凝聚深化改革的共識,正是改革再出發的動力所在。我們必須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打造出中國經濟社會的升級版。”經濟學家張其佐説。

  凝聚中國力量,需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中國力量來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各個領域、各條戰線、各行各業,是中國人民大團結的力量。

  “什麼是中國力量?首先是中國人民的力量。”辛鳴教授強調,這也包括我們的經濟力量、政治力量、制度力量、文化力量。“要把所有這一切的力量凝聚起來,我們的夢想才會真正照進中國社會的現實。”

  實幹興邦成就夢想——萬眾一心、奮發圖強,朝著實現中國夢的偉大目標進發

  懷揣創業夢想,在大學畢業後第9個年頭,31歲的段軍在2006年擁有了自己的企業——青島伊彩華特家居用品有限公司。得益於國家對個人創業和小企業的支援,他的公司逐漸從半成品材料的簡單加工,發展成集設計、製造、銷售、出口一條龍的行業領導者。

  如今,從當初年銷售額僅200萬元到突破2300萬元,從開始的2至3人發展到近100人的企業,伊彩華特公司保持了每年50%以上的增長速度。

  “有夢想,就有奮鬥。”段軍説,“從創業夢的實現,到逐漸做大企業,我們伴隨著中國經濟一同成長,我們也能為國家富強注入一份心力。”

  創業,是段軍的夢想;發展,是國家的意願。在這裡,個人奮鬥和國家發展融匯一體。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實現中國夢,創造全體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團結奮進,需要每個人艱苦努力。

  “我最大的心願是女兒能來身邊上學。公立學校進不去,私立的收費太高,我天天掛念在家讀書的孩子。”從山東來北京做保安已經兩年的李德旺説。

  “我希望國內的奶粉能讓人放心,不用再費時費力地海淘或者託人從國外帶。”剛剛當母親的賈金説。

  “我的夢想就是在北京有間不大的房子,把從未出過大山的爹娘接到北京來看看。”北京信一凈化美飾工程有限公司高空清潔工田金山説。

  這些心願,是老百姓對更美好生活的期盼,也折射出我國發展中面臨的種種挑戰。

  經過30多年快速發展,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另一方面,經濟發展方式面臨艱難轉型。城鄉差距、環境污染、食品安全等問題亟待解決;買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學,仍是不少百姓不能承受之重……

  希望與困難交織,機遇和挑戰並存。中國夢的美麗綻放需要每個中國人行動起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填平前進路上的道道溝壑。

  每個中國人邁出一小步,就是13億人民前進的一大步。

  中國正站在全新出發點——我們距離民族復興的目標從未有如此之近;

  億萬中國人民正揚帆奮進——13億人的智慧和力量正匯聚起不可戰勝的磅薄力量。

  讓我們牢記使命,向著夢想的彼岸進發!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