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專題  >   時政  >   2013  >   兩岸共圓中國夢  >   回望中國路  >   正文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2013年04月22日 09:11 來源:南方週末 字號:       轉發 列印

  編者按

  本次兩會上,國家領導人即將完成新老交替。事實上,71歲的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已多次提到“告別”。

  十年奔走,十年辛勞。溫家寶領導的兩屆政府,正當中國轉型的關鍵時期。十年功過毀譽,且待後人評説,正如他退任之前所言,“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本期兩會專題報道中,南方週末將目光投向這位老人,關注他這十年的執政之路,追溯他政治人生的種種細節,回望他的淚水與笑臉,焦慮與遺憾。

  溫家寶任總理期間,中國經歷了經濟增長最快的十年,總量居世界第二;這十年,民生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建立了廣覆蓋的社保、醫保體系。

  溫家寶上任伊始就取消存在多年的總理辦公會。這是一個找不到法律依據的會議,卻決定了諸多重大事項。十年期間,溫家寶依法只召開國務院全體會議和常務會議。

  2013年3月5日,溫家寶代表國務院作政府工作報告。近兩個小時的報告結束時,掌聲持續時間很長。

  溫家寶轉身向大會主席團鞠躬致意,結束的掌聲再次響起。溫家寶再度轉身,向全體代表三鞠躬,代表們再次報以熱烈的掌聲。

  回望溫家寶的十年總理路,中國經歷了經濟增長最快的十年,總量居世界第二;這十年也是物價和房價不斷上漲的十年,是民生工作最具突破性的十年——建立了廣覆蓋的社保、醫保體系。

  十年總理執政路,充滿曲折,面對SARS、地震、金融危機……溫家寶向公眾呈現了淚水和笑臉,溫和與嚴厲。上任伊始,他向大家立誓:“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退任之前,他評價自己總理任期的表現:“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2008年2月5日,溫家寶總理踏著冰雪登上黔南觀音山,前去看望正在緊張搶修輸電線路的電力工人。 (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圖)

  防控SARS 賞罰分明

  SARS,是給剛剛成為國務院總理的溫家寶最直接的挑戰。在蔓延的恐慌中,面臨外界對政府公信力的強烈質疑,他需要迅速控制疫情。早在2003年3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已宣佈北京為SARS疫區,但4月3日,中國衛生部在新聞發佈會上仍宣佈是安全的。截至4月20日,北京累計報告SARS病例339例,但同期官方披露的數字是37例。

  在政府公信力面臨坍塌的關鍵時刻,時任衛生部長張文康和時任北京市長孟學農被免職,因隱瞞疫情造成的被動局面由此迅速好轉。

  溫家寶沒有退路,4月13日召開了國務院防治SARS工作會議,四位副總理全部參加,他用“關乎中國形象”來形容防控SARS的意義,要求“主要領導負責”,隨後又提出“賞罰分明”。7天建起一所小湯山醫院的奇跡,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實現的。

  從4月12日到5月5日,他先後5次到北京考察SARS防控工作。4月26日,他到北京一個大賣場察看商品供應,當時人人都戴著口罩,看見總理時,有人打算摘下口罩,溫家寶立即叮囑:“戴上吧,戴上吧,多點自我防範好。”但他自己一直沒有戴。

  突如其來的SARS,給中國社會管理提出了新的課題,新聞發言人制度由此完善。

  “臨時換路線”

  時間已經過去10年,重慶雲陽的農婦熊德明依然記得,2003年10月29日下午,她從山坡上背一筐紅薯梗回家,竟然看到溫家寶在她家裏,與她婆婆同坐一條板凳上。在溫家寶的引導下,熊德明説丈夫打工的工資還沒有拿到。“溫家寶為農民工討要工資”的消息迅速成為熱點,並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清欠農民工工資、保障農民工利益的風潮。

  “總理討薪”其實是個意外,溫家寶那次行程根本沒有被安排到熊德明所在的村莊考察,是他中途自己臨時換了路線,“撞”到了熊德明的家中。

  溫家寶成為總理後,臨時換路線的舉動發生過多次,每次走“臨時路線”還真能碰到需要解決的問題。2006年7月他到河南視察,臨時停車走進村民家中,解決了果農進城賣桃難問題。

  對民生的關注,貫穿于溫家寶每天的工作當中,他每天都要看價格表,細到看米價要分別看粳米和秈米的當日價。

  溫家寶就任總理的第二年,中央政府加大了建設社會事業的財政投入,這與SARS的發生有直接的關係。2004年,他第一次以總理身份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説,SARS疫情蔓延,集中暴露了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協調的問題。2003年中央財政用於文教科衛的支出比上年增長了12.4%。

  此後十年,中國在民生問題上不斷破冰。2009年,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啟動;2011年,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啟動;2012年上半年,所有縣域全面開展了新農保和城鎮養老保險。

  溫家寶始終認為,“三農”問題是國之根本,在他任期內不斷加大了農業投入,年均遞增21%。在2004年兩會上,溫家寶講到5年內取消農業稅,會場內響起時間最長的一次掌聲。

  十年除夕沒回家

  第一屆5年任期內,溫家寶不斷給民眾留下勤政愛民的印象。連任總理後,2008年他在汶川地震的表現,令他的這一形象達到了高峰。

  十年裏,每個重大災難現場,都有溫家寶的身影。

  2010年春天,雲南發生旱災,兩會結束後,溫家寶便飛赴雲南曲靖考察災情。去師宗縣葵山鎮大麥地村時,他到74歲的村民王順生家中座談,王的老伴起身,想進屋倒水,溫家寶婉拒:“我們不能喝你的水,運來一點水不容易。”

  當總理的十年,溫家寶還與災區百姓一起過了三個春節。

  2008年初,中國南部省份遭遇雨雪冰凍災害。農曆臘月三十,他結束在貴州的考察,立即趕到江西,在當地過節。在撫州農民胡水龍的家中,胡水龍説已經二十多天沒有通電,不過剛接到通知説當晚8點通電,他立即轉身跟當地的負責同志説:“你們説話一定要算數。”

  2009年春節,他與汶川地震中受災最嚴重的北川、德陽等地與災民一起過年,還在廚房裏繫上圍裙,炒了一盤回鍋肉。2013年春節,他去了陜西的勉縣、略陽和甘肅的康縣、舟曲等地,這是汶川地震和舟曲泥石流兩場災難中受災嚴重的地方。

  包括這3個春節在內,過去十年,溫家寶沒有在家過過一個除夕,總是外出到礦山、企業、農村,與當地人一起辭舊迎新。

  4%裏的教育情懷

  2011年兩會期間,溫家寶參加江西團審議時,説自己還欠著教育的一個“賬”:實現教育支出佔GDP的4%。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溫家寶宣佈這個目標2012年已經實現。

  早在1993年,“4%”就被寫進了中國的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但兌現這個目標一直阻力重重。據公開報道,有關部門對4%的目標一直有著不同的理解,認為中國財政收入佔GDP比重較低,不超過25%,而西方國家一般超過50%。他們曾向中央遞交報告,認為依照現有統計口徑,短期內實現4%目標難度不小。

  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教授接受媒體採訪時説,在起草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時,教育、財政部為是否要寫進4%這個事吵得很厲害,最後還是溫家寶拍板決定寫進去的。

  “溫家寶是一位有教育情懷的總理。”一位隨他出訪過的人士眼中,他出身在教育世家,就任總理後多了一份對教育的關心。

  溫家寶的父親溫剛畢業于北京師範大學。2007年,國務院決定在北師大等6所教育部直屬高校實行師範生免費教育,2011年,北師大首屆免費師範生畢業時,溫家寶參加了畢業典禮。

  一年後,呼籲十多年的異地高考方案也千呼萬喚始出來。

  “信心比黃金貨幣更重要”

  2008年9月15日,美國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破産,開始一場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機。一個月後,中國宏觀經濟指標開始下滑,各大城市車站、碼頭陸續出現因企業倒閉而大批返鄉的農民工身影,鋼鐵、造船等生産行業效益急劇下滑。

  2008年11月10日,溫家寶將省級地方大員急招進京,與在京的部長們共商對策。溫家寶以“快、重、準、實”四字,要求與會官員“爭分奪秒”,爭取“立竿見影”。之後,中國政府推出了包括4萬億投資在內的激活經濟的“所有計劃”,2009年初相繼推出了一系列産業振興計劃。

  此後,溫家寶奔忙在調研的路上。據新華社報道,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底,溫家寶先後36次到各地考察,足跡遍及23個省份。2009年6月的4個週末,他全部在外調研。由於他那段時間經常在週末和節假日外出調研,他身邊的工作人員總是提前將行李打包好,以備隨時出發。

  2009年歲末,他對一年多的調研作了總結,説主要辦三件事情,那就是傳遞信心,了解情況,研究制定政策。

  他將傳遞信心排在了首位。2008年12月21日,他在重慶同當地返鄉農民工座談説:“冬天總會過去,春天總會來的,太陽也總要出來的。”2009年元旦,溫家寶走進了青島一家生産蠟燭的企業,説“希望像一盞永不熄滅的明燈”。他也沒有忘記在國際舞臺上喊話。2008年9月,在紐約華爾道夫飯店,溫家寶一句“信心比黃金和貨幣更重要”被廣為傳誦。

  今天,對於“四萬億”的結果,經濟學家的爭論仍沒有停歇。2013年3月4日,經濟學家華生認為,政府介入那一場經濟危機是應該的,不僅是中國,各國政府都在介入。但危機一過,政府該退出的就得退出了。

  溫家寶自己對政府介入也有評價。2月2日,他在《求是》雜誌發表署名文章稱,運用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是必要的,有力應對了風險,但確實也管了一些不該管的事情,一些該管的事情卻沒管好。

  “房價遠遠沒有回到合理水準”

  國務院辦公廳2013年3月1日發出通知,對二手房交易增值部分按20%徵稅,這被視作是對溫家寶2月20日最後一次“狙擊房價”指示的具體落實。

  過去10年,專題研究房地産調控的常務會議就開過9次,對房地産的定位也一直在變。

  2003年的國務院“18號文”明確房地産為國民經濟支柱産業,但由此引出了“炒房”熱潮。2008年末,國務院採取了對二手房減免營業稅等措施,樓市又成為了穩定經濟的強心劑。政策一松,房價又出現報復性增長的趨勢。

  溫家寶在公開場合談論房價的次數也越來越多。2010年2月27日與網民交流時,他説,他也知道“蝸居”的滋味。2012年兩會上,溫家寶説,“群眾也在責怪我們,説房價越調越高,政策不出中南海。我聽到了感到十分痛心。”他提高嗓門:“房價遠遠沒有回到合理水準。”

  溫家寶也意識到調控房價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利益關係,特別是地方從土地出讓中獲取大量收入。經濟學家華生也認為,要改變房價畸高狀態,就要改變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而這又與現行土地制度有關。

  房價居高不下,央企涉足地産被認為是推手之一。2010年3月18日,國資委曾發文,要求78家不以房産為主業的央企退出房地産市場。但三年後,執行這一規定的央企不足25%,並且主業包含房地産業務的央企還從16家增至21家。

  力推“三公公開”

  在任期間,溫家寶對政府自身建設亦有不少努力,上任伊始就取消存在多年的總理辦公會。這是一個找不到法律依據的會議,卻決定了諸多重大事項。十年期間,溫家寶依法只召開國務院全體會議和常務會議。

  對“三公消費”民眾歷來意見較大。每逢“兩會”,“三公”問題總是熱點,相關官員總以“預算編制中沒有這幾項”作為不公開的理由。政府資訊公開條例頒布之後,政府部門在實施過程中卻一直處於遮遮掩掩的狀態。

  溫家寶多次表態要公開“三公”消費。2011年全國兩會期間,溫家寶表示當年要公開“三公消費”數字,但當年各部委公開的“三公消費”與民眾期望較遠,只有籠統的消費金額,並無具體消費交代。

  在2012年3月召開的第五次廉政工作會議上,溫家寶再次發聲,要求當年的“三公”公開。結果新華社和南水北調辦首先公佈2011年“三公消費”,不僅公佈了消費金額,還公佈了出國人次和説明。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黃艷艷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