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專題  >   時政  >   2013  >   兩岸共圓中國夢  >   回望中國路  >   正文

溫家寶政府工作報告全文(2013)

2013年04月18日 10:58 來源:人民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人民網]:3月5日(星期二)上午9時,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聽取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作政府工作報告,審查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人民網屆時進行現場直播,敬請關注![08:40]

  [人民網]:人大代表正陸續進入人民大會堂。[08:42]

  [張德江]:各位代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應出席代表2987人,今天的會議出席2965人,缺席22人,出席人數符合法定人數。現在我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09:03]

  [張德江]:請全體起立,唱國歌。[09:03]

  [張德江]:請坐下。[09:04]

  [張德江]:各位代表,今天的全體會議有五項議程。現在進行第一項議程,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同志作政府工作報告。[09:05]

  [溫家寶]:現在,我代表國務院,向大會報告過去五年的政府工作,並對今年工作提出建議,請各位代表審議,並請全國政協委員提出意見。[09:05]

  [溫家寶]:過去五年工作回顧[09:06]

  [溫家寶]: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以來的五年,是我國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我們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國內生産總值從26.6萬億元增加到51.9萬億元,躍升到世界第二位;公共財政收入從5.1萬億元增加到11.7萬億元;累計新增城鎮就業5870萬人,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年均分別增長8.8%、9.9%;糧食産量實現“九連增”;重要領域改革取得新進展,開放型經濟達到新水準;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新成就,載人航太、探月工程、載人深潛、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超級電腦、高速鐵路等實現重大突破,第一艘航母“遼寧艦”入列;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和上海世博會;奪取抗擊汶川特大地震、玉樹強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嚴重自然災害和災後恢復重建重大勝利。我國社會生産力和綜合國力顯著提高,人民生活水準和社會保障水準顯著提高,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高。我們圓滿完成“十一五”規劃,順利實施“十二五”規劃。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譜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篇章。[09:08]

  [溫家寶]:五年來的主要工作及特點:[09:08]

  [溫家寶]:一是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過去五年,我們是在持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嚴重衝擊中走過來的。這場危機來勢之猛、擴散之快、影響之深,百年罕見。我們沉著應對,及時果斷調整宏觀調控著力點,出臺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十項措施,全面實施所有計劃。兩年新增4萬億元投資,其中中央財政投資1.26萬億元,主要用於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村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生態環保、自主創新等方面建設和災後恢復重建。[09:11]

  [溫家寶]:五年來,新建各類保障性住房1800多萬套,棚戶區改造住房1200多萬套;完成大中型和重點小型水庫除險加固1.8萬座,治理重點中小河流2.45萬公里,新增節水灌溉面積770萬公頃;新增鐵路里程1.97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8951公里,京滬、京廣、哈大等高鐵和一批城際鐵路相繼投入運營;新增公路60.9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2萬公里,高速公路總里程達9.56萬公里;[09:12]

  [溫家寶]:新建機場31個;新增萬噸級港口泊位602個;一批跨江跨海大橋、連島工程相繼建成;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等重大工程順利推進或建成;非化石能源快速發展,水電、風電裝機位居世界第一;[09:12]

  [溫家寶]:重建後的汶川、玉樹、舟曲等災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舉世矚目的成就,對我們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嚴重衝擊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經濟社會長遠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已經並將繼續造福億萬人民。[09:13]

  [溫家寶]:我們始終注重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的關係,增強宏觀政策的前瞻性、科學性、有效性,注意把握好政策的取向、力度和重點。在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最嚴重時,果斷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綜合運用多種財政政策工具,增加政府支出,實行結構性減稅;有效運用存款準備金率、利率等貨幣政策工具,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增長。[09:13]

  [溫家寶]:根據宏觀經濟走勢的變化,我們及時調整政策力度,適時退出刺激政策,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在財政政策運用上,堅持統籌兼顧,注重綜合平衡。[09:13]

  [溫家寶]:財政赤字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從2009年的2.8%降到去年的1.5%左右,赤字率和債務負擔率保持在安全水準。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全面審計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管理,有效控制經濟運作中的風險隱患。在貨幣政策運用上,始終注意把握穩增長、控物價和防風險之間的平衡。[09:14]

  [溫家寶]:金融體系運作穩健,銀行業風險抵禦能力持續增強,資本充足率從2007年底的8.4%提升到去年底的13.3%,不良貸款率由6.1%下降到0.95%,一直保持在較低水準。[09:15]

  [溫家寶]:堅持搞好房地産市場調控不動搖,遏制了房價過快上漲勢頭。2012年,在世界各大經濟體增長全面減速、各種風險不斷暴露的情況下,我們合理把握政策力度,保持財政預算支出規模不變,優化支出結構,扭轉經濟下滑趨勢,全面實現年初確定的主要目標,國內生産總值增長7.8%,城鎮新增就業1266萬人,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回落到2.6%,為今年經濟發展打下好的基礎。[09:16]

  [溫家寶]:這五年,我國宏觀經濟總體上保持增速平穩較快、物價相對穩定、就業持續增加、國際收支趨於平衡的良好態勢,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長9.3%,顯著高於同期全球和新興經濟體的增速,通貨膨脹率遠低於其他新興經濟體。我國經濟穩定,充滿活力。[09:17]

  [溫家寶]:回首這五年,面對國際經濟形勢複雜多變、持續低迷的嚴峻挑戰,中央科學判斷、果斷決策,有效避免了我國現代化進程因巨大的外部衝擊而出現大的波折,實踐證明這些決策部署是完全正確的。[09:18]

  [溫家寶]:二是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提高經濟發展的品質和效益。堅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明顯提高,經常項目順差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從10.1%下降到2.6%。居民消費結構加快升級。2012年底,城鎮和農村每人平均住房面積32.9平方米、37.1平方米,分別比2007年增加2.8平方米和5.5平方米;[09:18]

  [溫家寶]:城鎮居民每百戶擁有家用汽車21.5輛,比2007年增加15.5輛;旅遊、文化消費大幅增加。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推進産業轉型升級。我國製造業規模躍居全球首位,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3.4%,成為國民經濟重要先導性、支柱性産業;[09:20]

  [溫家寶]:清潔能源、節能環保、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等一批戰略性新興産業快速發展。産品品質整體水準不斷提高。服務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提高2.7個百分點,成為吸納就業最多的産業。[09:21]

  [溫家寶]:紮實推進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五年累計,共淘汰落後煉鐵産能1.17億噸、煉鋼産能7800萬噸、水泥産能7.75億噸;新增城市污水日處理能力4600萬噸;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下降17.2%,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分別下降15.7%和17.5%。[09:22]

  [溫家寶]:修訂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增加細顆粒物PM2.5等監測指標。推進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防沙治沙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五年累計完成造林2953萬公頃,治理沙漠化、石漠化土地1196萬公頃,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4.6萬平方公里,整治國土面積18萬平方公里。[09:22]

  [溫家寶]:深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頒布實施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制定西部大開發新十年指導意見和一系列區域發展規劃,加快推進西藏、新疆等地區跨越式發展,制定實施新十年農村扶貧開發綱要,將扶貧標準提高到2300元(2010年不變價),加強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扶貧攻堅。[09:22]

  [溫家寶]:中西部和東北地區主要發展指標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準,東部地區産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各具特色、良性互動的區域發展格局正在形成。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五年轉移農村人口8463萬人,城鎮化率由45.9%提高到52.6%,城鄉結構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城鄉、區域發展的協調性明顯增強。[09:23]

  [溫家寶]:三是毫不放鬆地抓好“三農”工作,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09:24]

  [溫家寶]:我們堅持在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集中力量辦成了一些關係農業農村長遠發展、關係農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加大財政投入,中央財政“三農”累計支出4.47萬億元,年均增長23.5%。[09:24]

  [溫家寶]:建立健全種糧農民補貼制度和主産區利益補償機制,補貼標準逐年提高,覆蓋範圍不斷擴大,補貼資金從2007年的639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1923億元。[09:24]

  [溫家寶]:加強農村金融服務,涉農貸款餘額從2007年末的6.12萬億元增加到2012年末的17.63萬億元。實行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小麥、稻穀最低收購價累計提高41.7%到86.7%。加強耕地保護,維護農民權益,為完善農村集體土地徵收補償制度做了大量準備工作。[09:25]

  [溫家寶]:加快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和現代農業建設,加大對良種繁育、動植物疫病防控、基層農技推廣的支援力度。大力興修水利,開展農村土地整治,建設高標準農田,耕地面積保持在18.2億畝以上。糧食綜合生産能力躍上新臺階,糧食總産量連續6年穩定在萬億斤以上並逐年增加。[09:26]

  [溫家寶]:加強農村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46.5萬公里,改造農村危房1033萬戶,解決了3億多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和無電區445萬人的用電問題,農村生産生活條件不斷改善。[09:27]

  [溫家寶]:積極引導農村富餘勞動力轉向非農産業,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持續較快增長,2010年以來城鄉居民相對收入差距逐步縮小。[09:27]

  [溫家寶]:深化農村綜合改革。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基本完成,全面推進農村集體土地確權頒證工作,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試點。農業農村發展的好形勢,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各種自然災害嚴重衝擊、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了重要支撐。[09:28]

  [溫家寶]:四是堅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支撐能力。[09:28]

  [溫家寶]: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五年累計7.79萬億元,年均增長21.58%,2012年佔國內生産總值比例達到4%。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邊遠、民族、貧困地區傾斜,教育公平取得明顯進步。[09:30]

  [溫家寶]:全面實現城鄉九年免費義務教育,惠及1.6億學生。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入園難”問題有所緩解。[09:30]

  [溫家寶]:國家助學制度不斷完善,建立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實現從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各個階段全覆蓋,每年資助金額近1000億元,資助學生近8000萬人次。實施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政策,覆蓋範圍包括所有農村學生、城市涉農專業學生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09:31]

  [溫家寶]:初步解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城市接受義務教育問題,現有1260萬農村戶籍孩子在城市接受義務教育。實施惠及3000多萬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改善計劃。[09:31]

  [溫家寶]:完成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加快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和特殊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在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實行師範生免費教育,加強了農村教師隊伍建設。[09:31]

  [溫家寶]:全面提高教育品質和水準,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提高到30%。國民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15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9年以上。[09:32]

  [溫家寶]:大力推動自主創新。中央財政用於科技的投入五年累計8729億元,年均增長超過18%。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例由2007年的1.4%提高到2012年的1.97%,企業研發活動支出佔比超過74%。[09:32]

  [溫家寶]:出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深入實施國家技術創新工程和知識創新工程,紮實推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新建一批國家工程中心、重點實驗室和企業技術中心。加強基礎研究和前沿探索,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填補了多項重大産品和裝備的空白。[09:33]

  [溫家寶]: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以高層次、高技能人才為重點,加強各類人才隊伍建設,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分別增加860萬人和880萬人,留學回國人員達到54萬人。[09:33]

  [溫家寶]:大力加強文化建設。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設施網路體系初步建成,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站)全面實現免費開放。[09:34]

  [溫家寶]: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任務基本完成,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內部機制改革不斷深化。哲學社會科學、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等更加繁榮,文化産業快速發展。[09:34]

  [溫家寶]:文物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和傳承取得重要進展。對外文化交流更加活躍。全民健身和競技體育取得新成績。[09:34]

  [溫家寶]:五是堅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09:35]

  [溫家寶]:我們把就業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重點人群就業工作,提高職業培訓和就業服務水準,五年累計投入就業專項資金1973億元,實現高校畢業生就業2800萬人,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就業830萬人,保持了就業形勢總體穩定。[09:36]

  [溫家寶]:全面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實現了制度全覆蓋,各項養老保險參保達到7.9億人。[09:36]

  [溫家寶]: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從2004年每人平均每月700元提高到現在的1721元。妥善解決關閉破産企業退休人員、困難企業職工、國有企業老工傷人員、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社會保險等問題。[09:37]

  [溫家寶]: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全民基本醫保體系初步形成,各項醫療保險參保超過13億人,加強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基本藥物制度並在基層醫療機構實施,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穩步推進。[09:37]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黃艷艷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