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專題  >   時政  >   2013  >   兩岸共圓中國夢  >   回望中國路  >   正文

溫家寶引詩詞受關注 代表委員引經據典"和"總理

2013年04月18日 11:01 來源:中國新聞網進入論壇網友留言 0 用戶名 密碼 字號:       轉發 列印

  9年10場記者會,中國總理溫家寶在記者會上藉以抒發情懷的詩詞始終是各方關注的重點。

  14日,“情天再補雖無術,缺月重圓會有時”、“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回”、“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等出現在溫家寶記者會上的詩詞古語再度引發各方熱議。

  會下,一些代表、委員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也引經據典。

  全國人大代表、原人民日報副總編梁衡表示,溫家寶這9年來引述的諸多詩詞中,讓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其在2003年就任總理的第一次記者會上引用林則徐的詩句:“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全國人大代表、新疆電力公司總經理蘇勝新表示,作為一名代表,他經常用《論語。泰伯》中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來勉勵自己。

  全國人大代表、國家一級美術師蕭玉田表示,自己最想引述的詩詞是龔自珍的“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他表示,各行各業只有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才能促進經濟社會平穩發展,最終達到提升人民幸福指數的目標。

  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特邀人士,《歐洲時報》前社長楊咏桔提到了《次北固山下》中的“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她表示,只要政策對,不腐敗,中國就能“前途廣“。

  全國人大代表,香港中文大學生物化學系教授曹宏威表示,時代在進步,我們自己也需要進步。他表示,在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中國應“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連續十年致力於推動公車改革的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提到了“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他表示,財政分配要改革,上面這句話雖然不是詩詞,但是卻比詩詞動聽。

  今天在接受採訪時,不少代表都回憶起毛澤東的詞句。

  全國人大代表、呼倫貝爾市市委書記羅志虎表示,在當前的世界大格局中,中國應該説是“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政協副主席栗甲則感嘆説,“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除了引述經典,代表們還即興創作了一些詞句,表達自己的祝願。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忻州市委書記董洪運説,“春風又綠江南岸 祖國明天會更好”。

  全國人大代表、武警雲南總隊政委王海亮表示,“憶往昔,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破浪前行;看未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光明。”(中新社記者 周銳 劉賢)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黃艷艷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