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紀念西藏自治區成立50週年  >   相關報道  >   正文

陳全國:確保西藏各族群眾過上小康社會新生活

2015年08月11日 15:15:00 來源:西藏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自治區黨委常委會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部分省區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十三五”時期扶貧開發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推進扶貧開發 確保全區各族群眾同步過上小康社會新生活                    陳全國主持會議8月4日上午,自治區召開黨委常委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部分省區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十三五”時期扶貧開發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李克強總理、汪洋副總理關於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主持會議。

  會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扶貧開發作為關乎黨和國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發展道路的大事來抓,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戰略思 想,作出了全面的戰略部署,有力地推動了新時期扶貧事業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部分省區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充分體現了總書記愛民親民的 為民情懷,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謀劃,充分體現了總書記推動經濟在新常態下健康發展的科學部署,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對邊疆民族地區人民的 關心關愛。要認真深入學習、領會科學內涵、把握精神實質,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上來,按照李克強總理和汪洋副總理的指示要 求,細化措施、補齊短板,確保如期完成脫貧目標、確保扶貧攻堅決戰決勝。

  會議強調,要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科學謀劃、全力推動全區扶貧開發工作,確保各族群眾到2020年與全國人民一道過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生活。

  一是認識要提高。決不讓貧困地區貧困群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掉隊,這是黨和國家的莊嚴承諾,也是必須完成的政治任務。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 部分省區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的重要戰略思想緊密結合起 來,與貫徹落實中央政治局會議專題研究進一步推進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和長治久安工作議題精神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不斷加大扶貧開發工作 力度,切實做到方向明、路子對、勁頭足、動力強。

  二是底子要摸清。轉變工作作風、改變工作方式,進村入戶,深入調查研究,把扶貧對象摸清,把家底盤清。要在摸清扶貧對象的基礎上,建檔立卡、規範管理。

  三是目標要明確。要通過實施扶貧攻堅行動計劃,讓全區貧困人口享有穩定的吃、穿、住、行、學、醫、養保障,享有和諧的安居樂業環境,享有均衡的基本公共服 務,享有較為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享有較高的幸福指數,確保到2020年,全區貧困人口與全國7000多萬貧困人口一道全部脫貧。

  四是規劃要精準。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指導,在深入調研、科學論證、找準根源、理清思路的基礎上,編制好扶貧規劃,在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 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準、脫貧成效精準上想辦法、出實招、見真效,實現貧困人口精準脫貧。

  五是措施要管用。要匯集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金融扶貧、援藏扶貧等多方力量,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匯聚起戰勝貧困的強大合力。要堅持輸血與造血 相結合,政府主導與社會力量相結合,政府資源與各方資源相結合,鼓勵勤勞致富、帶頭致富與真心真功扶貧、先富帶動後富相結合,搬遷扶貧與戍邊守土相結合, 確保扶貧攻堅行動計劃深入推進、取得實效。

  六是責任要落實。各級黨委、政府要把扶貧工作擺上重要位置,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要專管專抓;各級領導幹部要聯繫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不脫 貧、不脫鉤;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要發揮作用,幫助建強基層組織、拓寬致富門路;抓好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真正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帶領群眾脫 貧致富的堅強戰鬥堡壘;要層層簽訂扶貧工作責任書,將扶貧開發成效作為幹部考核的重要內容;廣大黨員幹部要結合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深入農牧區、深 入貧困家庭,撲下身、紮下根、真幫扶、肯實幹、求實效;要加強督導檢查,推動扶貧攻堅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梁行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梁行

原稿件來源:西藏日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