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紀念西藏自治區成立50週年  >   援藏故事  >   正文

上海援藏幹部:每天只能靠吸氧吃安眠藥入睡(圖)

2015年08月11日 14:50:00 來源:新民晚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人物小傳】

  白錦波 上海市第七批援藏幹部之一,現任西藏日喀則市薩迦縣縣委常務副書記、薩迦小組組長。選派前他任上海市徐匯區人大常委會辦公室主任。

  薩迦縣距離上海5000多公里,海拔4468米,是上海對口支援西藏海拔最高的縣。援藏兩年來,白錦波帶領薩迦小組的其餘7名援藏幹部,幫助當地建設薩迦古城景區,加大新農村建設力度,推進以教育衛生為重點的社會事業建設,並積極爭取徐匯區各部門、社會各界的項目、資金、智力幫扶,主動推進上海徐匯與西藏薩迦兩地的交流合作。薩迦小組共有13人次得到上海援藏聯絡組和當地政府的表彰評優。

  發展薩迦 從一個景點到一片景區

  薩迦縣面積約8100平方公里,比整個上海還要大一些,但人口只有5.1萬。2013年6月,白錦波和同事們初到薩迦,感覺想要給薩迦帶來變化,首先要發展的就是農牧業和旅遊業。

  從日喀則市驅車到薩迦,大約2小時;從薩迦再向西驅車1小時,就能到定日縣,那裏有珠峰大本營。“2014年到薩迦的遊客大約1萬人左右,其中國外遊客約1000人,他們到薩迦,絕大多數是‘過路客’,花80元門票錢遊覽一下薩迦寺,然後就奔向日喀則或定日了。如何才能把遊客留在薩迦呢?如何通過旅遊讓薩迦的藏民得實惠呢?”白錦波絞盡了腦汁。

  通過走訪、調研,白錦波發現如今的薩迦寺原本是薩迦南寺,而北寺雖在“文革”期間被毀,但依然留有遺跡,殘垣斷壁間顯出另一種滄桑之美,但通往北寺的道路很差;此外還有仁青崗尼姑寺等景點乏人問津,“應該把一個景點變成一片景區。”

  薩迦小組通過徐匯區規劃局聯繫同濟規劃設計院幫助編制薩迦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從2014年一直規劃到2030年。

  如今,用當地石板鋪就的薩迦北寺步道已投入使用,將北寺遺址、薩迦五祖白塔、仁青崗尼姑寺連成一線;將閒置的一所大房子改建成“薩迦紀事館”,展示千年薩迦的歷史、風俗;將第五批援藏幹部所建的一所空房改建成遊客服務中心,設醫療點、旅遊紀念品商店、銀行、郵局等;建起薩迦古城的景區大門……最近整個景區已獲批4A級景區。

  牽線滬藏

  一個家庭幫助一個病孩

  2013年初到薩迦縣時,薩迦小組8名組員用一週時間走遍了薩迦的11個鄉鎮,大家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這裡不少孩子走路狀如鴨子“擺來擺去”,多方調研後才發現這是因為這些孩子得了“發育性髖關節脫位”,這是新發現的高發病率疾病,不在援藏計劃醫療項目內,怎麼辦呢?白錦波和同事們找到了上海市兒童醫院、上海市兒童健康基金會,前者可做手術,後者願意出手術費用,但孩子從西藏到上海的路費依然沒著落。白錦波又找到了徐匯區青聯,通過一個青聯委員家庭結對一個病孩、一個家庭負責約4000元路費的方式解決了這一難題。

  截至目前,已有26名當地患發育性髖關節脫位的孩子來到上海,順利完成手術,而這項“計劃外援助”還在繼續。

  堅守高原

  一根氧氣管一片安眠藥

  在薩迦縣,白錦波作為縣委常務副書記,要協助縣委書記主持縣委全面工作,同時還分管維穩、組織、縣委辦和機要局工作,同事們都説“雙休日都經常看到他在值班”。而回到上海休假,白錦波也心繫薩迦,經常忙著“為薩迦拉項目”。

  今年4月尼泊爾8.1級強震發生後,薩迦縣多次受余震影響,共有100多戶房屋出現倒塌、傾斜、開裂。白錦波堅守在縣裏,協助縣長協調部署抗震救災工作。他牽頭負責做好應急救援物資準備,先後為重災區聶拉木、吉隆、定日縣運送救災帳篷、棉被、棉衣褲等物資;組織集結100名民兵,做好到重災區救援準備;深入到受余震影響的鄉鎮,核查受損的學校和農牧民房屋,安全轉移受災群眾。

  薩迦縣的空氣含氧量大約只有上海的55%-60%。上海市第七批68名援藏幹部2013年6月入藏,明年6月結束。兩年多來,援藏幹部們不同程度出現了頭疼、胸悶、失眠、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等症狀,白錦波也不例外,去年體檢下來已發現心臟有三尖瓣反流。在薩迦的每一天,他只能依靠吸氧、吃安眠藥才能入睡,他的床邊,裝氧氣的鋼瓶約1個月就要一換。

  但白錦波認為,“這些都可以克服,最難受的是對家裏人照顧不到。”他和妻子都是江西九江人,2013年他剛入藏,妻子就生病住院1周多時間,他不能返家,只能讓九江的父母趕到上海照顧妻子。“兒子也是一大牽掛,現在已讀小學四年級了,這三年照看不到,但希望他也能更獨立一點!”

  【記者手記】

  數字説話

  三年的援藏工作,説長不長,説短不短,能不能給當地老百姓真正留下點什麼,是很多援藏幹部思考的問題。也許,數字能説明一些問題。

  在過去的兩年多時間裏,上海在薩迦已投入3315萬元對318國道沿線的重點小城鎮——吉定鎮、扯休鄉進行新農村示範點建設,切實改善了農牧民居住環境和出行條件,直接受益農牧民群眾達1000多戶。

  白錦波帶領同事,利用援藏資金,投入840萬元,改善全縣7000多名中小學生的學習環境,改善薩迦縣東部7個鄉近3萬農牧民就醫條件;爭取計劃外項目資金499.1萬元,也全部用在教育和衛生等民生事業上;同時,還爭取到上海各界愛心企業、社會團體、愛心人士捐款捐物合計344.53萬元(其中現金141.87萬元,實物202.66萬元),主要用於資助困難群眾就醫、幫助中小學生改善學習和生活條件。(金志剛)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梁行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梁行

原稿件來源:新民晚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