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紀念西藏自治區成立50週年  >   援藏故事  >   正文

探訪布達拉宮廣場便民警務站:“很少有突發情況”

2015年08月11日 14:5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探訪布達拉宮廣場便民警務站:“很少有突發情況”

  近來,拉薩進入旅遊旺季,布達拉宮廣場日均人流量超過3萬。為加強社會管理、創新為民服務,布達拉宮廣場便民警務站提供了一系列便民措施。圖為警務站外觀。 中新網記者 馬學玲 攝

  近來,拉薩進入旅遊旺季,布達拉宮廣場日均人流量超過3萬。為加強社會管理、創新為民服務,布達拉宮廣場便民警務站提供了一系列便民措施。圖為該警務站副站長王永樸接受“追夢西藏的足跡”全國網路媒體西藏行

  中新網拉薩7月23日電 題:探訪布達拉宮廣場便民警務站:“很少有突發情況”

  記者 馬學玲

  “平時遇到的突發情況多麼?”

  面對中新網記者的這一犀利提問,布達拉宮廣場便民警務站副站長王永樸稍微停頓了一下,繼而追問道,“你指的哪一類?”

  “主要是治安方面”,接過記者的話茬,這位入藏工作3年多的雲南小夥立即説,“這一塊不多,布達拉宮廣場算是休閒娛樂的一個很好的去處,因為在西藏,水和樹木都是很珍貴的,大家都很喜歡,並且夏天還有噴泉,所以來到這裡的遊客也好市民也罷,其實都很和諧,大家都是在自己耍自己的。”

  王永樸是7月22日下午在接受“追夢西藏的足跡”全國網路媒體西藏行數十名記者採訪時作如上表述的。

  不過他坦言,偶爾會有一些個體性的突發情況,主要是個別遊客突發高原反應。

  “不過類似這樣的情況很少,因為進藏之前,人們一般都會掂量一下自己的身體狀況,來了以後也會量力而行。”王永樸説。

  目前正值拉薩旅遊旺季,布達拉宮廣場日均人流量超過3萬,談及如何保障遊客安全時,王永樸表示,在財産安全方面,首先遊客自己要有意識,而在人身安全方面,對於進廣場的人員和物品,都會進行安全檢查,易燃易爆物品、管制刀具等危險品是不能進入廣場的。

  事實上,布達拉宮廣場便民警務站的功能遠遠不止於此。

  王永樸介紹,作為拉薩市加強社會管理、創新為民服務的一個新舉措,布達拉宮廣場便民警務站是2011年11月25日同全市135個便民警務站同時建成投入使用的,截至目前,已運作3年多時間,主要有“治安巡控、接警處警、交通管理、受理求助、動態掌控、法制宣傳、備勤處突”等7項職責。

  談及日常工作,王永樸説,主要是在轄區內開展巡邏,包括對進入廣場的人員和物品進行一定的安全檢查,同時盡可能受理群眾的求助,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便民服務,“我們為群眾準備了一些休息椅、飲用水、氧氣、雨傘、擦鞋機,以及手機充電箱等。”

  此前曾有媒體指出,作為新形勢下警務工作的一種全新探索,在西藏人口流動量最大的布達拉宮廣場開展警務工作並不容易,尤其是以“便民”為前提開展警務工作就更加不易。“便民”這簡單的兩個字,説起來容易,真正做起來並且讓群眾滿意,民警們所要付出的辛勞如果不是身臨其境很難想像。

  確如其言,為保證24小時全天候值班備勤,在約16萬平方米的轄區內,布達拉宮廣場便民警務站目前配備的警力可謂“連軸轉”。

  王永樸以自己為例介紹,因為警力太緊張,2012、2013年就沒休到長假,“有時因為工作需要,有人在休假過程中就被召回來了。”

  他們多年來夜以繼日的付出,也換來了市民和遊客的認可,面積不大的警務站裏,墻上挂滿了各種獎狀和錦旗,門口一面寫著“勇擒竊賊、盡職盡責”字樣的錦旗,格外惹眼。

  談及處理涉藏市民工作有無困難時,王永樸笑著説,“我最早算援藏,但現在不是了,我已經本土化了,大家都是兄弟姐妹。”

  而今,從雲南來的王永樸已在拉薩安家生子,被問及有無職業榮譽感時,他堅定地説,“有,有時候還挺強烈。”(完)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梁行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梁行

原稿件來源:中國新聞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