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紀念西藏自治區成立50週年  >   輝煌50年  >   正文

西藏農牧民醫療變遷:自帶柴火住院到家庭賬本通行

2015年08月11日 14:19:0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今年是西藏自治區成立五十週年,從1965年至今,自治區的醫療、教育、交通、旅遊、生態環保等諸多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醫療方面來説,全區醫療衛生機構已經增加到1400多個,農牧區醫療政府補助標準也提高到每人平均420元,農牧民看病不僅更便利也更加便宜。特別報道《大美西藏》今天關注西藏醫療的變遷路。

  患者醫藥費一共是4967元,報銷比例是85%所以自己承擔的費用是745元。

  江孜縣人民醫院結算中心,紫金鄉衝薩村村民巴桑羅傑正在辦理出院手續,他説,如今看病便利多了:

  巴桑羅傑:我在這邊住了14天的院,當初是因為胃潰瘍出血住的院。到醫院辦住院手續時不用繳納任何的費用,將近5000元的費用裏自己只承擔700多,其餘的都是國家給你報銷,治好了自己的病,不用為沒錢看病而犯愁,多方便。

  自治區成立以來,國家一直對西藏的農牧民實行特殊的免費醫療政策。《西藏自治區農牧區醫療管理暫行辦法》運作十年後,2012年,辦法中的“暫行”二字取消,從政策層面上來説,農牧民醫療保障有了更長期的制度,對家庭和個體而言,最大的變化是逐年增加的補助標準。日喀則市江孜縣衛生局局長班久説,區域內60歲以上的人免費、60歲以下的人,每人每年交20塊錢,就可以參加農牧區的合作醫療,如今,補助標準已達到420元。  

  班久:全面覆蓋新農合這個政策,剛開始每人每人平均是15元,到今年每人平均是420元。去年農牧民參合率達到99.9%,像江孜的話,總共是6萬多農民,參加人數也是6萬多,除了有些打工的,其他的全都參加了(合作醫療)。

  420塊錢,直接打到農牧民的家庭賬本上,看門診就可以直接劃。住院的報銷比例,這幾年也一直在提高:鄉一級的醫院住院90%報銷,縣一級醫院住院報銷85%,縣級以上醫院一律是75%。以往是先交錢再看病,最後去衛生局辦理報銷手續,現在是先住院再直接實報實銷,繳納自己需要承擔的部分即可。來自日喀則的老媽媽瓊拉説:報銷比例高了,老伴兒才能去成都做手術:

  瓊拉:我的老伴67歲了以前到處去跑工程因勞累得了心臟病,在國家醫療報銷制度和孩子的照顧下到成都華西醫院去治療安裝了支架,得以康復。每次想到這些我很感激,現在過去兩年了老伴兒身體挺好的,每天都在吃藥。藥都是從日喀則人民醫院買的一個月要交1800元左右,但國家辦了個特殊醫療卡,報銷75%,自己負擔的很少。如果沒有這些惠民政策我的老伴兒可能已經不在了。

  去年開始,參加合作醫療的農牧民如果需要住院,甚至連押金都不用再交,只要帶上家庭賬本和身份證,就可以住院治療。江孜縣人民醫院內科病房中,72歲的老人米瑪因急性腸胃炎第一次住院看西醫。

  米瑪:原來住院條件很差,只能是自帶牛糞,在外面做飯,但是老人説現在在我們醫院裏面已經弄好了病人的灶房,在那邊可以用電器做飯,然後入院的時候根本不用交押金,他説只要把他們合作醫療手冊(家庭賬本)交到住院手續部,直接可以入院治療,入院之前他説是兩個人攙著過來,自己都是迷迷糊糊的,現在他自己覺得治療的效果很好。

  看病更便利、更便宜,是一方面,醫院數量的增加、醫療衛生條件的提高也同樣重要。西藏自治區的醫療條件發生了哪些改變?

  再一次的人工呼吸……

  一塊大投影幕布、兩塊小液晶顯示屏上,身在上海浦東新區人民醫院的醫生,正在向對口合作的江孜縣人民醫院的醫生和在那裏見習的西藏大學醫學院的學生們,進行遠端教學。正在江孜援藏的浦東新區人民醫院醫生侯坤,承擔起雙方的溝通和江孜現場解答的工作,他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將國際上的先進醫學理念,帶到西藏。

  侯坤:我們遠端培訓的設備是去年8月份建立起來,也是調試過的,我們當時第一階段的目的是教育和培訓,去年我們進行過心內科相關知識的培訓,今年包括急救,接下來還要舉行肝膽外科論壇相關外科方面知識的培訓。

  新技術給兩家醫院帶來的更大野心是遠端診療,尤其是用於臨床工作中遇到的疑難病例和術前病例的會診。江孜縣人民醫院院長格桑説,目前,設備已經基本到位。

  格桑:我們計劃是十月份之前,把遠端會診的這個系統啟用,比如説在手術操作的一些技術這些我們在十月份投入使用。

  對於整個西藏來説,江孜縣人民醫院,只是自治區成立50年來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一個小小縮影,按照西藏自治區政府的規劃,未來,將進一步實施縣鄉醫療衛生綜合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推進遠端醫療等衛生計生資訊化建設,推行農牧民在各級醫療機構就醫即時結算,基本實現常見病、多發病不出縣。

  西藏自治區衛計委常務副主任王壽碧:全區醫療衛生機構,從1965年的193增加到2014年1430個,床位數從1631張增加到12024張,衛生人員總數從2947人增長到15531人,衛生計生相關的服務人員也相應在增加。每人平均期望壽命從35.5歲,提高到68.75歲。基本實現了縣級有衛生服務中心、有縣疾控中心,鄉鄉有衛生院、村村有衛生室的目標。(記者周益帆 羅布次仁)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李學磊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李學磊

原稿件來源:央廣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