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時事  >   熱點聚焦  >   2018  >   2018中華文明凝心鑄魂之旅  >   滾動播報  >   正文

黃帝文化學術交流會”前夕,聽聽專家學者如何闡述“黃帝陵新時代”

2018年04月03日 00:1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記者從陜西省黃帝陵文化園區管理委員會、省公祭黃帝陵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獲悉,2018年清明“黃帝文化學術交流會”將於明日在西安人民大廈召開,屆時將有來自臺灣政治大學、臺灣逢甲大學、臺灣輔仁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西北大學等兩岸三地著名院校的學者、教授70余人參加,嘉賓陣容強大、群英薈萃。今天,參加交流會的學術專家已經陸續在西安人民大廈報道,會場所有工作也已經準備到位。

  黃陵縣委通訊組和黃陵縣廣播電視臺記者有幸採訪了清華大學教授張國剛、臺灣東吳大學原校長劉源俊和中央民族大學教授楊聖敏三位專家,看看他們如何闡述在新時代下傳承和弘揚黃帝文化的意義。

  “《史記五帝本紀》從黃帝講起,中華民族的根就從這裡講起。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祭祀黃帝就是祭祀我們共同的祖先。在新時期新時代,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重建我們的文化傳統,通過黃帝文化統一我們全國對自己祖先的認同,兩岸同胞對黃帝文化的認同,同時也是向國際社會表達我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奉獻的精神價值。從黃帝到周公再到孔孟,中國文化的傳承成為凝聚我們人心的核心。我們以民為本、仁者愛人、仁義禮智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中國人獨特的精神世界,既體現了我們的傳統特色,也具有重要價值,所以新時代祭祀黃帝,就是凝聚人心,塑造共同的價值觀,就是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通過參加“黃帝文化學術交流會”,使兩岸學者能夠交流經驗,交換學術,進一步增加了海峽兩岸的情感。作為黃帝的子孫,我們臺灣同胞更要認同黃帝陵,認同黃帝文化,融合文化。不管時代怎樣發展,文化只有通過融合吸收,才能煥發其蓬勃的 生命力,才能蓬勃發展

  “黃帝是我們中華56個民族的共同祖先,他是一面旗幟,是一個標誌,我們56個民族要團結在這個旗幟下,凝聚在一起,共同建設我們多民族統一的國家。我們要繼承我們祖先優秀的傳統文化,紀念黃帝,把優秀的傳統文化繼承下來,發揚光大。我們國家能夠重新崛起走向富強,就是因為我們繼承了中華民族幾千年優秀的傳統文化,所以我們要不斷研究發掘傳統文化的價值,為我們的國家和社會主義建設而服務。”(供稿:陜西省黃帝陵文化園區管理委員會 陜西省公祭黃帝陵工作委員會辦公室)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玲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玲

原稿件來源:台灣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