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時事  >   熱點聚焦  >   2018  >   2018中華文明凝心鑄魂之旅  >   滾動播報  >   正文

外籍記者看陜西:讀懂中國從陜西開始

2018年04月02日 23:15:00 來源:中國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敬佩先烈 團結協作才能更好發展

  侯薩穆來自埃及,在中國工作十餘年,朋友笑稱他是“中國通”。在渭華起義紀念館,他感受到中國革命先烈的團結奮鬥精神,“只有團結合作國家才會越來越強大,中國人民很厲害。”侯薩穆説。

  2018年是渭華起義9O週年。西安郵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袁武振教授介紹,渭華起義爆發于1928年五六月,歷時兩個月,在中共陜西省委領導下,由劉志丹、唐澍、許權中等組織發動的,意義重大。一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我黨在北方領導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武裝起義;二是開創了群眾武裝鬥爭與革命軍隊相結合實行武裝割據的新形式;三是進行了建立蘇維埃政權的偉大探索;四是為創建陜甘革命根據地積累了寶貴經驗;五是形成了“堅定信念,聽黨指揮,不怕犧牲,矢志奮鬥”的革命精神。

  希望皮影能夠讓更多阿拉伯國家人民看到

  在華州皮影傳習館,侯薩穆被皮影製作技藝及演出深深吸引。“我今天看到皮影製作的過程,震驚于他們的一雙巧手。推挪轉換之間,人物入木三分。”侯薩穆説。

  在觀看皮影時,侯薩穆激動的前往後臺“觀摩”,不時用手機記錄令他震撼的瞬間。“老人吼出那一嗓子,我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在後臺,我看到皮影是如何講故事的,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我相信如果更多的阿拉伯國家人民看到皮影,會更加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侯薩穆表示。

  他認為,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阿拉伯國家,應該讓孩子們從小學就開始觀看皮影,了解這種古老藝術背後的魅力,如此皮影藝術方能經久不衰。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玲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玲

原稿件來源:中國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