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時事  >   熱點聚焦  >   2018  >   2018中華文明凝心鑄魂之旅  >   滾動播報  >   正文

孟中華:清明公祭黃帝陵有七大環節

2018年04月02日 23:1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黃帝陵承載著中華民族最久遠的歷史記憶,維繫著海內外中華兒女最厚重的民族情感。清明公祭軒轅黃帝是中華兒女“溯源、尋根、凝心、鑄魂”的傳統盛事,更是尊崇、傳承中華文化,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認同感、歸屬感的國家級祭祀盛典。

  戊戌(2018)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大典由陜西省人民政府、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辦,省黃帝陵文化園區管委會、省公祭黃帝陵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承辦,延安市、黃陵縣人民政府協辦。典禮于4月5日(清明節)九時五十分在黃陵縣橋山祭祀廣場隆重舉行,寓意九五至尊、至高無上,表達了中華兒女對軒轅黃帝的無比崇敬與感恩,表明中華民族追根溯源的文化認同。公祭典禮共有七項議程。第一項,全體肅立。第二項,擊鼓鳴鐘。擊鼓34通,象徵著全國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以及海內外中華兒女崇敬先祖的共同心聲;鳴鐘9響,代表了中華民族傳統禮儀的最高禮數,體現了炎黃子孫的敬仰、感恩之情。第三項,敬獻花籃。由國家領導人、中央和國家有關部委及兄弟省區市代表、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代表敬獻,同時邀請全國道德模範、勞動模範、冬奧會冠軍、時代楷模、三秦楷模、陜西好人代表敬獻。第四項,恭讀祭文。由陜西省人民政府省長恭讀。第五項,向軒轅黃帝像行三鞠躬禮。第六項,樂舞告祭。包括《雲紀》《夔(ku岥)鼓》《瑞德》《龍馭》四個部分,氣勢恢宏、禮制規範、樂舞相彰,賦予了至高品位的人文內涵和至高品格的藝術形態。第七項,瞻仰軒轅殿,拜謁黃帝陵。典禮結束後,分別舉行“僑胞林”“炎黃子孫林”“思源林”“同心林”植樹活動。按照總體方案,從2月份開始,還先後舉辦筆歌墨舞丹青繪情——海峽兩岸名家書畫展、2018年全國“你心中的黃帝陵”少兒書畫活動、黃帝陵國家文化公園規劃建設研討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專題講座、黃帝文化學術交流會、“緬懷始祖四海同欽——尋根祭祖遊延安”活動、“國風秦韻——華夏同根主題音樂會”等系列活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軒轅黃帝陵文化積澱十分深厚,對歷史文化要注重發掘和利用,溯到源、找到根、尋到魂”。作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黃帝陵在中華文化中具有至高性和唯一性。守護、傳承和弘揚好這一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視察重要講話的內在要求,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孟中華為陜西省黃帝陵文化園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省公祭黃陵辦公室主任,黃陵縣委書記)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玲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玲

原稿件來源:台灣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