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時事  >   熱點聚焦  >   2018  >   2018中華文明凝心鑄魂之旅  >   滾動播報  >   正文

鮑永能:莊嚴祭祖凝心 紅色文化鑄魂

2018年04月02日 23:1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堅定文化自信是中華民族實現“強起來”的鮮明標誌,更是新時代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要求。

  陜西有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理應擔起文化自信的歷史責任。作為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陜西承載和見證過禮周的詩樂典章、雄秦的巍巍法度、強漢的制度風骨、盛唐的胸襟氣韻。同時,擁有黃帝陵、兵馬俑、延安寶塔、秦嶺、華山等中華文明、中國革命、中華地理的精神標識和自然標識。作為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地方,黨中央在延安13年,毛澤東思想在這裡成熟、豐富、發展,延安精神在這裡孕育形成,寶塔山、延河水,棗園、楊家嶺等現已內化成為當代中國文化的基因和靈魂。延川梁家河,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歷史起點,也是形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原點。進入新時代,開啟新征程,要求陜西必須深入挖掘紅色文化、炎黃文明、根祖文化中的價值理念、道德規範、人文精神、治國智慧,守護好中華民族的精神高地,構築好中華民族共同精神家園。

  今天的陜西,是一個歷史與現代交相輝映、傳統與時尚完美融合的開放省份。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搶抓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建設等歷史機遇,最大限度地釋放追趕超越動力和潛能,實現經濟總量追趕、品質效益超越、發展模式創新,紮實推進了富裕和諧美麗陜西建設。當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視察重要講話精神,踐行“五個紮實”要求,加快實施培育新動能、構築新高地、激發新活力、共建新生活、彰顯新形象“五新”戰略任務,積極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加快富民強省步伐,奮力譜寫新時代陜西追趕超越新篇章。(摘自陜西省委網信辦主任鮑永能在“中華文明凝心鑄魂之旅”啟動儀式的講話)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玲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玲

原稿件來源:台灣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