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時事  >   熱點聚焦  >   2018  >   2018中華文明凝心鑄魂之旅  >   滾動播報  >   正文

漢武帝公祭黃帝陵 構建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2018年04月02日 23:0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黃帝文化不斷發展,使黃帝成為華夏旗幟,演變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性符號,成為凝聚中華民族、團結各民族的重要精神紐帶。這主要表現在歷代黃帝祭祀上。黃帝作為中華民族的始祖,全中國人,全部炎黃子孫都祭祀黃帝,也是應該的。司馬遷《史記黃帝本紀》記載,“黃帝崩,葬橋山”,就是今天陜西黃陵縣橋山黃帝陵。

  關於黃帝祭祀,可以肯定地説,由朝廷在黃帝陵公祭軒轅黃帝至少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而祭祀黃帝的歷史則長得多。歷史上有幾個第一,需要説一説。

  第一,第一次祭祀黃帝,就是朝廷公祭,發生在黃帝死後,大約在距今5000年前。由黃帝的大臣左徹“削木為黃帝之像,帥諸侯朝奉之”(《竹書紀年》)。

  第二,祭祀黃帝成為朝廷制度,在舜的時候,距今4000年前。《國語魯語上》載:“故有虞氏褅(音帝,祭祀)黃帝而祖顓頊,郊堯而宗舜。夏后氏褅黃帝而祖顓頊,郊鯀而宗禹。”有虞氏就是舜及其後裔;祭祀黃帝是其祖先崇拜和制度。

  第三,第一次參加或主持祭祀黃帝儀式的天子,是西周的周穆王,距今近3000年。《穆天子傳》記載:周穆王“升于崑崙之丘,以觀黃帝之宮,而豐隆之葬,以詔後世。

  第四,最早建廟專門祭祀黃帝始於周威烈王四年(前422年,距今2400多年),秦靈公“作吳陽上畤(古代祭祀帝王和天地的處所),祭黃帝”(《史記封禪書》)。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玲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玲

原稿件來源:台灣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