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習近平訪拉美四國  >   最新報道  >   正文

中拉合作:編織中國外交新經線

2014年07月24日 15:52: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新華網北京7月23日電(北京看世界)中拉合作:編織中國外交新經線

  記者柳絲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滄海桑田,日新月異。

  這個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成為時代潮流。

  這個世界,命運共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這樣的大潮中,中國新一屆領導人一步一個腳印編織出中國全方位外交經緯,探索出中國在全球化時代國際合作的新模式。

  從橫跨歐亞大陸的俄羅斯,到廣袤富饒的非洲;從大洋彼岸的美洲,到多元融合的歐洲;從陸上絲綢之路的中亞,到海上絲綢之路的東南亞……東西、南北,每一次中國與一個地區交往的經緯線,既是應時而生,也是全局謀劃。

  這一次,中國的腳步踏上了拉丁美洲。

  7月17日,中國同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共同宣佈成立“中國-拉共體論壇”,並決定建立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中拉全面合作夥伴關係。

  中拉越洋牽手編織了中國外交的又一條經線。國際輿論認為,這是中拉關係史上一次重大突破。

  美國《世界政治評論》網站説,這種緊密關係表明中國致力於把拉美地區當作一個整體來對待的傳統。中國特別希望複製中非合作的成效。

  習近平主席在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領導人會晤上的主旨講話中,提出努力構建中拉關係五位一體新格局。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頂層設計,從戰略合作、經濟外交和人文外交等方面體現了中國所秉持的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外交理念。

  ——從雙邊到多邊的戰略合作,助力中拉共同推動世界多極化、國際關係民主化、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美國著名學者埃文埃利斯認為,“中國-拉共體論壇”的建立,標誌著中拉關係由以往發展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提升到整體合作的層面。拉丁美洲是世界上最具潛力的地區之一,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中國和拉美雖然相距遙遠,但沒有歷史和現實的利害衝突,中國已經和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魯、委內瑞拉和墨西哥等6國建立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或戰略夥伴關係。近年來雙方高層往來不斷增多,政治互信不斷增強。

  自習近平擔任國家主席以來,首次在13個月內再次訪問同一區域,向拉美傳達出了一種堅定的資訊,凸顯出拉美國家在中國外交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中國與拉美國家都是發展中國家和國際新興力量的組成部分,處在相似的發展階段,肩負著相同的發展任務,有共同的利益訴求,在各自發展戰略中相互倚重的格局日益顯現。

  中拉雙方有寬廣的合作領域,能夠在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亞太經合組織、二十國集團、七十七國集團等國際組織和多邊機制框架下,共同探討全球治理、可持續發展、氣候變化、糧食安全、網路安全等全球性議題和熱點問題。

  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站説,北京在構建多極秩序方面正在邁出日益堅定的步伐。習近平主席在接受拉美國家媒體採訪時指出:“我們主張世界的命運必須由各國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國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來辦。”

  中拉合作恰恰順應了世界多極化和區域合作的潮流,有助於推動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朝著更加公平與合理的方向發展。這是中國與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的共同願望。

  ——從單一到多元的經濟外交,為中國與拉美地區的貿易交流和投資合作打開巨大空間,能夠提升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國際話語權。經貿務實合作是中拉關係的重要支柱。

  本世紀頭幾年的雙邊貿易主要是以原材料、初級産品和工業製成品為主,如中國進口原油中的20%、進口大豆的60%左右來自拉美。近年來,中國開始推動拉美投資的多元化,中國企業開始在拉美並購或與當地企業合作,最初涉及自然資源開採領域,而今集中于基礎設施和金融行業。

  中拉貿易額也節節攀升。目前,中國已經成為拉美第二大貿易夥伴國和第三大投資來源國。中拉貿易已從2000年的126億美元升至2013年的2616億美元,增幅超過20倍。雙方能源資源、基礎設施建設、金融、農業、製造業、高技術等領域互利合作碩果纍纍,有力促進了各自國家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

  中國和拉美國家也逐漸形成一個互相推動的利益共同體。很多分析人士認為,不出10年,中國將成為拉美最大的貿易合作夥伴。

  西班牙《起義報》認為,中拉合作將有助於克服單一國家努力的局限。與中國的投資合作和貿易往來將為新資本進入拉美地區打開大門,同時降低該地區國家對美國幾十年以來的經濟依附。英國《金融時報》説,對於整個拉美地區來説,中國已經成為一個金融和貿易的重要替代來源。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金磚國家和拉美國家第一次在南美大陸上聚首,不僅讓金磚國家的影響力輻射到拉美地區,還將大大加強拉美國家和金磚國家之間的紐帶聯繫,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成立也將成為南南合作的典範。

  同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當金磚遇上南南合作,將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朝著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應該努力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增加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

  ——從海上絲路到遍地開花的人文外交,夯實中拉關係長遠發展民意基礎。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中拉雖相距遙遠,卻都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擁有燦爛的文化。雙方友好交往源遠流長。幾個世紀前,中拉貿易使者開闢了海上絲綢之路,成為聯繫東西兩個半球的重要貿易通道,也打開了中拉人文交流的窗口。

  曾經中國茶農跨越千山萬水到巴西種茶授藝,如今巴西咖啡香飄中國,成為最重要的出口産品之一;曾經巴西電視劇《女奴》打動了億萬中國觀眾的心,如今《北京青年》等多部中國當代影視作品成為“文化國禮”走進拉美;曾經博爾赫斯、加西亞馬爾克斯在中國掀起“拉美文學熱”,影響一代中國作家,如今莫言、麥家等中國作家成為拉美讀者熱捧的對象……

  2005年,中國官方首次向阿根廷派遣漢語教師。不到10年時間,中國在拉美已開設30多所孔子學院和10個孔子課堂,今年在智利又設立了孔子學院拉美中心,去年在墨西哥城還設立了中國文化中心。

  中拉民眾越走越近,相知相親,成為深化中拉合作非常重要的因素。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中國同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因為共同發展的目標走到了一起,因為推動世界多極化、國際關係民主化、推進人類和平發展的事業走到了一起,因為心靈相通走到了一起。

  中拉攜手,最是那天邊一道美麗的經線。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