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習近平訪拉美四國  >   最新報道  >   正文

希臘報紙用中文歡迎習近平 總統總理專程迎接

2014年07月15日 08:40:00 來源:環球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希臘《民主報》13日頭版頭條用中文歡迎習主席。

  希臘《民主報》13日頭版頭條用中文歡迎習主席。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3日抵達希臘羅德島,在前往巴西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六次會晤並對拉美四國進行國事訪問途中技術經停,希臘總統帕普利亞斯和總理薩馬拉斯專程從首都前往羅德島進行接待。這是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19日至21日對希臘進行為期3天的正式訪問之後,中希兩國領導人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在希臘再次會晤。

  從中國到拉美路途遙遠,很多情況下確實需要進行短暫的技術經停。但國家主席和總理到訪同一個國家時間只相隔了21天,這在中國領導人出訪歷史上十分罕見。希臘智庫機構歐洲與外交政策基金會的中國問題專家佐戈普魯斯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説,在世界多極化的格局中,中國的地位舉足輕重,希臘大力發展與中國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是明智之舉,同時,中國也可以借助希臘在區內的位置,與歐盟以及北約進一步拉近關係。

  對習近平的到訪,希臘媒體高度關注。羅德島當地報紙《民主報》13日在頭版頭條發表題為“一個偉大友好國家領導人的歷史性訪問”的文章,標題用中文紅色大字寫道“熱烈歡迎習近平主席蒞臨羅德島”。文章説,熱情好客的羅德島人民熱烈歡迎習近平主席蒞臨羅德島,並祝願中國在習近平的領導下取得跨越式發展,同時祝願中國繁榮昌盛。希臘主流媒體《步伐報》稱,習近平在羅德島雖然只屬短暫停留,但訪問不僅充分證明中希兩國的良好關係,也重申中希將進一步加強經貿合作的意向。

  希臘《每日新聞報》14日引述希臘總理薩馬拉斯與習近平會晤時的話稱,“希臘願發揮區位優勢,同中方加強港口、鐵路、海運等領域合作,讓希臘成為中國進入歐盟的門戶”。希臘雅通社稱,薩馬拉斯陪同習近平參觀騎士宮殿並在羅德島老城散步,會鼓勵更多的中國公民到希臘旅遊。

  以往中國國家領導人訪問拉美,也常取道歐洲進行技術經停,但選擇西班牙和葡萄牙居多。對於習近平這次經停希臘顯示出中國與希臘的“特殊關係”,美國《華爾街日報》稱,過去幾年,中國與希臘的商業關係不斷深化,特別是在航運領域。希臘在全球遠洋船隊市場佔有很大的市場份額,近年來,希臘開始越來越多地利用中國造船廠建造新船。希臘船東是這些造船廠的最大客戶,也是中資銀行發放造船貸款的最大借款人。

  法新社稱,薩馬拉斯此前曾表示,“希臘和中國有著兄弟般的友好情誼,始終相互信任和支援,開展了戰略合作”。中國協助希臘建設比雷埃夫斯港,將這個港口修建成地中海地區主要的集裝箱貨櫃轉運港。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已經在該港口經營大型碼頭,也是該港口最大的顧客之一。報道稱,希臘希望將比雷埃夫斯港建設成區域貿易轉机中心,使其成為“中國商品進入歐洲的門戶”。

  隨著中國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全面鋪開,希臘“歐洲門戶”作用進一步提升,被視為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落腳點。希臘地處歐亞非交匯點,海陸位置重要,是中國貨物、資本進入歐洲的支點。中國産品通過希臘的港口進入歐洲,能夠極大縮短貨運時間和流程。同時,來自歐洲,尤其是東歐的商品和資源可以經過希臘運抵中國。2009年中遠集團獲得希臘第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為期35年的特許經營權,其中2號、3號碼頭已經開建。該港口在1997年阿爾巴尼亞內亂、2006年黎以衝突、2011年利比亞危機中三次幫助中國撤僑。

  在希臘面臨主權債務危機的最困難時期,中國大量購買希臘橄欖油、投資碼頭等,向希臘輸血、積極購買希臘債券及購進歐元作為外匯儲備貨幣,中國以實際行動支援希臘和歐元區走出債務危機、支援歐洲一體化,不僅提升中國形象,令中國在希臘社會大受歡迎,也加強了中歐戰略互信。希臘上半年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期間,大力推進中歐合作。希臘副總理兼外長韋尼澤洛斯甚至説,“希臘是中國在歐洲的大使”。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環球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