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習近平出訪中亞四國 出席G20、上合組織峰會  >   最新播報  >   正文

期待中國發揮更加積極作用(聚焦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八次峰會)

2013年09月05日 16:3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原標題:期待中國發揮更加積極作用(聚焦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八次峰會)

  綜合本報駐外記者報道:應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9月5日至6日出席在俄羅斯聖彼得堡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八次峰會。外國專家學者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高度評價中國積極參與G20框架內合作,認為中國對全球經濟復蘇發揮了重大作用,並期待中國在加強全球經濟金融治理、反對貿易保護主義、解決發展問題上發揮更大作用。

  美國前商務部副部長、“現在出口”公司創始人弗蘭克拉文表示,多年來中國經濟增速一直領先於世界平均水準,中國國內生産總值佔世界總量的比重逐年增加,中國經濟對世界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在此背景下,習主席出席此次G20峰會的意義尤為重要。

  澳大利亞資源公司首席執行官、金融專家斯托伊科維奇説,中國的經濟發展受全球關注,相信在即將舉行的G20峰會上,中國將利用該平臺發揮推動世界經濟走向復蘇、健康發展的積極作用。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學者、G20專家研究小組共同主席約翰科頓博士表示,自G20成立以來,中國一直是關鍵、日益活躍、有效的領導者,也是積極的建設者。中國領導人此次與會,有利於進一步提升G20作為國際經濟合作重要平臺的作用。

  全球中小企業聯盟主席、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前總幹事卡洛斯馬格裏諾斯説,中國以其經濟實力和危機應對能力展現出了領導風範,已經成為負責任的國際事務參與者。

  巴西《貿易和工業日報》主編拉沃拉蒂指出,此次G20峰會期間,中國將成為世界關注的中心。在當前世界經濟復蘇緩慢的形勢下,中國的火車頭作用十分重要。中國經濟總量和市場需求令全球矚目,這已是不可改變的事實。中國的政策主張將影響世界經濟發展。

  巴西弗魯米嫩塞聯邦大學經濟學教授、巴西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銀行經濟學家安德烈納西夫説,中國作為新興市場國家代表,在G20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經濟增速有所放緩,這是從依靠出口和投資拉動到內需拉動經濟增長轉變的必然現象,相信中國政府一定會繼續推動本國經濟增長,而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也將為世界經濟復蘇作出更大貢獻。

  巴基斯坦政策研究所所長哈立德拉赫曼表示,習主席出席G20峰會令人期待。中國在經濟建設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為世界經濟平衡、健康、穩定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希望在中國的推動下,國際金融機構的運轉更加有效,世界經濟秩序變得更加合理,也希望中國和更多國家在經濟方面密切合作,達成共贏局面。

  日本國際貿易投資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江原規由表示,世界各國公共債務與國內生産總值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為日本、義大利、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和德國,目前世界經濟正飽受“發達國家病”折磨。此次G20峰會的焦點是尋找世界經濟復蘇的能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為3.1%,中國則將高達7.8%,各國期待中國能幫助在G20峰會上開出治愈“發達國家病”的有效處方。

  印度尼西亞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瑪麗亞認為,中國近年來在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同時,在貨幣改革、基礎設施建設和促進經濟從出口和投資主導轉向內需主導方面的成就令人矚目,為推動G20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泰國正大管理學院中國東盟研究中心主任湯之敏表示,G20是順應世界政治經濟格局變化而産生的對話機制,中國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之一,在G20中發揮了積極和負責任的作用。

  西班牙中國問題專家馬埃斯特羅説,G20是國際社會就經濟、金融問題進行探討和政策協調最重要的平臺之一,而本次峰會聚焦促進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崗位,顯示了G20對鞏固世界經濟復蘇勢頭的持續關注。他指出,中國近來繼續推動經濟結構調整,著力開發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加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這顯示了中國領導人的長遠眼光和踏實精神。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過程中,充滿活力的中國經濟起到了世界經濟穩定器和發動機的作用,中國經濟為世界經濟作出的貢獻有目共睹,中國在G20平臺上所發揮的積極作用更是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

  南非國際問題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彼得德雷珀説,作為全球經濟治理機構,G20在全球貿易、投資等領域作用不斷擴大,有力促進了國際社會在重大問題上的合作與協調。中國已是全球經濟的重要力量,對全球經濟穩定和發展舉足輕重。因此,中國在G20內就國際金融秩序改革、全球經濟治理、促進全球可持續均衡發展乃至全球氣候變化等議題上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哈薩克總統戰略研究所研究員伊茲莫夫認為,中國是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也是G20成員中經濟連續多年增長最快的國家。他認為,中國經濟增速雖然有所放緩,但有望實現全年7.5%的增長目標,並在就業領域表現穩定。中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對哈薩克等周邊國傢具有重要意義。

  義大利米蘭聖心大學地緣經濟學教授、中國問題學者托馬斯説,中國在G20制定各個領域的決策中將會發揮更積極作用。中國已成為國際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弗蘭克拉文認為,儘管中國經濟面臨一些挑戰,但仍然對中國經濟前景表示樂觀。至少未來10年內,中國經濟依然有望實現高速增長。他指出,在全球範圍內,中國是許多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因此只有中國經濟繁榮發展,才能更好地充當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比利時自由比大學經濟學講師、當代中國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鄧肯傅立門説,中國並沒有類似美國次貸危機和歐債危機的問題,中國現在的關鍵任務是保證可持續增長和深化結構改革,中國能夠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日本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副教授、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中國綜合研究交流中心研究員角南篤説,世界各國都在關注中國將在國際社會中如何發揮作用,此次G20峰會將成為中國向國際社會展示其參與並解決全球性問題的大好機會。

  (本報記者廖政軍、李景衛、史克棟、劉慧、丁大偉、張衛中、楊迅、李學江、苑基榮、倪濤、劉歌、劉軍國、韓碩、王海林、黃文帝)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