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習近平出訪中亞四國 出席G20、上合組織峰會  >   要聞  >   正文

習近平任中國國家主席以來第三次出訪前瞻

2013年08月29日 15:17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傳遞中國力量 推動合作共贏

  ——寫在習近平主席即將訪問中亞四國並出席二十國集團峰會、上合組織峰會之際

  初秋時節,中國外交又逢盛事。

  9月3日至1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對土庫曼、哈薩克、烏茲別克和吉爾吉斯斯坦四個中亞國家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在俄羅斯聖彼得堡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八次峰會和在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三次會議。

  這是習近平今年3月就任國家主席以來第三次出訪。合作、友好、共贏——新時期中國與世界積極全面互動的坐標更加清晰。

  前兩次出訪,旨在加強中俄全方位戰略協作,探索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加快金磚國家合作步伐,傳承中國與非洲、拉美國家的友好合作。

  此次出訪,著眼推動解決世界經濟面對的挑戰,深化上合組織合作,提升與中亞國家關係水準。

  此次出訪,對世界意義重大,對地區影響深遠。它是構建中國全方位外交格局的又一重要步驟,將推動偉大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與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夢攜手並進。

  促進世界經濟增長 強化全球經濟治理

  G20,國際經濟合作的主要平臺,世界聚焦。

  習主席出席G20峰會向國際社會表明,中國高度重視G20在解決當今世界經濟問題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中國對G20機制的關注與支援一如既往,中國在世界經濟、全球治理方面的政策是漸進而連貫的,”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如是説。

  ——會診世界經濟,尋找增長之策。

  習主席將在峰會上與其他國家領導人一道,共商推動世界經濟穩步復蘇,實現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大計。

  現在的世界經濟,是什麼樣的“季候”?有些亮色,但遠非一片光明。

  目光由北及南。在發達國家,半年來有所復蘇,債務危機有所趨緩,但增長依然乏力,就業形勢比較嚴峻,還面臨著是否及何時退出量化寬鬆的艱難抉擇。在新興國家,經濟增速有所放慢,遇到財政健康、通脹壓力等諸多挑戰。

  復蘇脆弱的季候,呼喚全球性協調治理的“季風”。此時此刻,人們期待中國的好聲音、好消息,為全球經濟吹拂暖意。

  ——回擊“唱衰”中國,傳遞中國信心。

  峰會期間,習主席將向國際社會介紹中國經濟發展形勢,展現中國經濟光明前景。

  最近,國際上出現了一些“唱衰”中國經濟的噪音。而事實卻是——進入8月,外貿、工業生産和財稅等多項數據顯示,中國經濟企穩回升,中國新一屆政府陸續出臺的環保産業措施、資訊消費規劃和“寬頻中國”戰略等正在給中國經濟帶來新的動力。

  數字為證。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7.7%,二季度同比增長7.5%,在二十國集團成員國中位居前列。增幅雖有回落,但在很多國際分析人士眼中,7.5%並未“離軌”,仍遠高於發達經濟體。

  當前,中國正加速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創造新的競爭優勢。中國經濟換裝“升級版”引擎,增長後勁可期。中國因素,將繼續拉動世界經濟增長。正如張宇燕所説,中國在全球經濟增長方面功不可沒,並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世界,希望聆聽中國發展、中國信心,在緩進徘徊中,發現新的啟迪,獲得新的動力。

  ——改善全球治理,完善經濟秩序。

  此次峰會,習主席將繼續與其他國家領導人一道,探討進一步改善全球治理,特別是加大力度,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機構進行進一步改革,推動國際經濟秩序更趨合理、更加有效。

  積極推動改善全球治理,展現的是一個大國的責任與擔當。

  幾年間,多方努力推動全球治理,有效提高了新興經濟體話語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的份額改革,朝著有利於發展中國家的方向演進。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所所長陳鳳英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習主席此次與會,“再次展現了中國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參與投資、貿易、金融和大宗商品等方面國際經濟規則的制定與修改的立場,從而進一步提升中國在國際經貿舞臺上的話語權與影響力”。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