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斯里蘭卡大象方陣歡迎習近平到訪

2014年09月17日 13:46:00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斯里蘭卡大象方陣歡迎習近平到訪

  昨日,斯里蘭卡總統拉賈帕克薩在機場舉行了盛大歡迎儀式,歡迎國家主席習近平到訪。

  據新華社電 國家主席習近平16日抵達科倫坡,開始對斯里蘭卡進行國事訪問。

  當地時間上午11時40分許,習近平乘坐的專機抵達科倫坡班達拉奈克國際機場。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受到拉賈帕克薩總統夫婦熱情迎接。

  拉賈帕克薩總統在機場舉行了盛大歡迎儀式。中斯兩國國旗迎風飄揚,禮兵行注目禮,數千名當地民眾身著節日盛裝,以最隆重的禮節歡迎中國貴賓。習近平夫婦走下舷梯,拉賈帕克薩總統夫婦迎上前去,雙方親切握手,互致問候。鼓樂奏響,兩國元首夫婦沿著紅地毯緩步前行,斯里蘭卡青年歡快地跳起民族舞蹈——康提舞,少年兒童用中文歡呼:“歡迎、歡迎、熱烈歡迎”。拉賈帕克薩向習近平介紹外交部長、石油工業部長等斯方高級官員。

  車隊離開機場前往下榻賓館,沿途數公里群眾歡迎場面熱情奔放。數十頭大象身披彩裝,送來吉祥。

  習近平指出,中斯友好交往源遠流長,兩國是患難與共的好兄弟,是共謀發展的好夥伴,是相親相近的好朋友。當前,中斯真誠互助,世代友好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站在新的起點,面臨廣闊發展機遇。我期待著同斯里蘭卡領導人共敘友誼、共譜合作,規劃中斯關係藍圖。希望這次訪問弘揚兩國人民深厚情誼,讓中斯友誼之船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上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 注解

  中斯兩國有千年佛緣

  據新華社電 9月16日,在對斯里蘭卡進行國事訪問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斯里蘭卡《每日新聞》報發表題為《做同舟共濟的逐夢夥伴》的署名文章。

  習主席在文章中將斯里蘭卡譽為“印度洋明珠”,提到了聞名世界的錫蘭紅茶,回顧了中斯千年佛緣、鄭和遠洋和米膠協定,讚許了兩國人民災難中的同舟共濟……這些典故語出何處?這些歷史和當今中斯友好的使者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習近平:斯里蘭卡是印度洋上的一顆明珠,這裡有勤勞勇敢的人民,還有香飄四溢的紅茶、晶瑩奪目的寶石,令人嚮往。我很高興即將訪問這個美麗的國家,親身感受“印度洋明珠”的璀璨之光。

  注讀:斯里蘭卡是南亞次大陸南端印度洋上的一個島國,西北隔保克海峽與印度半島相望。“斯里蘭卡”在僧伽羅文裏的意思是光明、富饒的土地。由於風景秀麗,斯里蘭卡被讚譽為“印度洋明珠”。

  斯里蘭卡是世界主要産茶國之一,這裡盛産的“錫蘭紅茶”芬芳四溢,滋味醇厚,譽滿全球,被稱為“送給世界的禮物”。錫蘭紅茶與安徽祁門紅茶、阿姆薩紅茶、大吉嶺紅茶並稱世界四大紅茶。

  習近平:中國和斯里蘭卡有高僧法顯開啟的千年佛緣,有鄭和七次遠洋航海的歷史紐帶,有患難見真情的米膠協定,更有兩國人民在印度洋海嘯和汶川地震中守望相助的感人佳話。

  注讀:中斯兩國雖然相距遙遠,卻有著深厚的傳統友誼。

  早在西元410年至412年,中國高僧法顯就曾遠赴斯里蘭卡生活並學習佛教,並在回國後寫下《佛國記》一書,為中斯兩國的文化交流及發展兩國人民的友誼作出了卓越貢獻。

  中斯歷史上交往頗多。據史料記載,斯里蘭卡是600年前鄭和船隊北上印度、西去東非的必經之地。

  ■ 縱深

  中國海外建港口多在航運要道

  據中國港灣有限責任公司透露,在習近平出訪期間,中國和斯里蘭卡將就科倫坡港口城項目簽約。近年來,中國企業越來越多在海外參與港口項目,曾參與瓜達爾港建設的中國駐巴基斯坦前大使陸樹林對新京報表示,這對於促進中國和港口所在國的經貿發展有重要作用。

  獲得特許經營權參與港口經營

  近年來,中國建成和正在建造的港口碼頭遍佈航運要道。例如,位於印度洋航運要道的斯里蘭卡漢班托塔港、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和孟加拉國吉大港;今年6月破土動工的巴哈馬北阿巴科島新建港則是位於國際航運轉机中心。

  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劉建飛對新京報表示,中國在海外建港口碼頭用於貨運,對於中國和港口所在國經濟發展是雙贏,這既體現了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也是中國建設海洋強國戰略的一部分。

  除了建港口,中國公司還會通過獲得特許經營權參與港口經營。2008年,中遠集團獲得比雷埃夫斯港2、3號碼頭35年的特許經營權,這是中國企業首次獲得歐洲大型港口長期特許經營權。今年希臘總理薩馬拉斯盛讚該港口合作項目非常成功,對兩國都回報巨大。

  在海外參與港口碼頭建設項目的多是中國大型國有企業,例如,承建多個項目的中國港灣有限責任公司。他們獲得建設項目的方式主要包括公開投標或通過兩國政府促成。

  據中國商務部網站消息,中國港灣有限責任公司泛地中海分公司以低於其他4家公司的價格中標海法和阿什杜德港口建設,分析認為,投標獲勝有助於在港口經營權招投標資格預審階段為中國公司贏得先機。

  巴基斯坦曾請求中國建設港口

  除此之外,政府間合作也會促成中國企業參與港口建設,其中瓜達爾港就是很成功的例子。親歷者陸樹林表示,在此之前,巴基斯坦只有一個卡拉奇港,無法滿足運力和經濟發展,他們一直想建港口,但苦於缺乏資金,因此巴方向中國提出協助他們一起建設的願望。

  “這個事情在2001年(時任總理)朱鎔基訪問巴基斯坦時有了突破,當時朱鎔基參加當地工商界歡迎宴會,在會上表示,中國重視巴方提出的建設瓜達爾港的要求,回國後將派交通部長親自考察。朱鎔基講話後,巴方全場熱烈鼓掌。”陸樹林回憶説。

  不久後,時任中國交通部長黃鎮東就到達巴基斯坦,“我陪他一起去瓜達爾港考察,中方覺得這個港的條件很好,很適合做深水港。之後經過雙方會談研究,最終定下建設瓜達爾港項目。”陸樹林表示。

  對於參與建設港口碼頭所帶來的收益,劉建飛表示,參與港口碼頭建設是互利共贏的,不但有助於中國獲得港口經營權,而且還會給對方帶來就業,無論是建設中還是今後的港口維護,而且還會帶動當地第三産業發展。

  陸樹林也表示,瓜達爾港地理位置很重要,是聯通中巴經濟走廊巴方的起點,這會對雙方經濟産生極大促進作用,還會有助於周邊國家貿易出口。

  新京報記者 王曉楓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新京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