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時事  >   熱點聚焦  >   共守“七條底線” 鑄造健康網路環境  >   相關新聞  >   正文

網路名人如何才能傳遞正能量?

2013年08月20日 09:24: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10日下午,十幾位網際網路業界管理者、從業人員和微博名人齊聚央視新址演播廳,對話暢談網路名人的社會責任。

  誰才是“網路名人”?

  十幾年前,人們對名人的理解還僅限于影視明星,而在當今這個網路時代,名人的定義和範圍都在發生變化,名人的身份也變得越來越多種多樣。

  在新浪網總編輯陳彤看來,網路名人首先要具備較高的社會知名度,其次網上言論可以産生較大影響力。此外,一個很重要的特徵是,網路名人不僅僅在專業領域被認可,在其他領域也能産生廣泛認知度。

  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自認沒有達到這一標準。儘管這位地産商已經在新浪微博上擁有了超過1500萬粉絲,但他仍謙虛地表示“粉絲數量不重要”。在他看來,只要發言獲得廣泛傳播,網路時代任何人都是名人。

  優酷馬鈴薯首席執行官古永鏘對此認同。“在這個中國知名的視頻分享網站上,無數拍客在用掌中的錄影機記錄社會片段,贏得公眾點閱,他們也是網路名人。”古永鏘説,在雅安地震發生後,拍客們不僅及時記錄下災難狀況,也會提出保障人身安全的建設性意見,體現出可貴的社會責任心。

  “關注社會邊緣人群和事件,力所能及傳遞愛心,用自己的社會影響力‘予人玫瑰’,只要做到這幾點,就可以稱得上被我們信賴的網路名人。”現場有觀眾發言指出。

  網路空間屬於個人還是公共?

  人民網總裁廖玒認為,網路是公共空間,微博也是公共媒介,不同於私人之間通信和交流,因而在發言時必須考慮到受眾。

  “只要發表在微博上的內容,都應該被看作是對公眾發表的見解。”潘石屹認為,寫在筆電上的私人日記才屬於個人空間,而微博是可以交流、互動和互相學習的平臺,因而它的公共性顯而易見。

  在歷史學者紀連海看來,正因為以微博為代表的網路空間具有公共性,因而在發表感言或對社會事件加以評論時要格外慎重。一些令人錯愕的新聞第一時間被曝光,要先冷靜地判斷真偽再觸碰,這一點對於實名認證過的網路名人尤為重要。

  紀連海還爆料説,他曾給一個轉發過虛假新聞的資深媒體人發過私信,指責他沒有經過核實就發佈假新聞欠缺專業精神,甚至懷疑他是否另有目的。

  “隨意轉發新聞造成網路轟動效應確實不太妥當,”陳彤説,“轉發之前最起碼應該首先上網搜索一下,查查到底有沒有這回事。”

  時評人周小平認為,網路空間的公共性要求大V名人要懂得“珍惜羽毛”,如果傳播了錯誤或虛假的資訊,要能主動公開道歉,消除影響。

  什麼才是理想的網路環境?

  “中國現在有5.9億網民,還有55%的人沒有上網,所以能上網的人都應該珍惜説話的機會,少些戾氣,多些包容。”廖玒指出,網際網路不僅是化解民怨的減壓閥,更應該成為國民心態的壓艙石,發掘草根中的真善美,重新提振誠信,傳遞正能量。

  “80後”的周小平認為,每個年代的人看待世界擁有不同的角度和眼光,在網上應該允許發出不一樣的聲音,特別是年輕一代和那些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好聲音,才能夠培育出理想的網路環境。

  在陳彤看來,現在網上常常出現截然相反的事實和觀點,兩方都無法説服彼此,而且只維護自己的主張,不去分析他人的理論是否也言之成理,這表明雙方缺乏基本的互信,所以構建網路互信機制迫在眉睫,這樣網路環境才能健康發展。

  對不實網路資訊是“控”還是“引”?

  面對網路上不時出現的虛假資訊,網路管理者通常採取刪帖或是發佈新資訊加以回應兩種態度。這兩種方式孰優孰劣?對話嘉賓對此表達了不同見解。

  薛蠻子認為,管控和強制手段要慎用,不應忽視網路自動糾偏糾錯功能。網路管理者應盡可能採取引導手段開啟民智,而非“一刪了之”。

  “美國社交網站謠言沒有滿天飛的背後,是健全的社會法律體系,是公民對法律有敬畏之心,”新媒體領域研究學者張國慶説,“而我們是造謠之後沒有懲罰機制,不用擔心需要承擔哪些法律制裁,因而謠言傳播者有恃無恐,給了謠言可乘之機。”

  在上海東方網總裁徐世平看來,網際網路管理者的積極引導是主要手段,此外需要具備法律適用、道德延伸和文化熏陶三個條件,才不會給予不實資訊散播的養分。

  搜狐論壇版主高龍認為,管控和引導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如果有關部門僅僅在謠言傳播後補充發表更正資訊,容易陷入被動;同時,要主動設置法律紅線,增加造謠者的違法成本。

  “網路社會應該人人都參與,民眾不應該是被動教化、引導的對象。謠言應該受到法律制裁。讓大V、網路名人去教化民眾,提高民眾的道德水準,這不靠譜。”潘石屹第一時間在自己微博上追加評論。

  網路名人如何才能傳遞正能量?

  微博公益活動推動者薛蠻子認為,號召1億人每人捐一塊錢,效果要遠遠好過一個富豪捐款1億。吸引全國網友對弱勢群體的極大關注,愛心的力量要大於實際捐出來的一塊錢。微博公益産生於微博,卻造福于社會,遏制了醜陋現象,這就是在傳遞社會正能量。

  DCCI網際網路數據中心創始人胡延平認為,大V要理性,每個公民也不要有起鬨和圍觀心態,而管理部門要能夠運用網際網路的思維治理網際網路本身,這三方合力才能讓網路釋放出引領社會進步的正能量。

  張國慶認為,現在國人在網上戾氣重的背後是讀書的人變少了。當從書中獲取的知識越來越少,人們的邏輯感和對事情的判斷力就會下降,也不會再抱著知書達理的心態面對各種問題。

  “我們是不是給大V太大壓力了?”濟南市公安局民警孫健帶來另一個角度的思考。他認為,大V也需要利用微博、微信放鬆心情,不要把傳遞社會正能量的重任只交給網路名人,而忽視每一個普通網友所發揮的力量。

  潘石屹對這個觀點表示認同。他不認為大V的道德水準就一定會更高,在網路世界人人平等,而他的社會責任就是憑良心講真話。

  【一句話談網路名人社會責任】

  廖玒:少些戾氣,多些包容。

  陳彤:重新構建網路互信。

  高龍:大V講道理,網友講誠信,共同維護網際網路。

  孫健:每個人都珍惜網路話語權。

  齊向東(奇虎網總裁):及時辟謠很重要。

  薛蠻子:社會責任是良心,讓我們不説假話、大話、空話、套話和官話。

  張國慶:專業就是力量,大V對不熟悉的領域要少説話。

  胡延平:名人在網上不要博名,要博實。

  徐世平:耐心、理性、寬容。

  潘石屹:我的社會責任就是憑良心説真話。

  紀連海:讓網路倒逼時代進步。

  陳裏(陜西省公安廳副廳長):網路是個大市場,也要講市場秩序。

  古永鏘:讓網路成為真實、負責任的平臺。

  周小平:傳播積極向上的能量。 (2013年8月11日)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人民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