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時事  >   熱點聚焦  >   共守“七條底線” 鑄造健康網路環境  >   分析評論  >   正文

呼喚正能量,嚴懲刻意突破“七條底線”的人

2013年08月20日 09:15:00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字號:       轉發 列印

  日前,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主辦的“網路名人社會責任論壇”提出網路空間的“七條底線”,成為了與會者的共識。這“七條底線”分別是“法律法規底線、社會主義制度底線、國家利益底線、公民合法權益底線、社會公共秩序底線、道德風尚底線、資訊真實性底線”。

  網路空間的亂生像伴産生已久,隨著微博的産生而走到了極端。很多大V的粉絲超過千萬,一呼百應。資訊傳播的門檻降低,方便了資訊的傳播,與之相伴的是資訊品質的打折。大V咳嗽一聲,他的“小夥伴們”可能集體感冒。大V要是哪天心情不好,對看不順眼的事物吐槽一句,那麼這句話就會成為該事物在粉絲心中的標簽。一些粉絲極少的微博主在微博上發條資訊,只要經過大v轉發,立即會眾人關注的對象甚至會稱為焦點話題,那怕是句謠言。

  微博興起後,大V為社會公益活動作出了很大貢獻。汶川地震發生之後,微博一姐姚晨當即在她微博上發佈消息説,該微博每轉發一次,她就為汶川地震捐一元錢。這種做法不僅是為汶川捐款,還無形中號召粉絲關注汶川,更重要的是調動了粉絲參與公益活動的積極性,起到了良好的正面示範作用。公眾呼喚更多這種為社會積累正能量的網路行為,也支援、樂見這種大V的善。

  當然,一面硬幣總有兩面。也有大V借助微博興風作浪。他們借助自己粉絲眾多的優勢,毫無下限借機炒作。他們散佈謠言,無根據地攻擊黨和國家,醜化黨和國家領導人,干擾正常司法,阻礙正常行政行為,煽動民眾對抗政府,等等。如,有大V把在機場引爆自製土炸彈的人譽為英雄。要知道,在全世界任何國家以危險方式危害公共安全都是重罪。而一些大V的行為就是這樣匪夷所思,與人類文明背道而馳。

  這“七條底線”的提出,體現了網際網路在喧囂之後對理性和常識的追求與回歸。如何守住這“七條底線”更為關鍵。突破“七條底線”的人有兩種,一種是刻意而為之,一種是無意而為之。前一種人是少數,後一種人是絕大多數。

  無意而突破“七條底線”,與網友的媒介素養有關。美國媒介素養研究中心這樣定義:媒介素養是人們面對媒介各種資訊時的選擇能力、理解能力、質疑能力、評估能力、創造能力和製作能力,以及思辯的反應能力。

  網友的媒介素養提高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正確地選擇、理解、質疑、評估、創造、製作和傳播資訊,對大V傳播的資訊産生免疫效應,不被大V等意見領袖牽著鼻子走,跟著他們無意識地屢屢突破“七條底線”。這樣,大V們的不良影響才會降到最低。

  健全資訊發佈機制。謠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要想遠離謠言,公共機構必須要保持最大限度的透明性,關於重要事件的資訊需要向社會講清楚。然而在當今傳播環境下,公共機構真實全面地發佈資訊是保持公開透明的最低要求,快速發佈資訊更至關重要。真相還在穿鞋流言已經跑遍了全世界。公共機構對重大資訊的發佈一定要及時快捷,把握好“黃金時間”。鋻於網路輿論領袖的巨大影響力,公共機構還應“點對點”傳播,主動與相關的網路意見領袖溝通,主動“爆料”,敞開胸懷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

  對於刻意突破“七條底線”的網友應該加大處罰力度。“七條底線”不能僅僅作為共識存在,應上升到規章制度層面,讓刻意突破“七條底線”的網民、大V們受到嚴厲的懲戒。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