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網路公益廣告聯播”啟動  >   滾動播報  >   正文

網路公益: 微愛 為愛 WE愛

2015年12月31日 10:18:00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本報記者 李雪昆 公益這個詞大家都不陌生,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普及應用,網際網路公益開始越來越多地走進人們的視野。日前,由中央網信辦網路新聞資訊傳播局指導、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主辦的“網路公益廣告聯播”活動在京啟動,該活動將採用線上、線下聯動展示推廣的方式,除了在各網站、移動客戶端等進行宣傳推廣,還將利用報刊、廣播電視及地鐵、公交車站、樓宇等戶外廣告,讓“網路公益”得到充分傳播,以期讓公益瀰漫在網際網路每一個角落。

  傳播初心在於弘揚

  “網際網路公益的概念不應該是玄虛的,應該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案例來引導社會。同時,公益不是一個人的事情,需要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中央網信辦副主任徐麟説道。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了解到,本次聯播活動以“聚焦網際網路公益,傳播溫暖正能量”為主旨,希望通過富有創意、形式多樣的公益廣告,傳達出“網路公益”微愛、為愛、WE愛的理念。通過一個個設計新穎的公益廣告,讓公益理念的種子在網際網路上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帶動全社會參與扶貧幫困、慈善捐助、支教助學、義務獻血等公益活動,讓更多老百姓借助網際網路享受到便利與幫助。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馬利介紹,“微愛”就是將微小、點滴的網際網路微公益力量,積少成多,匯聚成無疆大愛;“為愛”是希望網際網路公司及網際網路媒介機構成為“為愛先鋒”,為傳播網際網路公益之愛能夠積極大聲説話;“WE愛”——我們的愛,就是要吹響網際網路公益集結號,號召更多的企業、機構以及網友,形成“我們”的合力,為網際網路公益,匯聚更多愛心的力量。“希望通過這項活動,打造一批優秀公益廣告作品,有效推動網路公益成為一種行業自覺,不斷提高廣大網民的公益心和愛心。”

  近年來,我國網路公益事業蓬勃發展。據統計,新浪微公益、騰訊公益、支付寶E公益三大平臺和淘寶公益店舖2014年共募集善款4.28億元。廣大網民的愛心和善意,通過網路公益的方式源源不斷地釋放出來。但相比于2014年全年慈善公益事業金額的1000億元左右,網路公益仍然有較大潛力可以挖掘。“其實,網路上有巨大的正能量蘊藏,而且正通過網路公益的方式在不斷地釋放出來。”中央網信辦網路新聞資訊傳播局局長姜軍表示。

  “好的公益作品能夠打動人心、浸潤心靈,這對社會主義和諧具有很深遠的意義。”愛奇藝高級經理張雷鳴認為,公益廣告是傳承中華民族美德的重要渠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的組成部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樂善好施、扶危濟困的良好傳統,各方力量應充分認識到公益廣告是核心價值觀建設的重要載體。目前,社會上很多公益事業都可以用廣告的形式加以宣傳,比如説扶貧幫困、慈善幫助社會公益活動等。

  馬雲曾説過:“公益不是看你捐了多少錢,公益是你喚醒了人的愛心。公益的核心思想就是喚醒良知,喚醒善良。這個社會由於各種各樣的情況,使得惡的東西、壞的東西淹沒了我們的善良,公益就是為了喚醒它們。”阿里巴巴集團公益開放平臺總監張銀生在結合天天正能量公益活動闡述對於公益的認識時表示,獎勵的目的在於喚醒,傳播的初心在於弘揚。隨著一筆筆正能量獎金的發出、一個個公益項目的開展,天天正能量的公益理念和模式,也得到了社會上越來越多人的理解和支援。隨手轉發傳遞善行、發現正能量線索隨手@天天正能量,成為粉絲的網路習慣。

  化零為整匯聚力量

  通過“網路公益廣告聯播”的方式,可以使每一個點上的正能量更好地體現和集聚,最終實現放大效應,使網路公益的覆蓋面和影響力更有效、更強勁,“讓公益瀰漫在網際網路每一個角落”。

  “過去一些網路平臺也都在做公益,但是這次大家把力量匯集起來進行集中展示,效果會更好,而且能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姜軍説道,這次活動希望能把網際網路企業和網站所做的公益項目集合起來,再進行集中的展示,讓社會公眾知道,網路公司、網路媒體已經做了這麼多的善事,做了這麼多公益事業。讓更多人知道、了解、參與,這樣就可以高築八方、廣開眾人善財之道。

  新浪微公益主編楊光認為,網際網路企業的公益力量很大,但是其實也是很分散的。借助這一聯播行動,各家網際網路企業能有效聚合各方力量,形成合力。

  近年來,網際網路已成為公益的重要平臺,吸引網民廣泛參與,能夠有效讓公益正能量傳導到網路的每個角落,網路公益廣告的發展也使網際網路的底色更加鮮亮,網路空間更加清朗。

  “資訊技術的飛速發展為網路公益的開展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渠道,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網路參與到各種公益活動中來。作為中央重點新聞媒體,新華網一直把社會責任放在首位,希望通過新華公益品牌和平臺,吸引更多愛心企業和人士參與其中,並在業界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新華網副總編輯申江嬰認為,公益非一日之功,也非一家之力可以完成。希望與社會各界聯起手來,將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公益行動結合起來,積極傳播人人參與公益、踐行公益的理念,形成文明禮貌的良好網路環境,共同推動國家的公益事業健康發展。

  騰訊公司在網路公益方面屬於先行者,他們在2007年就成立了騰訊公司公益基金會,截至今年11月,已經有超過4500萬網友通過這個平臺捐贈超過7億元。對於網際網路公益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這個話題,騰訊公司政府事務經理張安潔介紹,在公益捐贈平臺日漸成熟的基礎上,今年騰訊開展的“99公益日”活動,聯合國內95家公益基金會發起了超過2000個公益項目的線上捐款,3天內網友的捐贈金額就超過1.27億元。

  當然,在推動公益發展過程當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戰。比如人才的痛點,比如即將出臺的《慈善法》與網際網路公益特性的磨合等。“事實上,我們認為網際網路企業做公益應該在傳播的輿論場上佔有優勢地位。但是這塊宣傳陣地一直沒有形成規模效應,而現在中央網信辦網路新聞資訊傳播局、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把傳播平臺搭建了起來,希望在這個平臺上各家網際網路企業互聯互通,一起傳播網路公益的正能量,助推網路公益的發展。”張安潔補充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