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時事  >   熱點聚焦  >   首屆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  >   滾動播報  >   正文

莫讓網路安全成短板

2015年06月01日 11:00:00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近日,支付寶因“光纖被挖斷”中斷服務數小時,攜程網因“員工誤操作”系統癱瘓近12小時,一些券商客戶端也因“擁堵”頻頻造成登錄失敗。在“網際網路+”方興未艾的風口上,網路安全正在考問産業發展和公共安全的前景。

  就支付寶和攜程網的事件而言,可能還是事發偶然,不過,對於網路安全而言,偶然背後也有其必然因素。此前,一些消費者因網路不當操作導致財産被盜,還有多家連鎖酒店的客戶資訊洩露,甚至部分安防設備也被境外IP地址控制。企業應對安全風險的防範水準參差不齊,資訊洩露造成的危害後果頻頻曝光,加劇了人們對網路安全形勢的擔憂。

  網際網路已經深度介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負責後臺運營的企業稍有閃失,就可能波及億萬人,在給生活造成不便的同時,還可能危及經濟安全乃至國家安全。正因為如此,在大力發展“網際網路+”産業的同時,人們不能僅僅聚焦在它的財富效應上,加強網路安全成為必須補上的短板。

  網際網路的開放、自由決定了網路安全治理沒有休止符,“魔”“道”相爭難有寧日,相關問題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儘管前述網路安全事件爆發後,相關企業都採取了一些應對措施,包括設備和技術的更新換代,也包括增配安全技術人員,但是短板並不是企業一方努力就萬事大吉,它還需要國家、社會乃至個人的配合。

  首先,這就需要國家在網路安全治理方面強化制度建設。近年來,網路違法犯罪形勢越來越嚴峻,網路違法犯罪的種類不斷更新,數量快速增長。怎樣遏制住網路違法犯罪的高發態勢?法網密織和嚴刑峻法是比較恰當的選擇。儘管去年的《刑法修正案九》添加了不少懲治涉網犯罪的條款,但對層出不窮的網際網路違法犯罪活動,還需要更嚴密的法網,比如制定更加全面的《網路安全法》等法律。

  其次,企業和社會都需要高度重視網路安全,加大網路安全的研發和維護投入。危及網路安全的行為逐年遞增,哪怕只是針對一家企業,也可能連累整個行業,甚至波及其他産業。比如,去年底12306網站被曝13萬用戶賬號、密碼及身份資訊遭洩露,它不僅僅影響到消費者購買火車票,這些資訊還可能被利用竊取個人賬戶資金。這就表明,網路安全不是某家企業或者某個行業面臨的挑戰,而是全社會都必須積極應對的共同問題。同時,執法部門加大網路安全的投入也勢在必行,人員、技術和設備方面都需要緊跟網路的高速發展。

  再次,個人既是網路安全事件的受害者,也是維護網路安全的重要力量,但人們這方面的意識還相當欠缺。2015年初,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的一項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網民中有46.3%的人遭遇過網路安全問題,但只有不到一半的網民意識到網路安全問題和自己密切相關。很多人在網路空間並不太注意自己個人資訊的保護,在遭遇網路騙局時也缺乏辨別能力,這往往讓網路違法犯罪有機可乘。

  智慧化時代降臨,個人生活、企業生産、社會運作乃至政府運轉都將與“網際網路+”深度捆綁,網路安全無疑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當務之急。在一次次網路安全事件曝光後,相關的各方都應該積極行動起來,全天候、全方位地守護網路安全。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