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第十屆臺商論壇  >   滾圖  >   正文

淮安開發區列10件民生實事 落實富民安民惠民

2015年09月07日 15:49:00 來源:淮安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更加暢通的交通、更加完善的保障、更加優質的教育、更加舒心的居住、更加便捷的配套……發展的成果,最終要落實到民生。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市民的幸福,便是工作的重點。多年來,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一直將民生工程作為重點工作。2015年,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本著富民、安民、惠民發展理念,傾力改善民生,辦好十件實事。如今,一件件溫暖人心的實事好事密集呈現,一項項溫暖人心的“民生套餐”,讓廣大市民共用發展成果,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越來越高。

  交通工程

  路暢人喜

  “以前619路公交車只通到南方花園,想坐公交車,必須要走很遠的一段距離。現在在家門口就能直接坐到公交車,方便多了。”黃元小區五期居民宋女士説起通車後的便捷,滿心歡喜。

  廣州路辦事處工作人員徐先生告訴記者,黃元小區五期地點較偏,居民出行相對困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延伸了619路公交車。作為619路公交車的司機,許師傅告訴記者,619路公交車每班車相隔10到15分鐘不等,單程大概35分鐘左右。“週末兩天乘車去淮安區的人相對多一點,通車後方便了很多居民。”許師傅説。

  乘公交車方便了,停私家車也容易了。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今年新增了400個停車泊位,其中小康城經一路與經三路60個停車泊位、青島小區90個停車泊位和深圳路38號110個停車泊位已完工。億豐時代廣場地下停車場規劃150個停車位,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80%。

  小康城經三路的停車位上,一排車輛停放得整齊有序。路邊歡歌琴行的張老師告訴記者:“緊鄰深圳路小學,又是交通路口,這裡的車輛數量相對較多,自從改造新增了很多停車位後,解決了停車的難題,整體效果挺好。”

  便民疏導點是打通交通“梗阻”的重要方式。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計劃在黃元小區、缽池小區、威海路大潤發周邊、南方花園社區和城東菜場西側新建便民疏導點。其中,威海路、缽池社區、南方花園、徐楊富安、黃元小區便民疏導點已全部建設完成。8月7日上午,在缽池小區門口,映入眼簾的是通道兩旁整齊的攤位棚。“只要攤販搬進去,佔道導致堵車的現象就將解決。”行人姚先生介紹説。

  道路是交通暢通的硬體。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新改建農村公路10公里,橋梁1座,確定新改建開發大道3.3公里、水渡口大道4.8公里、站前路3.55公里,實施六支渠橋。目前,已經全部完工。

  社會保障

  惠風和暢

  8月6日下午,記者來到樂慈頤康園老年養護中心,總經理孫志超告訴記者,養護中心針對的群體主要是無保老人和社會老人,致力於為長者提供一站式服務,成立了專業的“六師團隊”:醫師、護師、護理師、社工師、康復訓練師和營養配餐師,是淮安首家專注失能失智老人的康復護理養老服務機構。記者發現,在公共大廳,一群老人圍著一張大桌子,有的坐在輪椅上,有的坐在椅子上,很專心地看著電視,還有幾個老人在和醫護人員聊天。在套間裏,記者看到屋子裏面非常整齊乾淨,生活設施也一應俱全。88歲的馬奶奶正趴在桌子上玩骨牌遊戲,老伴陶爺爺告訴記者,環境不錯,服務品質也不錯,這就是為什麼選擇頤康園的主要原因。

  過硬的條件、完善的服務,使得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以頤康園作為示範點,開展示範性殘疾人托養服務,為智力、肢體等殘疾人提供托養、康復、教育、就業、娛樂“五位一體”的托養服務。此外,還將為全區3至74周歲的2591名殘疾人投保殘疾人專項保險,為全區95名重殘人員開展心理慰藉服務。

  除殘疾人外,部分群體的保障同樣完善。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為55名計生特扶對象免費體檢工作全部完成;0至14周歲獨生子女父母獎勵金由20元提高至60元,獨生子女父母獎勵金全部撥付發放到位;城市低保提高到490元,農村低保提高到370元;新建8個標準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為全區400名困難家庭老年人購買養老服務。

  就業創業是社會保障的重要內容。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城鄉群眾和大學畢業生提供就業創業服務,企業用工資訊系統上線運作,二代身份證自助求職終生正常使用,新增就業總量4841人;提升創業能力,開展創業培訓,發放創業貸款;將在全區建成5個居民養老保險便民服務點;已經獲批仲裁委員會開發區分會,開始受理區內經濟糾紛類仲裁案件。

  文教體衛

  活力迸發

  什麼是“幸福的小日子”?王女士是香緹豪庭的業主,她對幸福的定義就包括孩子享受到優質的教育。淮安有名的新星幼兒園就在小區的南門,步行送孩子上學只需五分鐘;開明中學分校就在小區東邊,初中上學也不用煩神……

  記者了解到,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今年將創建2所省、市優質幼兒園,其中新星幼兒園正在積極準備創省優,已經等待驗收,創市優的新東幼兒園已于6月12日通過市專家組驗收。此外,教育方面將創建江蘇省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實驗區;推進高水準教育現代化創建,提升6所中小學裝備水準,達到省教育技術裝備一類標準;實施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改造校舍2萬平方米;啟動深圳路小學分校建設;義務教育、學前教育生均公用經費提標,小學700元/生/年,初中1000元/生/年,幼兒園350元/生/年。

  衛生方面,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完成全區社區衛生服務體系規劃佈局,出臺了開發區社區衛生服務站設置與建設方案,已完成金港花苑、新東花園、機場路、九龍湖、南方花園5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並投入使用。

  8月7日下午,記者來到九龍湖衛生服務站,看到裏面有十來個病人正在打點滴,幾個醫護人員正緊張而有秩序的忙碌著。“這裡是六月底完成裝修的,在七月初的時候投入使用。”王醫生在這裡工作近20年,他告訴記者,來這裡看病的大多數是附近居民,多數是感冒發燒類的疾病,也有是從大醫院開藥然後來這裡挂點滴。“離家近,方便!”成為多數病人的評價。

  文體方面,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為每個行政村每月放映電影,為農家書屋配送圖書,為城鄉群眾免費辦展覽、送文藝演出,成功舉辦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2015年”三下鄉“文化宣傳活動啟動儀式,春節期間共完成文化宣傳演出(含送戲下鄉)活動43場,“送電影下鄉”30場。建設1個面積約6667平方米的城市“綠色小客廳”。和暢路與壽民路交叉口路南新建的南方休閒廣場目前已經竣工。空港産業園中心綠地內新建一個健身廣場,廣場及雕塑小品完成,正在進行籃球場施工,計劃9月份完工。

  舒心環境

  安居樂業

  “這裡以前坡道很低,一到下大雨的時候,車庫裏面到處都是積水。現在坡道變得很高,也不怕車庫進水了。”説起老舊小區改造,康橋佳苑物業的潘先生向記者説起了前後的變化:小區大門口通道路面都提高了很多,外面路上的雨水再也進不來了,還對屋頂進行了維修以及對外墻進行了粉刷。“居民對此都是非常歡迎的,整個居住環境又了很大改善。”潘先生説。

  作為安居工程的一部分,康橋佳苑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包括計劃污水管道改造、屋面維修等。截至目前,1#~21#號樓外墻維修完成、15#~20#樓屋面防水施工基本完成、兩個主入口一個消防通道抬高坡道完成、落水鬥、落水管道維修完成。自行車庫坡道已全部鑿除,準備澆築混凝土。近期維修工作全部完成。淮安經濟技術技術開發區還計劃在轄區道路建設200處高清監控,社會監控資源整合接入公安監控平臺。

  社區硬體提升了,“軟體”也要跟上。在社區服務提升工程方面,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廣州辦南方花園社區開展智慧型社區創建試點工作,完成健康小屋、愛心小屋、便民小屋、圖書(電子)小屋的軟體設計以及硬體投入。建成設施齊備、面積不低於100平方米的社區文化活動中心。

  社區是內部環境,城鄉則屬於外部環境。為搞好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建3座公廁,改造3座公廁;改造濟南路、威海路周邊積水;改造提升小康城內部小遊園。

  8月7日上午,記者來到深圳路社區居委會的右側小遊園,小遊園種了好幾種不同的花,在陽光的照射下正在開放。當天早上8點左右,兩位年輕媽媽分別抱著自己的小孩坐在小遊園的搖椅上聊天,很是愜意。市民馬女士告訴記者:“這裡以前就是一個草坪,一個月前被改造成現在這樣。環境變好了,大人可以帶著小孩在這裡玩耍,尤其是晚上的時候人更多,很是熱鬧。”

  市場改造

  升級換代

  “等城南農貿市場改造好了,我就到那邊租個攤位,在家門口做生意。”何先生家住中央美地,在前進路菜場租了一個攤位販賣蔬菜。説起到前進路菜場做生意的原因,何先生告訴記者,櫃檯更加整潔,地面更加乾淨,這樣顧客多一點。看著正在升級改造中的城南農貿市場,何先生認為硬體設施必定比以前更好,顧客也會多一點。

  家住大學城的王大媽對正在改造中的城南農貿市場同樣有著期待。“以前在裏面賣菜的商戶,現在都搬出來了,在為改造騰地方。老櫃檯已經拆除了,看來下一步就該改造了……”在王大媽看來,改造過後的城南農貿市場,硬體環境肯定會比以前上一個臺階。

  記者了解到,建設放心“菜籃子”工程作為民生實事之一,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在標準化建設和升級改造農貿市場,其中,佳興南苑農貿市場正在內部裝修。富安農貿市場已經完成內部裝修;缽池五期農貿市場改造用房因工程款原因尚未交付,施工方案和圖紙設計論證已完成;城南農貿市場于6月17日開標,前期圖紙、預算、審計、拆舊、菜場清理並臨時疏導工作結束,7月中旬進場施工,預計9月底完成升級改造。(何淵 李曉天 朱益川)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何建峰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何建峰

原稿件來源:淮安新聞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