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邵逸夫去世  >   最新報道  >   正文

綜述:內地媒體緬懷邵逸夫 盛讚其義行

2014年01月09日 10:0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香港知名實業家、慈善家邵逸夫7日在香港逝世,享年107歲。內地媒體以大篇幅報道邵逸夫的影視成就和慈善義行。

  8日,《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央電視臺、中國新聞網、人民網、新華網等內地主流媒體均在顯要位置刊載報道,緬懷邵逸夫。

  《人民日報》海外版8日以《107歲邵逸夫辭世:星辰隕落追思豈止港九》為題發表特別報道,從百歲寫傳奇、廣廈庇學子、為人多和氣等方面介紹邵逸夫的成就及其對慈善的熱心。

  文章指出,更令人欽佩的是,邵逸夫雖然就財富而論在香港排不進前五,卻堪稱香港最慷慨的富豪,一生捐助社會公益、慈善、教育和科技事業超過100億港元。

  《新京報》、《南方都市報》等多家報紙8日均以“邵逸夫謝幕”為頭版頭條,推出多個版面的特別報道。

  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7日接連推出《邵逸夫:散盡千金濟眾生》、《邵逸夫:香港影視業“話事人”》(話事人,廣東話,意為具有話語權的人)等專題報道。

  報道稱,香港影視的黃金時代是邵逸夫的時代,“邵氏兄弟”電影公司旗下的璀璨明星和經典作品已經成為香港的一個符號,成為香港性格的一部分。邵逸夫一手打造了這座“東方好萊塢”,他就是香港娛樂圈最有影響力的“話事人”。

  新華網港澳頻道、人民網港澳頻道、中國新聞網港澳頻道8日均將邵逸夫相關報道置於頭條位置。新浪、搜狐、網易等內地主要門戶網站也在第一時間推出關於邵逸夫的專題報道。

  內地民眾紛紛對邵逸夫表達敬意,大多數人表示對邵逸夫的認識來自“逸夫樓”。一名網友在微博貼出圖片:以“逸夫”為關鍵字,用百度地圖搜索相關建築物,密密麻麻幾乎遍佈中國,“它們比任何文字都更有力量”,引發民眾共鳴。

  新浪微博上發起名為“隨手拍校內‘逸夫樓’”的活動,各地網友紛紛曬出自己學校的“逸夫樓”照片,為老先生送行。許多網友在微博上點蠟燭悼念,感嘆從小到大上過的學校“幾乎都有一座‘逸夫樓’”。

  《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發佈微評指出,這位百歲老人讓遍佈全國的“逸夫樓”,成為許多人的集體記憶。而規範運作、鮮有爭議,“邵氏捐贈”的風格,則樹立了典範。教育慈善映照社會文明,中國,需要更多邵逸夫式的慈善家。(完)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楊雲濤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楊雲濤

原稿件來源:中國新聞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