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邵逸夫去世  >   最新報道  >   正文

107歲邵逸夫辭世 星辰隕落追思豈止港九

2014年01月08日 09:1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107歲邵逸夫辭世星辰隕落追思豈止港九

  邵逸夫和他的影視作品 (資料圖片)

  1月7日,香港影視大亨、慈善家邵逸夫以107歲高齡離世。這位笑傲香港影視界數十載的傳奇人物,104歲才卸下香港無線電視董事局主席。一生捐獻的公益慈善事業,累計超過100億港元,全國各地的高校,幾乎都有他捐建的“逸夫樓”。香港媒體7日評價他“懂聚財更識散財,贏得生前身後名”。

  1 百歲寫傳奇

  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無線電視,即TVB)7日發佈消息稱,該公司榮譽主席邵逸夫爵士當日6時55分在家人陪伴下于香港家中安詳離世,享年107歲。

  邵逸夫,1907年11月19日生於浙江省寧波市鎮海鎮,原名邵仁楞。他自號“逸夫”,是希望自己安逸度過一生。他70歲時,每天還堅持工作16小時,未必能稱安逸,但年過百歲仍行走在影視第一線,慷慨佈施不為財所累的瀟灑身影,確實堪稱飄逸出塵。

  這位影視巨人上世紀50年代創辦邵氏兄弟(香港)公司,拍攝過千部電影,並贏得“邵氏出品,必屬精品”的口碑。上世紀60年代創辦TVB,製作過無數膾炙人口的電視劇。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梁7日説,邵逸夫創造的影視世界“陪伴我們成長,是不少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邵逸夫對香港娛樂圈影響深遠。TVB曾經雄霸香港電視半壁江山。《上海灘》、《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鹿鼎記》等巨制捧出了“五虎將”,令其他競爭對手都黯然失色。他于1971年主持開設的訓練班,被譽為“港星搖籃”,香港演藝圈“黃金一代”如周潤發、周星馳、梁朝偉、劉德華、郭富城、劉嘉玲等頂尖巨星,乃至大導演杜琪峰等都出自這個訓練班。邵逸夫欽點的歌壇“四大天王”品牌,光環至今不衰,而“香港小姐”選舉也賺足眼球。

  更令人欽佩的是,邵逸夫雖然就財富而論在香港排不進前五,卻堪稱香港最慷慨的富豪,一生捐助社會公益、慈善、教育和科技事業超過100億港元。以“逸夫”命名的教學樓、圖書館、科技館及其他文化藝術、醫療設施遍佈中國各地。2002年,他設立了被譽為“東方諾貝爾獎”的“邵逸夫獎”,單項獎金高達100萬美元。“他高瞻遠矚,其他人也有捐助各種獎項,但沒有邵逸夫獎影響力這麼大。”邵逸夫獎評審會副主席、香港中文大學物理學教授楊綱凱7日受訪時説:“他做事情,到底是厲害。”

  2 廣廈庇學子

  7日上午,香港特首梁振英對邵逸夫表示哀悼,讚揚他“長期大力推動演藝發展,又在香港及內地作出公益事業,十分值得尊重”。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梁同日表示,邵逸夫積極和堅毅的精神有如他製作的經典電影及電視節目一樣,長留香港人的心中。

  邵逸夫的成就與慈善貢獻,為他贏來廣泛讚譽。他于1974年獲英女王頒發CBE勳銜。1977年獲英女王冊封為爵士。1990年,中國政府將中國發現的2899號行星命名為“邵逸夫星”。1991年,美國舊金山市將每年的9月8日定為“邵逸夫日”。邵逸夫的善舉多次獲得中國領導人讚許,2007年邵逸夫獲民政部頒發“中華慈善終身榮譽獎”,是內地對他慈善事業的最高肯定。

  7日,除了香港不少影視名人對邵逸夫辭世表示惋惜與哀思外,內地網友也紛紛表達追思。福州網友“南俠米帥”説,相信很多普通人都是通過不同學校裏的“逸夫樓”知道這位先生的,在“逸夫樓”上過學的同學們出來點支蠟燭説聲“走好”!“老先生走好!得老先生恩惠,從小學到大學我都是在‘逸夫樓’裏讀書、上課。”網友“流水歸宿”感嘆道。還有網友發起了“隨手拍校內逸夫樓”的微博活動,為邵逸夫送行。網友“丁道師”還用百度地圖搜索邵逸夫在全國各地捐助的相關教育和醫療單位,“結果非常震驚”。地圖上,以紅色標記為代表的捐助項目遍佈半個中國。

  從1985年開始,邵逸夫持續捐助內地。據不完全統計,邵逸夫共捐贈內地科教文衛事業逾45億港元,捐建項目總數超6000個。其中八成以上為教育項目,受惠學校千余所。邵逸夫還熱心捐助受自然災害影響的地區,例如在1999年捐出2500萬港元,救助臺灣“921”大地震災民;2008年向四川地震災區捐款1億港元。

  3 為人多和氣

  除了影視巨鱷和慈善家,邵逸夫身上還有許多標簽:一個不願繼承家業的富二代,精明強幹又風流倜儻的才子,永遠面帶笑容,異常節儉的億萬富翁,工作狂兼養生達人……

  曾在邵氏電影工作過的香港導演余積廉7日接受採訪時回憶説,邵逸夫在他心中是個很有修為非常儒雅的老闆,底下員工很難見到他,因為“他每天都是在埋頭工作”。邵逸夫曾説過,自己最大的樂趣就是工作。邵逸夫創辦邵氏電影時,幾乎每天都在公司看片,一看就是七八個小時也不休息,“不管哪個導演拍的片,他都要親自看,然後給出意見”。

  邵逸夫這樣的有錢人,在生活中卻是異常節儉。余積廉回憶説,當年邵逸夫在公司開會以及平時記事的紙全都是別人用過的廢紙,“他看到那張紙只要有空白,還能寫字,他就會收集起來做記事本”。而且看到地上被人扔掉的廢釘子,他也會撿起來,告訴大家要再回收利用。“一點也沒有土豪的感覺,這不是一般有錢人能做到的。”

  笑容是“六叔”邵逸夫的標誌之一。邵氏公司的老員工透露,邵逸夫年輕的時候就非常和善,不管是導演還是雜工,他都會很熱情地打招呼,並且隨時保持微笑。到了百歲高齡,邵逸夫每次出席TVB的臺慶都是面帶微笑。2007年香港小姐亞軍王君馨7日回憶説,記得自己入行的那年,就是邵逸夫爵士100歲。一個慶祝活動上,邵逸夫坐在她旁邊,注意到她有外國口音,便主動用英文問:“Where are you from(你從哪兒來)?”“覺得他是很友善的人,身體語言和眼神都令身邊人很舒服和放鬆。”

  邵逸夫生前接受訪問,被問及長壽秘訣時説:“長壽之道在於運動。我每天早上都要做45分鐘氣功;在家走路,以前是每週4次打高爾夫。”此外,他還有“三不做”,“第一不賭錢,第二不喝酒,第三不做不正常的事。”何謂不正常的事?邵逸夫説,刺激的事情對身體不好,總之要正常生活。

  余積廉對邵逸夫的離世頗覺傷感:“好人有好報,希望他在另外一個世界也能很快樂!” (記者 王平)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楊雲濤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楊雲濤

原稿件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