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時事  >   熱點聚焦  >   依法整治網路敲詐和有償刪帖  >   滾動播報  >   正文

中工時評:凈化網路空間,需標本兼治下“猛藥”

2015年01月26日 15:15:00 來源:中工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近日宣佈,國家網信辦、工業和資訊化部、公安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聯合啟動“網路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力爭用半年左右時間,著力解決這一損害群眾利益、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努力使網路空間全面清朗起來。

  “網路敲詐和有償刪帖”與網路暴力、網路色情、資訊洩露等就像網路霧霾,籠罩在網際網路上空,毒害的是社會道德風氣,危害的是網路生態秩序。在這些網路霧霾中,“網路敲詐和有償刪帖”的危害更是有目共睹。尤其是過去一段時間裏,這種網路亂像有愈演愈烈之勢,必須給予“當頭棒喝”。

  根據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發佈的數據,2014年,舉報中心收到與網路敲詐有關的舉報共8000多件次,涉及關鍵詞“有償刪帖”的舉報多達4000多件次。更讓人擔憂的不是數字,而是此類違法行為的“週而复始”、“死灰複燃”。在網上檢索會發現,類似“公關公司有償刪帖”、“部分網站新聞敲詐”等案件屢屢發生,迴圈不斷。

  所以,在加大執法力度進行“治標”的同時,我們也有必要思考這些違法亂象氾濫的原因,尋找治本的對策。“敲詐”、“有償”意味著有供需、有交易、有市場,意味著其中存在曖昧的“利益輸送鏈”。

  從市場“需求者”來看,有償刪帖的需求者往往是企業和部分地方政府,不法分子新聞敲詐的對象也大多是企業。看來,一些企業和地方政府對於網路輿情的認知還尚淺,同時法治意識淡薄,一旦遇到負面資訊甚至一點點“瑕疵”的曝光,第一反應不是糾正、回應,而是試圖讓它迅速“消音”、“消失”。

  於是,花錢讓“負面消息”消失,被當成了消除負面影響的“快速有效且唯一途徑”。在這種思路的指導下,加上利益驅使,必定有人想到承擔起“擺平”的責任,於是,利益鏈的中間環節——非法網路公關公司,自然幹起了“拿人錢財、替人辦事”的差事。

  應該説,整個利益鏈條中最關鍵的一環就是“中間商”,即非法網路公關公司,他們利用網路訴求平臺不通暢、相關人員的資訊不對稱、披著網路危機公關的外衣,通過向網站相關人員行賄,用有償刪除負面資訊,甚至發佈不實資訊等方式非法牟利,給社會帶來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整治網路敲詐和有償刪帖,須追根溯源。強化法治意識,建立有效的正面溝通機制,通過正規的網路民意表達溝通平臺,建立有訴必理、快速澄清、科學處置等機制,才能從源頭上杜絕“有償刪帖”的生存環境;引導網民通過正規渠道表達訴求,政府企業通過合法平臺應對訴求,並進行科學處理,才能讓刪帖公司、新聞敲詐徹底失去生存空間。而作為網站管理人員,維護網路社會的健康生態體系,理應成為其應盡的職責和主動選擇。

  當然,所有這些“治本”措施配套發揮作用的前提,是對於“網路敲詐和有償刪帖”露頭就打,重病下猛藥,先遏制住亂象氾濫的局面,才能有時間“待重頭收拾舊山河”,從根本上整頓、建立良性的網路秩序。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中工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