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2014年索契冬奧會  >   要聞  >   正文

荷蘭稱霸男子10000米 第四度包攬驚四座

2014年02月19日 10:56 來源:新華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18日的索契冬奧會速滑比賽再次成為荷蘭人的天下。繼之前在男子500米、5000米和女子1500米包攬金、銀、銅牌後,荷蘭軍團又在男子10000米比賽佔領領獎臺。冠軍若伯格斯馬的取勝時間將奧運會紀錄提高了14秒之多!

  冠軍伯格斯馬倒數第二組出場。這位索契男子5000米季軍始終維持著良好節奏,把巨大的優勢保持到終點,以12分44秒45創造新的奧運會紀錄,將衛冕冠軍、韓國人李承勳在溫哥華冬奧會創造的紀錄提高了14秒1。索契5000米衛冕冠軍斯克萊默以12分49秒02取得銀牌。鮑德揚是第三名,成績為13分7秒19。

  伯格斯馬在談到比賽策略時説:“我想快點滑但又怕脫力,所以我決定按照原定的節奏走,一直保持到最後,這種感覺真棒。”伯格斯馬比克萊默先一組出場,他看了隊友的全場比賽,感覺克萊默發力過早,後期體力不濟導致失利。

  對於伯格斯馬來説,這個冠軍意義重大。四年前,他為了參加奧運會甚至考慮過換國籍。而現在,他在人才濟濟的荷蘭隊脫穎而出,捧得桂冠。

  “這感覺太美妙了。我清楚自己狀態上佳,很有希望奪冠,可畢竟這是奧運會,各種壓力隨時有可能壓垮你,”他説。

  這場頗有看點的冬奧會速滑最長距離比賽本是以李承勳與克萊默之間的對決為重頭戲。四年前的溫哥華冬奧會,當時的三屆世錦賽冠軍克萊默因為換道錯誤被判成績無效,排名第二的李承勳幸運獲得金牌,成為第一位摘得冬奧會速滑長距離比賽冠軍的亞洲人。

  時隔四年,克萊默抱著必勝決心來到索契,一心要彌補此前的錯誤,甚至不惜頂著批評聲放棄1500米比賽。他最後一組出場,比賽中段發揮極為出色,幾乎讓人以為要打破由他自己保持的世界紀錄,但衝線時明顯後勁不足,只能屈居第二名,比冠軍慢了4秒57。李承勳最終排名第四。

  克萊默也許就是被伯格斯馬所説的“各種壓力”影響了狀態。衝著冠軍來的他只拿了塊銀牌,顯得悶悶不樂。

  “我那麼刻苦訓練可不是為了拿銀牌,比賽就要取勝。銀牌沒什麼可高興的。”他説。

  隨後他分析了比賽的過程,認為他今天“徹底失去了節奏和感覺。怎麼滑都感覺不對,比賽比得太糟了。”

  索契冬奧會速滑比賽已經進行了9個項目的角逐,荷蘭人優勢異常明顯。他們四次包攬金、銀、銅牌,每場比賽都不會空手而歸,目前以6金6銀7銅的成績高居速滑獎牌榜首位。中國、韓國和波蘭各有一金入賬。加拿大和俄羅斯各分得一銀一銅,捷克獲得一銀。19日將進行女子比賽距離最長的5000米角逐,荷蘭的埃烏斯特有希望再為荷蘭添金。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吳怡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吳怡

原稿件來源:新華社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