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李克強非洲訪問111  >   各方評論  >   正文

外媒:李克強訪問引發非洲強烈反響

2014年05月07日 14:50:00 來源:新華國際 字號:       轉發 列印

   據參考消息5月7日報道,【拉美社亞的斯亞貝巴5月5日電】中國總理李克強4日在衣索比亞開始對非洲四國的訪問,他的到來引起衣索比亞和其他非洲國家政界和媒體的巨大關注。

   當地媒體報道了李克強與衣索比亞政府首腦和非盟領導人的會晤情況。中國訪問代表團發言人稱,李克強此訪旨在加強與衣索比亞政府和非盟的合作關係,他在非盟總部發表了主旨演講,闡述中國與非盟成員國的合作建議,以及建設新型中國一非洲戰略夥伴關係。

   在李克強抵達衣索比亞之前,衣索比亞總統穆拉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中國和埃塞兩國高層互訪不斷,進一步鞏固了兩國的雙邊關係,很多非洲國家也把中國視為發展的模範。

   2013年中非貿易額達到了2100億美元,中國已經連續5年成為非洲最主要的貿易夥伴。中國在非洲的企業數量已經超過2500家,為當地創造了約10萬個就業崗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與非洲的合作對非洲地區經濟發展的貢獻比例超過20%。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5月5日報道】中國與非洲的貿易額到2020年將翻番,李克強總理在開始對非洲為期一週的訪問時對非盟説。

   到那個時候,中國的直接投資也將增加3倍達到1000億美元,李克強在位於亞的斯亞貝巴的中國承建的非盟總部演講時指出。

   不過更深層次的經濟合作還應比現在的範圍進一步拓寬,他説。

   “合作不應局限于能源和基礎設施,還可以擴展到工業化、城市化以及農業的現代化,同時更多注重綠色、低碳的發展和環境保護,”李克強説。

   中國現在已經是非洲最大的經濟夥伴,李克強預計,到2020年,中非貿易將達到4000億美元,而去年是2000多億美元。

   中國希望“積極參與”非洲的經濟進步,並希望推動非洲的紡織、家用電器和製造業發展。另外中國也會考慮電信、航空和其他交通方式等方面的項目。

   在出發訪問之前,李克強談到了關於中國將成為非洲新殖民勢力的擔憂。他説:“中國絕不會走別國殖民主義的老路,也不允許歷史上的殖民主義行徑在非洲重演。”

   【德國《時代》週報網站5月5日報道】中國計劃在未來幾年大幅提升自身在非洲本已領先的貿易地位。中國總理李克強在訪問衣索比亞首都時宣佈,到2020年要將中非貿易額從目前的2000多億美元翻番至4000億美元。

   對中國在非洲扮演剝削者角色的批評,李克強説,中非關係是平等的夥伴關係。在發展中國家經濟崛起的背景下,世界也必須重視“非洲要説的話”。非洲的地位應受到“各方尊重”。

   非盟輪值主席、衣索比亞總理海爾烏裏亞姆德薩萊尼稱,中非之間政治交流“穩固”。他還稱讚了中國在非洲生産領域不斷增加的投資。

   六大工程助推合作“升級版”

   【新加坡《聯合旱報》網站5月6日報道】中國總理李克強宣佈,中國決定對非洲多增加120億美元的援助,並積極參與非洲的公路、鐵路、電信、電力建設。

   李克強也倡議中國與非洲共同努力積極推進六大工程,打造中非全面合作的升級版。這六大工程,首先是實施産業合作工程,力爭實現到2020年中非貿易規模達到4000億美元左右,中國對非直接投資存量向1000億美元邁進。

   李克強承諾,中國將加強同非洲的産業合作,促進紡織服務、輕工家電等勞動密集型産業和製造業發展,推動能源資源産業轉型升級,增強非洲自我發展能力,實現中非産業戰略對接。

   此外,中國也將積極參與非洲公路、鐵路、電信、電力等項目建設,實現區域互聯互通。中國政府倡議實施中國企業與非方建立合資航空公司,提供民用支線客機,共同發展非洲區域航空業,並在非洲設立高鐵研發中心。

   在第二項金融合作工程之下,李克強宣佈,中國決定向非洲國家增加100億美元貸款額度,使已承諾貸款提供額度達到300億美元。同時,為中非發展基金增資20億美元,達到50億美元的規模,他還倡議中非實施減貧合作工程、生態環保合作工程、人文交流合作工程和和平安全合作工程。

   【美國之音電臺網站5月5日報道】中國總理李克強這個星期對非洲進行了就任總理以來的第一次訪問。據報道,李克強這次訪問非洲,將和四個國家簽署將近60份合作文件,包括石油、經貿、文化、農業、衛生和人員培訓等等。

   李克強説: “中非務實合作離不開金融支援,中國決定向非洲國家增加100億美元貸款額度,使已經承諾的貸款額度達到300億美元。”

   自2009年以來,中國成為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2000年雙邊貿易額還不到100億美元,而去年則猛增到2100億美元。

   另外,過去10年來,中國在非洲的投資增長了30倍,直接投資從2003年的5億美元劇增到2012年的150億美元。

   內羅畢的獨立經濟分析師阿裏薩楚説,中國財大氣粗,可以説到做到,對非洲領導人是極大的誘惑。

   薩楚説:“對非洲國家領導人來説,中國可以改變現實。10年前有一批項目只能是幻想,可是中國人來了,他們説,這個主意不錯,可以做。非洲領導人對此不勝感激。”

   “夫人外交”展示“溫柔影響力”

   【德國《世界報》網站5月5日報道】到目前為止,52歲的彭麗嬡在丈夫身邊扮演了良好形象:作為世界衛生組織親善大使,她衣著優雅地出席宣傳活動。

   2013年初,她首次陪同丈夫出訪便引發轟動。她挽著習主席的手臂走下飛機舷梯——從那之後就再也沒有退出公眾視野。其實,彭麗媛早在丈夫之前就很有名氣,這位嗓音洪亮的歌手受到國民喜愛。如今,她用自身魅力為中國贏得加分。

   與彭麗嬡不同的是,李克強總理的夫人之前未在公眾面前拋頭露面。因此,當56歲的程女士本週一齣現在報刊頭版時,人們頗感驚訝。

   程女士陪同丈夫首度出訪非洲。抵達衣索比亞後,夫婦二人手挽手走下專機。這是李克強首次攜夫人出訪。

   人們知道,李克強總理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而他夫人的英語堪稱完美。這位文學研究教授和美國文學專家 1957年出生於河南省鄭州。父親是公務員,母親是記者。

   多年來,中國領導人只在必要時才攜夫人參與官方活動或出訪。夫人回歸政治舞臺能幫助領導人在全球事務中樹立善於交際且現代的形象。一國總理或總統的伴侶如今也參與到全球事務中來。中國的領導人夫人也被賦予形象代言人、即所謂的軟實力角色,發揮她們的“溫柔影響力”。

   【美國《華爾街日報》5月5日報道】繼中國第一夫人彭麗嬡驚艷亮相媒體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夫人程虹也給公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程虹進入公眾視野時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夫人彭麗嬡打造自己的政治形象之際。彭麗嬡去年陪同習近平出訪國外引來多方關注。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3月份訪問中國時,彭麗媛還和米歇爾舉行了會面。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鐘新説,政治領導人的夫人此前很少如此公開地亮相。她説,近來領導人夫人亮相媒體是處理外交關係的一個更具創新性的方式。鐘新表示,在國際交流中加入多樣化的形象有助於為李克強打造一個更加友好、更易接近的形象,同時也能增進外交官之間的理解。

   但一些人表示,彭麗媛和程虹的這種高調的形象只是媒體關注度加大的結果,而非刻意的外交政策選擇。在奧巴馬伕人3月份訪問中國時,彭麗嬡成為了最熱門的話題,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專家楚樹龍當時表示,網際網路放大了領導人夫人的形象。他指出,過去政治家的配偶也參加公共活動,現在的不同之處在於有了更多的網路報道和社交媒體平臺,這使得公眾會更多地談論她們。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新華國際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