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李克強訪訪歐亞三國  >   滾動播報  >   正文

中匈塞合建鐵路打造亞歐海陸新通道

2014年12月18日 11:13:00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匈塞合建鐵路打造亞歐海陸新通道

  會晤間隙總理難閒

  一國領導人與16國領導人分別會晤是什麼節奏?忙暈唄!

  試想,即便每個人只見15或20分鐘,16個人加起來就是四五個鐘頭,這還不包括與每個領導人會晤間隙留給工作人員更換國旗、茶杯等物品的15個5分鐘。時間環環相扣,緊張沒得商量。這就是正在塞爾維亞出席第三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時,李克強總理實際面對的情形。當李克強總理送走每一位剛剛結束會談的領導人匆匆趕回座位時,隨行的國務院各部部長旋即圍攏到他身旁進行會商。有人注意到,自始至終總理沒顧上喝一口水。一位現場的外交人員感嘆,連上個洗手間的工夫都沒擠出。 劉震 攝

  據新華社電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當地時間16日下午在貝爾格萊德出席第三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中東歐16國領導人與會。李克強強調,雙方可以依託匈塞鐵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等打造亞歐海陸聯運新通道。

  鼓勵中國企業在中東歐就地建廠

  李克強就深入推進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提出五點建議:

  第一,打造中國與中東歐合作新亮點。

  第二,構建互聯互通新走廊。雙方可以依託匈塞鐵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等打造亞歐海陸聯運新通道。

  第三,拓展産業合作新空間。將中國在高鐵、核電、電信等裝備製造和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原材料生産方面的優質産能與中東歐國家大項目建設的巨大需求結合起來。中國鼓勵本國企業在中東歐國家就地建廠,積極參與共建各類産業園區。

  第四,搭建投融資協作新框架。中方決定建立中國-中東歐協同投融資合作框架,鼓勵中東歐國家繼續用好“100億美元專項貸款”,中國將根據項目情況,提高貸款優惠力度,降低融資成本;設立30億美元規模投資基金,啟動第二期10億美元的中國-中東歐投資合作基金。

  第五,擴大人文交流新領域。

  會晤後,中國與中東歐16國共同發表《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貝爾格萊德綱要》。綱要中提出,支援中國承辦2015年第四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

  中國與匈塞達成合建鐵路協議

  匈塞鐵路是連接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和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一條鐵路。李克強表示,中、匈、塞三國已達成協定,合作建設鐵路,力爭在兩年內建成現代化快速鐵路。

  李克強當地時間17日上午在貝爾格萊德與塞爾維亞總理武契奇、匈牙利總理歐爾班、馬其頓總理格魯埃夫斯基共同會見記者。

  李克強表示,中國、匈牙利、塞爾維亞三國簽署了合作建設匈塞鐵路的諒解備忘錄。中、匈、塞和馬其頓還簽署了通關便利化協議,希臘方面也表示將儘快同中方商簽這一協議。

  李克強強調,建設匈塞鐵路首先是匈塞兩國的需要。以匈塞鐵路為依託,構建中歐陸海快線是去年各方在布加勒斯特會晤時達成的共識並簽署了相關合作協議,將有力提升區域交通物流水準,加速實現人員、商品、企業、資金、技術交流。

  李克強説,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歐陸海快線一定能夠早日建成,將地中海與多瑙河更加緊密、快捷地連結在一起,使中歐雙方都能從中更多受益。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貝爾格萊德綱要》(摘要)

  ●支援中國承辦2015年第四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

  ●支援2015年適時啟動制訂《中國-中東歐國家中期合作規劃》。

  ●推進互聯互通合作。與會各方歡迎中國、匈牙利、塞爾維亞簽署匈塞鐵路合作文件。

  ●促進經貿投資合作。每兩年召開一次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促進部長級會議。

  ●擴大金融合作,鼓勵中國和中東歐國家金融機構繼續開展靈活多樣的合作。

  ●拓展科技創新環保能源領域合作。2015年在斯洛伐克舉辦中國-中東歐國家創新技術合作及國際技術轉移研討會。

  ●深化人文交流和地方合作。2016年在中國河北舉辦第三次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領導人會議。

  ●支援2015年在捷克舉行首屆中國-中東歐國家衛生部長會議。

  ●2015年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秘書處組織中東歐國家高級別官員代表團訪華。

  ■ 縱深

  總理本年收官外交“一箭三雕”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從和哈薩克總理馬西莫夫共進早餐,敲定180億美元的“光明大道”合作計劃,到即將與塞爾維亞總理武契奇共同出席中國企業承建的貝爾格萊德跨多瑙河大橋項目竣工儀式,已然過半的總理亞歐行可謂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中國與中亞、中東歐發展潛力得釋放

  當然,如果僅僅從物盡其流的層面觀察總理此行會顯得失之偏狹。中國有一句古話,同類相依,同義相親,同難相濟,同道相成。無論是助力“光明大道”計劃,還是依託匈塞鐵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等打造亞歐海陸聯運新通道的規劃,背後都有著利益共通的戰略考量:一方面,中亞與中東歐作為新興市場國家集中的地區,亟須以基礎建設為牽引提振經濟,打好進一步發展的底子;另一方面,作為擁有大量富餘而優質産能的中國,則需要借助世界市場走上更加優化版的經濟發展路徑。這種天然的互補性決定了,雙方相向而行,各自所擁有的巨大發展潛力必然能得到極大釋放。從這一層面上,總理此行可稱是潛力之交。

  事實上,其效果已經在逐漸釋放。中哈簽署價值140億美元的合作文件以及就180億美元的“中哈合作框架協議”達成初步共識,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第三次會晤發表《貝爾格萊德綱要》,從九個領域詳細列數了未來一年中國—中東歐合作的路線圖。文件與數字之外,是一系列更具説服力的歷史坐標。到今年6月,上合組織已經走過了13個年頭,而中國—中東歐領導人會晤儘管于2年前才開始,卻已成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探討如何深化務實合作的最高級別對話機制。

  中國積極參與促進全球經濟復蘇過程

  將蛋糕做大,再由各國人民共用,無論是歷史上的老朋友,還是現實中的新夥伴,都已經清楚地感受到中國尋求合作共贏的誠意。這一點在李克強總理此行中顯現得尤其明顯,無論是以哈語問好開始自己的講話,還是在多邊會議中逐一和每一位到會的領導人安排單獨會面,都令當地企業家與民眾産生了非常強的親近感。

  在李克強總理抵達塞爾維亞時,英國《金融時報》網站曾發表了一篇題為《塞爾維亞和中國的友誼橋》的文章,作者正是武契奇。在文章中,塞爾維亞總理稱中國已經“在全球經濟中處於中心地位。它不是世界低成本製造業基地,其經濟的未來在科技和品牌開發領域。”在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第三次會晤結束後,美聯社也發表評論稱此次會晤舉行的時機“意義重大”,並以“魅力攻勢”形容李克強總理在此行中的表現。

  盤點李克強總理的此次出訪,不難發現,一條由東而西的通路已然形成,而背後正是中國積極參與促進全球經濟復蘇與規則重塑過程的努力。

  總理外交之要:尋找彼此最大契合點

  顯然,在李克強總理的此次出訪中,這種明確的意願和擔當收穫了國際社會積極的回應。從這個角度上看,總理本年度的收官外交行是一次潛力之交、合力之交,更是一次魅力之交,堪稱一箭射三雕。而借此解讀總理的外交之道,其要義正在於以尋找彼此最大的契合點、最大的互補優勢為出發點。有此格局,世界可跳出零和博弈,人民能實現福祉共用。

  新京報特約撰稿 趙之林

點擊更多新聞 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俊偉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俊偉

原稿件來源:新京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