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第七屆全國網路媒體龍江行  >   龍江縱覽  >   正文

雞西概況

2013年08月26日 22:13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在第七屆網路媒體龍江行

——走進雞西 感受綠色發展市情推介會上的講話

(節選)

  (一)

  雞西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1957年建市,市域總面積2.25萬平方公里,轄密山市、虎林市、雞東縣和6個區,總人口近200萬。域內有三家國有企業,一是農墾牡丹江管理局及所屬的12個大型國營農場;二是森工總局下屬的東方紅、迎春2個森工林業局;三是龍煤集團下屬的雞西分子公司(原雞西礦務局)。

  雞西是礦産富集的“資源城市”。已探明礦産資源54種,已開發利用20多種,主要有煤炭、石墨、硅線石、鉀長石和鎂等。其中,煤炭儲量64億噸,佔全省的三分之一,年産原煤近3000萬噸,累計為國家生産原煤10多億噸。石墨已探明儲量5.4億噸,遠景儲量10億噸,平均品位7.97%,是我國優質大鱗片石墨主産區,世界石墨儲量的70%在中國,中國石墨儲量的67%在黑龍江,黑龍江石墨儲量的57%在雞西。雞西立足煤炭和石墨資源優勢,正在傾力打造“動力之城”和“中國石墨産業之都”。

  雞西是地緣獨特的“邊境城市”。地處東北亞經濟圈的核心區域,與俄羅斯毗鄰,邊境線長641公里,佔全省邊境線的21.5%。其中,陸界143公里,水界498公里。有密山當壁鎮和虎林吉祥兩個國家一類陸路口岸,年過貨能力310萬噸以上,年過客能力在130萬人次以上。與俄濱海邊疆區毗鄰,距其首府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310公里。雞西是黑龍江省東部較大的邊境貿易中心、口岸商品和物流集散中心、沿邊旅遊貿易中心。2012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實現10.8億美元,其中對俄貿易額佔65.7%。

  雞西是山水交融的“生態城市”。大界湖、大界江、大濕地蔚為壯觀。興凱湖,唐代稱“湄沱湖”,金代稱“北琴海”,清代改稱興凱湖,原為我國內湖,1858年的《璦琿條約》和1860年的《北京條約》簽定後,變成了中俄界湖,大興凱湖面積4380平方公里(我方1240平方公里),小興凱湖面積176平方公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級生物圈。烏蘇裏江,中俄界江,長905公里,由發源於中國的松阿察河和發源於俄羅斯的伊曼河在虎頭鎮匯合而成,向北流至撫遠島與黑龍江合流,直入太平洋。全市擁有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11處,佔全市面積的26.1%。全市有各類濕地547萬畝,其中,興凱湖濕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濕地之一,珍寶島濕地是同緯度地區保存最原始和類型最典型的生態系統,都已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雞西是源遠流長的“文化城市”。 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靈魂。“雞西的靈魂”就是大美興凱湖和百年礦區開發史所哺育出來的底蘊深厚、內涵豐富的雞西地域文化。雞西是中國肅慎文化之鄉,早在7000多年前,滿族先民肅慎人就開始在興凱湖地區繁衍生息,並創造了中華文明史上燦爛的漁獵文明。雞西礦區文化影響深遠,1906年,雞西開始有煤礦開採活動,距今已有百餘年曆史,在這裡誕生了新中國第一對煤礦豎井、新中國第一台聯合採煤機、新中國第一所煤礦工人學校、新中國第一座矸石電廠。雞西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地,1945年8月26日蘇聯紅軍攻破虎頭軍事要塞,比日本正式宣佈投降延遲了整整11天。雞西是中國空軍誕生地,1946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所航空學校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成立,為我軍培養了包括王海將軍在內的一大批航空人才,被譽為共和國航空事業的搖籃。雞西是“北大荒精神”發源地,從20世紀50年代末期,王震將軍率師開發北大荒,十萬轉業官兵和百萬知識青年用他們的青春與熱血,將昔日的北大荒改造成了北大倉。雞西是“珍寶島精神”的弘揚地,1969年中蘇自衛反擊戰在烏蘇裏江的珍寶島發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成為中國軍隊捍衛祖國領土完整的歷史豐碑。改革開放以來,雞西人民在建設家鄉、推動城市發展的實踐中,形成了“修身、齊家、愛國、敬業”的雞西人精神,成為新時期200萬雞西人民的核心價值觀,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建設美好家園的巨大熱情。雞西被譽為“中國版畫之鄉”、“中國剪紙之鄉”、“中國攝影之鄉”,近年來連續被評為“全國文化先進市”。

  (二)

  雞西是百年煤城,發展了百年,奉獻了百年,也犧牲了百年。奉獻的是光和熱,犧牲的是生態、環境和人民的健康。雞西市委、市政府在綜合考慮雞西發展歷史、現實和未來的基礎上,通過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對雞西今後五年的發展作出了整體定位、整體佈局、整體安排,形成了比較系統的、完整的、科學的發展藍圖和發展思路,概括起來就是“一桿大旗、兩大目標、六個毫不動搖、六大建設”,即“1266”發展戰略。

“一桿大旗”:就是高舉綠色發展大旗。發展是雞西當前的主要矛盾,綠色發展是雞西發展的主基調。綠色發展,就是既要發展速度,又要發展品質和效益;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既要實現當代發展,又要保證子孫後代的發展。綠色發展是雞西結合自身實際對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解讀和落實,是雞西發展理念、發展模式和發展道路的重大變革。

  “兩大目標”:就是把雞西建設成為綠色礦區、生態城市、宜居家園和黑龍江東部地區中心城市。兩大目標,是雞西實現城市轉型、建設美麗家園的重大任務,是提升城市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現實選擇,也是200萬雞西人民敢於晉位趕超、敢於率先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六個毫不動搖”:就是毫不動搖地堅持解放思想;毫不動搖地堅持綠色發展;毫不動搖地堅持為人民謀福祉;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創新;毫不動搖地堅持對外開放;毫不動搖地堅持爭取國家政策支援。這其中,解放思想是先導,綠色發展是統領,為人民謀福祉是目的,改革創新是動力,對外開放和對上爭取是途徑和手段。這“六個毫不動搖”,既是雞西發展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原則,也是實現雞西發展目標、宏偉藍圖的重要保證和有力支撐。

  “六大建設”:就是以黨的建設為統領,按照“五位一體”的總體佈局,統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

  (三)

  近年來,我們高舉綠色發展大旗,通過創新驅動解決發展動力問題,通過生態建設解決發展環境問題,通過導向引領解決發展合力問題,通過改善民生解決發展目的問題,並在全市範圍內廣泛開展了“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雞西綠色發展”的主題學習實踐活動,全市各條戰線、各個領域廣泛參與、積極踐行,形成人人參與綠色發展、人人踐行綠色發展、人人為綠色發展做貢獻的濃厚氛圍,努力使雞西走上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經濟與社會相互協調的大發展、快發展、跨越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之路。2012年,全市地區生産總值實現582.3億元,增長13.6%;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3.3億元,增長22.8%;固定資産投資277.5億元,增長38.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2.3億元,增長15.9%;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6980元,全省排名第六位;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10422元,全省排名第二位。

  (一)實施創新驅動,推動經濟轉型

  堅持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到經濟工作的始終,大力發展現代産業,逐步擺脫“資源依賴症”,大力揚棄發展就是拼資源、拼能耗、拼人口紅利的傳統發展模式,推動經濟發展由資源驅動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轉變。大力推動煤炭、煤電、煤化工等産業集群發展、集聚發展、集約發展,加快發展石墨新材料、北藥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努力把雞西建設成高科技産品的試驗基地、高科技産業的示範基地,著力建設“動力之城”、“煤機之城”、“中國石墨産業之都”和“邊境生態旅遊休閒度假勝地”,形成雞西創新發展的新優勢。 2012年,全市共引進國內到位資金173億元,增長30%;實際利用外資突破1億美元,增長20%。實施投資千萬元以上産業項目156個,其中非煤産業項目132個,佔項目總數的85%;完成投資突破100億元,增長40%。規劃建設雞西(雞冠)産業園區、石墨産業園區、梨樹工業谷等産業園區10個,規劃面積53平方公里,累計完成投資141億元,入駐企業94戶,2012年園區實現産值65.7億元。

  (二)加強生態保護,建設美麗家園

  把生態建設擺到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原則,大力實施“五大工程”,即保護興凱湖、治理穆棱河、開展退耕還林、推進城市綠化、整治環境污染,努力把雞西建設成為藍天白雲、綠水青山、地潔氣爽、鳥語花香、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城市。本著對中俄兩國人民、對子孫後代負責的態度,率先實施興凱湖保護戰略,舉辦了興凱湖保護座談會,成立了興凱湖保護協會,建立了興凱湖保護基金,發表了興凱湖保護宣言,累計投入資金24.5億元實施湖堤保護等生態工程,並推動興凱湖保護上升為國家戰略。穆棱河被國家和省確定為生態補償試點,並列入國家大江大河重點支流堤防加固治理工程。2012年完成退耕還林3.8萬畝,25度以上坡地全部實現退耕還林,15度至25度坡地將在“十二五”期間全部退完;累計完成退耕還濕7725畝。實施“藍天工程”,消滅棚戶區小煙囪,控制工業企業污染,環境空氣品質進一步改善,優於國家二級標準以上天數達到331天,比上年度增加了5天。

  (三)堅持文化引領,凝聚發展合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們的精神家園,也是一個城市的靈魂。“雞西的靈魂”就是大美興凱湖和百年礦區開發史所哺育出來的底蘊深厚、內涵豐富的雞西地域文化。我們堅持為雞西人民服務、為雞西發展服務的方針,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傳承雞西地域文化,打造雞西文化品牌,弘揚雞西核心價值觀,努力建設“文化大市”。大力弘揚“修身、齊家、愛國、敬業”的“雞西人精神”,深入開展爭做“合格雞西人”的活動,充分展示雞西的地域文化和無限魅力,鞏固全市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激發雞西人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巨大熱情和無限活力。打造市歌、市樹、市花、市鳥、市魚及標誌性建築等文化標識,豐富城市內涵,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大力發展文化産業,推動文化産業成為我市支柱性産業。

  (四)大力改善民生,共用發展成果

  堅持發展既要看GDP、稅收,也要看基尼系數、恩格爾系數、每人平均預期壽命;既要看經濟發展,也要看改善民生;既要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2012年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40127套,竣工36442套,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市(地)級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先進單位;今年計劃開工建設5677套、43萬平方米。深入推進城市供水體制改革,整合市政、龍煤和鐵路供水資源;啟動城市供水工程,引興凱湖水進入雞西,讓雞西人民喝上乾淨的水,實現24小時供水。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我市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進地區,雞西大學成功升為本科院校,並更名為黑龍江工業學院。全市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94.6%,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97.7%,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9.9%,城鄉低保基本實現“應保盡保”。始終把安全生産作為壓倒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感情管理是前提、隊伍建設是基礎、安全文化是靈魂、落實責任是根本、投入到位是關鍵、體制機制是保障”的工作方針,突出抓好以煤礦為重點的安全生産,安全生産工作在全省名列前茅。

  當前,雞西正處於推進轉型的關鍵階段,加快發展的最好時期。雞西市委、市政府和200萬人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解放思想,真抓實幹,努力推動雞西大發展、快發展、跨越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何建峰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何建峰

原稿件來源:台灣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