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  >   大圖  >   正文

習近平:把改進作風成效落實到基層

2014年06月04日 14:25: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一批總結暨第二批部署會議1月20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對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進行總結,對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進行部署。他強調,要充分運用第一批活動經驗,緊緊扭住反對“四風”,從群眾最關心、最迫切的問題入手,著力解決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解決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問題,把改進作風成效落實到基層,真正讓群眾受益,努力取得人民群眾滿意的實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王岐山、張高麗出席會議,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組長劉雲山主持會議。會議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舉行,開到縣一級和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團級以上單位。

  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促使黨員、幹部得到了黨性鍛鍊,剎住了“四風”蔓延勢頭,帶動了社會風氣整體好轉,貫徹群眾路線的長效機制和剛性約束初步形成。教育實踐活動帶來的新變化新氣象,群眾充分認同,黨內外積極評價。

  習近平強調,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之所以能夠取得重要成果,主要是我們堅持中央和領導幹部帶頭示範,堅持開門搞活動,突出問題導向,以問題整改開局亮相,以問題整改注入動力,以問題整改交出答卷,堅持標準,嚴格把關,不斷擰緊螺絲、上緊發條,保證活動不走過場。

  習近平指出,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群眾路線是永葆黨的青春活力和戰鬥力的重要傳家寶,必須做到教育和實踐兩手抓,使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深深植根于思想中、真正落實到行動上。理想信念是共産黨人的精神之“鈣”,必須加強思想政治建設,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繫的有效途徑,必須聚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以作風建設新成效匯聚起推動改革發展的正能量。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清除黨內政治灰塵和政治微生物的有力武器,必須以整風精神嚴格黨內生活,著力提高領導班子發現和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講認真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態度,必須做到無私無畏、敢於擔當,把認真精神體現到黨內生活和幹事創業方方面面。

  習近平強調,要深刻認識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增強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是第一批的延伸和深化。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市縣領導機關、領導幹部和基層單位同人民群眾的聯繫更直接,其不良作風更直接損害群眾利益、傷害群眾感情。必須著力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認真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各類問題,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要突出做好這方面工作。

  習近平強調,搞好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對鞏固和擴大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成果至關重要。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已進入尾聲,但收尾不是收場,還有許多後續工作需要繼續落實。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覆性,形成優良作風不可能一勞永逸,克服不良作風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以往的經驗告訴我們,糾風之難,難在防止反彈。“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教育實踐活動有期限,但貫徹群眾路線沒有休止符,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習近平指出,開展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要堅持主題不變、鏡頭不換,貫徹“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以嚴的標準、嚴的措施、嚴的紀律堅決反對“四風”,推動思想認識進一步提高、作風進一步轉變、黨群幹群關係進一步密切、為民務實清廉形象進一步樹立、基層基礎進一步夯實。

  習近平強調,要更加注重發揮群眾積極性,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在群眾家門口開展,必須堅持開門搞活動,確保每個環節、每項工作都讓群眾參與、受群眾監督、請群眾評判,態度真誠,加強引導,講究方法,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要更加強化問題導向,盯住作風問題不放,從小事做起,從具體事情抓起,讓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有利於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不等不靠,立行立改,對拖欠群眾錢款、剋扣群眾財物、侵佔群眾利益等問題要開展專項治理,屬實的都要立即加以解決。要更加注重嚴格要求,思想上要嚴起來,整改上要嚴起來,正風肅紀上要嚴起來。

  習近平指出,要更加注重銜接帶動,兩批教育實踐活動是一個有機整體,有些問題需要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單位從源頭上加以解決或指導幫助基層單位認真解決,參加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的單位要繼續抓好整改任務落實,堅持上下聯動、前後銜接,相互配合、共同推進。要更加注重分類指導,針對不同層級、不同領域、不同對象提出要求,找準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明確具體任務和推進措施,不能大而化之,不能搞一刀切、一鍋煮。市縣兩級領導機關、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應該先行一步、作出表率,行業系統要發揮指導作用,執法監管部門和窗口單位、服務行業要突出服務群眾這個著力點,著力針對具體矛盾和問題抓好整改。

  習近平強調,各級黨委要把開展好教育實踐活動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切實抓緊抓實抓好。在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中,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各選擇一個縣作為聯繫點。要落實領導責任,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層層抓落實。要加強督促檢查,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確保不漏項、不留死角。要抓好宣傳引導,加大宣傳力度,發揮典型作用,為搞好教育實踐活動營造良好氛圍。要堅持統籌兼顧,把開展活動同做好當前各項工作結合起來,做到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為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劉雲山在主持會議時指出,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肯定了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的明顯成效,系統總結了第一批活動的成功經驗,深刻闡述了開展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性緊迫性,明確提出了活動的方針原則和目標要求。講話具有很強的思想性、針對性和指導性,對於鞏固擴大教育實踐活動成果,確保活動紮實深入開展,推動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級黨委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組織黨員幹部深入學習,領會精神實質,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講話精神上來。要以講話精神為指導,緊密結合各自實際,對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作出具體安排,繼續抓好第一批活動整改落實工作,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活動帶來的作風新氣象。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人大常委會黨員副委員長,國務委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全國政協黨員副主席出席會議。

  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成員,各省區市和副省級城市、新疆生産建設兵團黨委有關負責同志,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各人民團體以及中央管理的企業、金融機構和高等院校黨組(黨委)主要負責同志;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央督導組組長、副組長,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有關負責同志等參加會議。

  各省區市和副省級城市、新疆生産建設兵團以及各市(地、州、盟)、縣(市、區、旗)班子成員和直屬部門負責同志,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團級以上單位領導幹部在當地分會場參加會議。

  

  作風建設沒有完成時——聚焦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一批總結暨第二批部署會議20日在京開幕。專家表示,搞好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對鞏固和擴大第一批活動成果,推動作風建設取得更大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風建設向基層推進

  去年6月以來,第一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紮實開展,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將以市縣領導機關、領導幹部和基層單位為重點。20日的會議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舉行,開到縣一級和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團級以上單位。

  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表示,黨中央召開這樣“一竿子插到底”的會議是很少見的,充分表明黨中央對教育實踐活動的高度重視和對抓作風、改作風的堅強決心。

  同第一批相比,第二批活動涉及的單位和人員範圍廣、領域寬、數量大。同時,第二批活動同群眾貼得更近、關係更直接,可以説是在“群眾家門口”開展。

  專家表示,在第二批活動單位中,“四風”問題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市縣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熱衷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有的市縣直屬單位辦事拖拉、推諉扯皮;有的執法監管部門和窗口單位、服務行業存在口號響噹噹、服務冷冰冰的現象;在一些鄉鎮街道和村社區等其他基層組織中,存在不關心群眾冷暖,責任心不強的現象等。

  “基層的不良作風更直接損害群眾利益、傷害群眾感情。”辛鳴説,“這就要求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突出做好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問題。”

  糾風之難,難在防止反彈

  “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中央黨史研究室研究員薛慶超説,“從實踐看,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覆性,抓一抓有好轉,松一松就反彈,甚至是變本加厲的反彈。”

  眼下,隨著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收尾,有的部門、單位産生“過關了”的思想,對“四風”問題不再較真了。同時,一些“四風”問題改頭換面,重新出現:有的樓堂館所穿上“創業大廈”“研發中心”等“馬甲”;禮品冊、電子禮品卡等更加隱秘的送禮和收禮手段出現。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高波表示,這些現象不容忽視,必須高度警惕。

  “形成風氣不會一朝一夕,改變風氣也不在一時一事。抓作風、反‘四風’,必須鍥而不捨,特別要注意一些‘升級版’違規違紀手段的出現,切實做到常態化、長期抓。”高波説。

  兩批活動是改作風的“接力賽”

  專家表示,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已經進入尾聲,但收尾不是收場,還有許多後續工作需要繼續落實,兩批教育實踐活動是一個有機整體,是一場接力賽,不能截然分開。

  同時,對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單位來説,一些久拖難解的問題,病症在下面,病根卻在上面,需要第一批活動單位從源頭上加以解決或指導幫助基層單位認真解決。此外,對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單位來説,整改措施能否到位、出臺的規章制度管不管用、能不能在基層落地生根,也需要在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中得到檢驗。

  因此,針對兩批活動的銜接帶動,會議要求“堅持上下聯動、前後銜接,相互配合、共同推進”。

  專家指出,要真正掃除“四風”,讓教育實踐活動産生實際效果,必須嚴字當頭,始終做到力度不減、標準不降,同時,還要在建章立制中實現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

  高波表示,要將作風“軟要求”轉化成考評“硬指標”,納入巡視監督、幹部考察、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檢查、經濟責任審計等常態化工作,形成督促落實和責任倒逼機制。

  “在健全改進作風常態化制度過程中,還要密切關注制度運作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清華大學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過勇説,要在實踐中及時改進和優化制度本身,注重制度執行的嚴格性,使作風建設常態化機制真正落到實處。(記者 華春雨 趙超)

  

  新華社評論員:跑好教育實踐活動“接力賽”

  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黨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部署。現在,教育實踐活動正處於第一批活動回顧總結、第二批活動動員部署這個承上啟下的關節點上。立足已經取得的階段性成果,扎紮實實走好後半程,決定著整個活動的成效。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一批總結暨第二批部署會議上強調,要充分運用第一批活動經驗,緊緊扭住反對“四風”,從群眾最關心、最迫切的問題入手,著力解決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解決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問題,把改進作風成效落實到基層,真正讓群眾受益,努力取得人民群眾滿意的實效。深刻領會、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主題不變、鏡頭不換,結合基層實際,對照突出問題,以“五個更加”為基本遵循,發揚釘釘子精神和不達目的決不收兵的韌勁,就能確保活動善始善終、善作善成。

  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半年來,中央和領導幹部帶頭示範,堅持開門搞活動,突出問題導向,強化外力驅動,一方面以整風精神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加強思想理論武裝,堅定理想信念,給黨員幹部醒了腦、提了神,思想上補了課、精神上補了鈣,使黨性得到鍛鍊;一方面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為切入點,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四風”沉疴來了一次大排查、大掃除,剎住了“四風”蔓延勢頭,帶動社會風氣逐步好轉,並圍繞改進作風制定規章制度,制度執行力明顯提高,貫徹群眾路線的長效機制和剛性約束初步形成。

  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是第一批的延伸和深化。有第一批活動中形成的好做法、積累的好經驗,搞好第二批活動有利因素不少。同時也要看到,同第一批相比,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涉及的單位和人員範圍更廣、領域更寬、數量更大,同群眾聯繫更直接、更緊密,涉及的矛盾問題更加具體尖銳,任務不是輕了而是更艱巨了。只有堅持用嚴的標準、嚴的措施、嚴的紀律對準“四風”不鬆勁,堅持對照理論理想、黨章黨紀、民心民聲、先輩先進這“四面鏡子”,以補精神之“鈣”除“四風”之害,祛行為之垢,立為民之志,才能確保第二批活動從思想上深挖“四風”積弊,在行為中克服“四風”積習。

  問題越具體,矛盾越尖銳,任務越艱巨,越是對黨員幹部黨性是否堅定的考驗,越是對活動是否動真碰硬、不搞形式、不走過場“含金量”的檢測。第二批活動在群眾家門口開展,黨員幹部的一言一行、作風狀態都在群眾眼裏。更加注重發揮群眾積極性,相信群眾,依靠群眾,請群眾參與監督評判;更加強化問題導向,下大氣力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更加注重嚴格要求,敢於立下整改軍令狀,把制度“籠子”紮緊,不讓黨紀黨規成為“紙老虎”、“稻草人”;更加注重銜接帶動,堅持上下聯動、前後銜接,相互配合、共同推進;更加注重分類指導,針對不同層級、不同領域、不同對象提要求、找問題、推整改,不搞一刀切、一鍋煮,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就一定能乘勢而上,乘勝前進。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實踐證明,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凝聚黨心民心,是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生動實踐,為我們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作了思想上、組織上、作風上的重要準備,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影響。

  教育實踐活動有期限,但貫徹群眾路線沒有休止符,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以往的經驗提醒我們,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和反覆性,糾風之難,難在防止反彈。形成優良作風不可能一勞永逸,克服不良作風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打牢學習教育和查擺問題兩個基礎,抓住整改落實和建章立制兩個關鍵,把中央要求貫徹落實到“末梢神經”,確保活動得到人民群眾認可和支援,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以作風建設新成效,匯聚起推動改革發展的正能量。

  點擊更多新聞 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新華社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