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  >   國際反腐面面觀  >   正文

美國 貪慾和傲慢催生腐敗

2014年06月04日 13:59: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位於美國中北部的伊利諾伊州不僅“盛産”總統,更因“盛産”腐敗州長而著稱。據統計,過去40多年來,該州9任州長中有5人曾因涉嫌腐敗案件被起訴,其中4位州長最終鋃鐺入獄。現任州長帕特裏克奎恩又在接受聯邦司法調查,該州再度陷入嚴重的誠信危機。

  今年3月,美國司法部針對伊利諾伊州政府一項打擊城市暴力工程的腐敗案對奎恩發起調查,指控他涉嫌濫用職權及公共經費。此前,該州審計署已對奎恩進行審計調查,目標對準2010年奎恩為贏得競選而推出的“社區重振工程”。該工程總預算5500萬美元,被懷疑存在不少管理和經費使用上的漏洞。奎恩涉嫌通過設置多個預算賬戶繞開議會監管,並籌措行賄基金,違反了聯邦反腐敗法律。

  截至5月17日,奎恩已根據要求向有關部門提供了上千頁的法律文件,極力為自己洗脫罪名。但除了挪用經費和行賄問題外,司法部門還認為奎恩涉嫌安排下屬將上述工程中近15萬美元的項目資金“中飽私囊”。儘管奎恩多次出面澄清與此事無關,但調查中的一些蛛絲馬跡仍令此案撲朔迷離。28日,一個由12名司法人士組成的審計委員會將就調查結果進行審議。無論結果如何,奎恩連任州長一事已生變數。

  現年65歲的奎恩素有“政壇牛虻”之稱,其政治生涯始於民間草根組織,被視為“草根改革者”。2009年,時任伊利諾伊州州長羅德布拉戈耶維奇“賣官案”東窗事發,副州長奎恩被“扶正”,此後成功連任。奎恩上臺後曾誓言反腐,簽署的第一項行政命令就是“給州政府消消毒”,發誓決不重蹈前兩任“腐敗州長”覆轍。

  然而,“反腐州長”卻也難逃遭受司法調查的命運。關於奎恩的腐敗醜聞一經披露,不少當地媒體紛紛感嘆,“腐敗仍似病毒一樣無孔不入,侵蝕著美國政府的肌體”。在美國,從聯邦、州到地方各級權力機關,都存在腐敗現象。上至國會議員、下至普通公職人員,都可能與腐敗扯上關係。美國司法部公佈的數據顯示,過去20年內,共有兩萬多人因腐敗被判有罪,其中後10年比前10年案件增加了3.2%。另據蓋洛普公司最新民調顯示,半數以上美國受訪者認為,腐敗是聯邦政府首要應該解決的問題,降低聯邦赤字、就業、醫保等熱門議題則位列其後。

  近年來,美國的腐敗現象屢禁不止,案件頻發。究其原因,美國華盛頓美利堅大學歷史學教授利希特曼認為,“一般而言都是因為錢,另一方面可能源自一種‘權力的傲慢’,即政客們都相信自己能淩駕於法律之上”。

  美國有一套相對成熟的廉政法規體系,比如《政府陽光法案》用於規範行政行為和公務人員日常行為,《政府廉政法案》用於規範反腐機構職能和許可權,《聯邦反腐敗行為法》則對懲治腐敗作出具體規定。可以説,對政府官員的腐敗監管是嚴苛和全方位的。但這套監督制度並不能治本。

  具體分析而言,首先是美國的政治選舉制度客觀上為官員腐敗創造了條件。在美國政治發展進程中,一些曾被看作是腐敗的行為逐漸演化成政治過程中的正常部分,比如利益集團可以向競選者提供鉅額競選資金,甚至進行權錢交易。其次,法律懲治力度不夠。許多政府官員都有自己的法律顧問幫助他們出謀劃策,將懲罰降至最低,同時受指控的官員多以辭職了事,以逃避進一步的調查。此外,與政黨政治息息相關的官官相護和裙帶關係,都成為腐敗滋生的土壤。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政治管理學副教授布朗對記者表示,從政治賄選到教育領域的貪污,從立法腐敗到醫療衛生領域黑幕,腐敗已蔓延滲透到美國社會的各個行業,“美國最大的腐敗就是將腐敗制度化、合法化”。(廖政軍)

點擊更多新聞 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人民日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