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  >   最新消息  >   正文

中央企業紀委書記要聚焦主業 專司紀檢監察

2014年06月04日 13:50:00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央企:落實監督責任必須守土盡責

  3月26日,在中國紀檢監察學院參加完培訓結業式的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徐檳,又參加了一個培訓計劃外的會議。

  當天上午,中央紀委、國務院國資委在這裡召開專題會議,學習傳達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關於做好國有企業黨風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指示精神。

  王岐山要求中央企業黨委(黨組)、紀檢監察機構堅決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和中央紀委二次、三次全會精神,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講話精神,切實擔負起企業黨風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

  在監督責任方面,王岐山強調:“中央企業紀檢監察機構要切實擔負起企業黨風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監督責任。企業紀委書記(紀檢組組長)要聚焦主業,切實負起監督責任……”

  包括徐檳在內,正在這裡培訓的113家中央企業紀委書記(紀檢組組長)參加了這次會議。

  向所在企業主要負責同志和領導班子原原本本傳達王岐山同志指示精神,是這113位紀委書記(紀檢組組長)會後的重要任務之一。

  必須執好紀、問好責、把好關,嚴查腐敗問題,保護國有資産和群眾利益

  紀委對黨風廉政建設負監督責任,是黨章賦予的重要職責,也是其作為黨內監督專門機關的題中應有之義。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紀委負監督責任。習近平總書記在年初召開的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對此提出了更加明確的要求。

  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紀委三次全會精神,切實擔負起監督責任,各級紀委守土有責,不容退縮。

  “落實中央企業紀檢監察機構的監督責任,能有力地督促企業貫徹落實中央精神,通過改革的動力作用和反腐倡廉的保障作用,提升企業競爭力,保障企業健康順利發展,進而保證國有企業的基石和支柱作用。”中國電信集團公司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邵春保説。

  具有豐富的政府工作經歷和管理經驗的邵春保,在中國電信任職之前曾任國務院國資委紀委副書記、監察局局長。

  他認為,強調落實監督責任,能夠保證企業紀檢監察機構集中力量履行自己的監督職責,聚精會神抓監督主業,執好紀、問好責、把好關,嚴查腐敗問題,避免國有資産流失,保護國有資産和群眾利益。

  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資産和投資規模體量巨大,是我國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力量。抓好國有企業黨風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於傳統體制慣性、既得利益抵觸、實際情況複雜等多方原因,客觀上導致一些央企紀檢監察機構監督工作‘精力投入不少,效果相對不足’。”中國華電集團公司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蔣亮平直言。

  監督力量和資源分散,工作合力不夠;監督條件與權責錯配,工作權威不夠;監督隊伍素質能力薄弱,工作實效不夠。49歲的蔣亮平説,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通過改革的辦法、創新的手段予以突破。

  “要加強黨風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把國企獨特的政治優勢轉化為核心競爭力,用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和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優越性。”徐檳説,企業紀檢監察機構要通過嚴格落實監督責任、促進企業改革發展管理,進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堅持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聚焦中心任務,堅守責任擔當

  中央紀委三次全會提出,紀檢監察機關要聚焦中心任務,堅守責任擔當,監督執紀問責。

  在當前深化市場化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維護國有資産保值增值的過程中,國有企業紀檢監察機構責無旁貸。

  邵春保認為,履行監督責任,要把黨風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要求落實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各項措施中,加強對企業改革中重大決策、重要舉措、重大項目推進的監督,汲取以往國企改制中國有資産流失的教訓,保證國企改革健康順利進行。

  他所在的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共有紀檢監察機構708個、專兼職人員1450名。

  “要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更多地放在經常性的執紀監督上,重點關注選人用人、領導幹部廉潔自律、作風建設等內容。”邵春保説,要通過開展法紀教育、警示教育和加強監督制度建設,排查預防違紀違規甚至違法的風險;通過抓早抓小,避免小錯變為大錯,解決苗頭性問題;通過查處案件,以零容忍的態度反腐敗,保障國有企業風清氣正。

  聚焦中心任務,必須明確職責定位、厘清責任內容。

  “我們依照黨章、黨內監督條例等法規,正在制訂紀委書記和監察機構主要負責人監督管理、履職盡責的實施意見,最終將形成責任追究制度,推進主業主責的落實。”徐檳告訴記者。

  徐檳此前曾在中央紀委監察部多個紀檢監察室任職,他所在的中國石化在2013年全球500強企業中排名第4。

  據他介紹,中國石化集團公司黨組紀檢組、監察局從總部層面1122個制度中梳理出應該做的43項任務,摸清了參加的35個議事協調機構,提出把不該管的工作堅決交還主責部門。“要堅持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他説。

  “落實好央企紀檢監察機構的監督責任,關鍵要深入推進監督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履行好監督責任營造良好的體制機制環境。”蔣亮平説,要立足實現監督職能相對獨立、促進監督資源充分整合,遵循反腐倡廉工作規律和企業經營發展規律的監督工作格局。

  他還強調,對下級紀檢監察機構不便監督或有監督障礙以及因雙重領導體制産生衝突的監督任務,應提到上級紀檢監察機構進行監督。

  深入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紀委書記(紀檢組組長)要確保專司紀檢監察職能

  有權必有責,權責要對等。各級紀委亦無例外。

  中央紀委三次全會明確提出,對協助黨委加強黨風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不力,發生嚴重違紀違法案件的,要嚴肅追究紀委的責任。

  打鐵還需自身硬。

  王岐山明確要求,中央企業紀委書記(紀檢組組長)不能分管其他業務,要聚焦主業,切實負起監督責任。

  3月26日,國務院國資委主任、黨委書記張毅在主持召開國資委黨委會議時強調:“必須毫不含糊地堅決落實中央企業紀委書記(紀檢組組長)不分管其他業務的要求,深入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

  據了解,國資委黨委已經明確,5月1日前,必須落實紀委書記(紀檢組組長)不分管其他業務的要求,確保專司紀檢監察。

  “將監督與管理職能分開,避免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克服自身的角色衝突,可以相對超脫地去履行監督職責。”邵春保説,避免種別人的地、荒自己的田,深耕細作監督工作,體現監督的權威、公正和實效。

  “轉職能是核心,轉方式是關鍵,轉作風是保障,涵蓋了紀檢監察工作職責、工作方法和工作主體三個方面。”徐檳説,中央企業紀檢監察機構要強化改革理念、大局觀念,突出問題導向,促進履職水準的提高。

  對此,武漢大學教授李和中認為,在一些國有企業中,由於不直接參與生産經營活動,紀檢監察機構的職能存在弱化和邊緣化的傾向,必須保證企業紀檢監察機構監督權的相對獨立性和權威性。

  他建議中央企業紀檢監察機構要在工作中變被動為主動:“要主動出擊,高調‘打老虎’和‘拍蒼蠅’,形成震懾;要明察暗訪,主動發現和處理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工作人員,並及時通報曝光;要及時回應處理一些熱點問題,積極引導輿論。”

  採訪中,幾位紀檢組組長還不約而同地強調要結合企業實際,注重發揮好監督合力。

  “企業紀檢監察機構要加強與監事會、審計、巡視、法律等監督部門的聯繫,促進資訊共用、資源整合、職能互補、行動協調,從多角度發現並解決問題,整合監督資源,形成監督合力。”蔣亮平説。

  ●連結

  邵春保(中國電信集團公司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要處理好主體責任與監督責任的統一性和特殊性。把黨組領導紀檢監察機構發揮監督職責、為紀檢監察工作創造有利條件,與紀檢監察機構接受黨組領導、協助黨組加強黨風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結合起來,把兩個責任統一到共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上,做到順暢不彆扭。同時把握好紀檢監察機構相對獨立的監督職責,不推脫、不依賴、不懈怠,重視決策參與的監督,堅持提醒談話的監督,善用督促整改的監督,強化企業效能的監督,突出查辦案件的監督,積極預防治本的監督,並使之制度化規範化。

  蔣亮平(中國華電集團公司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更好發揮黨內監督專門機關作用,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提出要聚焦中心任務、堅守責任擔當、監督執紀問責,對央企紀檢監察機構充分履行監督責任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時,也提供了政策依據和履職空間。落實央企紀檢監察機構監督責任,有利於充分發揮監督工作對於改革發展的清淤、排阻、助力、護航作用,事關央企改革發展大局;有利於強化央企權力運作制約和監督體系,促進科學配置權力;有利於加強央企反腐倡廉建設頂層設計和責任落實,提高企業風險防控能力。

  徐檳(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轉職能的要旨是按照黨章、黨內法規和監察制度規定,明確職責定位,監督執紀,查辦案件。轉方式的要旨是把握新形勢下工作規律,創新思維理念,改進方式方法,科學高效地履行主責。轉作風的要旨是做到忠誠可靠、服務人民、剛正不阿、秉公執紀。轉職能是核心,轉方式是關鍵,轉作風是保障,涵蓋了紀檢監察工作職責、工作方法和工作主體三個方面。中央企業紀檢監察機構要以奮發有為的勁頭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強化改革理念、大局觀念,突出問題導向,促進履職水準的提高。(記者 王少偉)

點擊更多新聞 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