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抗戰70週年  >   日本侵華檔案  >   正文

關東憲兵隊檔案中 反映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相關檔案

2015年08月13日 14:45: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此圖出自朝日新聞社發行的支那事變寫真全集(中)上海戰線,為南京攻略戰的圖片,1937年12月14日拍攝。

  此圖出自朝日新聞社發行的支那事變寫真全集(中)上海戰線,為南京攻略戰的圖片,1937年12月14日拍攝。

  核心提示:這部分檔案共有6件,包括3件報告、2件《郵政檢閱週報》、1份《大阪每日新聞》,記錄了南京大屠殺後1-2個月內南京、上海及周邊地區治安恢復狀況和日軍屠殺、強姦的暴行,與之前的國內外史料研究成果相互印證。

  關東憲兵隊檔案中反映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相關檔案全部出自日軍自身形成的真實報告,為日軍屠殺罪行提供了新佐證。這6件檔案中,發現了大屠殺前南京人口總數有100萬的證據,也反映了當時日本媒體報道的大屠殺慘況,以及第三方國家的新聞機構對日軍暴行的譴責。

  1 日軍華中派遣憲兵隊《關於南京憲兵隊轄區治安恢復狀況的調查報告(通牒)》

  此件檔案係昭和十三年(1938年)二月十九日侵華日軍華中派遣憲兵隊司令官大木繁《關於南京憲兵隊轄區治安恢復狀況的調查報告(通牒)》。報告記載的是二月一日至十日南京及周邊地區的“治安”恢復情況。分為一般概況、警備保安機關的配置情況、自治委員會活動情況、難民返回情況、居民生活狀況、文化設施恢復情況、民心歸向情況、抗日團體(分子)及其中國方面殘兵情況、民心不安現象、影響民心的主要事項、軍隊“慰安設施”情況以及妨礙“治安恢復”的因素及其對策意見、其他主要參考事項等12個方面。其中 “難民返回情況”一項中記載了日軍攻佔南京前後,南京人口變化情況。

  2 日軍華中派遣憲兵隊《關於南京憲兵隊轄區治安恢復狀況的調查報告(通牒)》

  此檔案係昭和十三年(1938年)二月二十八日侵華日軍華中派遣憲兵隊司令官大木繁《關於南京憲兵隊轄區治安恢復狀況的調查報告(通牒)》。記載了二月十一日至二十日南京及周邊各市縣的“治安恢復”情況。報告包括一般概況、警備保安機關的配置情況、自治委員會活動情況、難民返回情況、居民生活狀況、報社新聞輿論機構的設置情況、民心歸向情況、民心不安現象、影響民心安定的主要事件、軍隊“慰安所”設立情況以及妨礙“治安恢復”因素及其對策意見等12個方面的情況,但各項數字較前旬有所變化。其中難民返回情況一項中記載了日軍在實施南京大屠殺前南京人口為100萬,但發生屠殺後的1938年2月末,南京返回人口只有33.5萬。

  3日軍華中派遣憲兵隊《關於上海憲兵隊轄區治安恢復情況的報告(通牒)》

  此檔案係昭和十三年(1938年)二月十九日形成,檔案記錄了昭和十三年二月一日至十日以上海為中心的江南地區“治安恢復”情況。報告的項目設置與南京憲兵隊轄區的兩份報告基本一致,反映了日軍侵佔以上海為中心的江南地區後的實況。

  4 《大阪每日新聞》題為《南京總攻擊觀戰記》的報道

  此檔案係昭和十二年(1937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出版的《大阪每日新聞(奈良版)》。《大阪每日新聞》本社特派記者光本報道了侵入南京的日軍三日內打死8.5萬人,特別是經日軍助川部隊和海軍“掃蕩”後,從下關碼頭最近的一條街到揚子江下游屍體綿延二三里遠的慘狀,是日軍在南京實施大屠殺慘案的有力佐證。

  5 日軍中國駐屯憲兵隊《郵政檢閱週報》

  此檔案係昭和十三年(1938年)一月二十九日賴某(收信人的兄長)從英國倫敦寫給湖南省寧鄉縣城邊石橋賴文麟的信件內容摘抄。其中第七項內容寫道:“據昨日報載,日本兵在南京強姦婦女數萬人,甚至連十二歲的少女也被強姦,強姦後被慘殺者不可計數,實在是慘無人道。”從檔案得知,信件中有關南京大屠殺的內容摘自英國的一份報紙。

  6 日軍中國駐屯憲兵隊《郵政檢閱週報》

  此檔案係昭和十三年(1938年)一月一日,德國勞特爾斯泰因(地名音譯,現德國八符州),署名為智的人寫給天津英租界牛津大道二十七號袁某的信件摘抄。信件提到日軍在南京的禽獸行為令人髮指,連尼姑在內,年滿14歲的女子全部被他們的獸欲所害。

  檔案註明這些資訊是根據英國牧師從南京發出的信件刊登在英國報紙上的:“牧師多次勸告日軍司令官都無濟於事,而這種勸告完全是出於人道考慮。”檔案揭露了侵華日軍在南京犯下的反人類罪行,是無可辯駁的鐵證。(記者陳海寧 報道)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李學磊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李學磊

原稿件來源:央視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