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檔案裏的中國抗戰  >   珍貴檔案  >   正文

學者談紀念抗日戰爭爆發77週年意義:反戰 警惕 振興

2014年09月01日 14:02:00 來源:國際線上專稿 字號:       轉發 列印
  原標題:學者談紀念抗日戰爭爆發77週年現實意義:反戰 警惕 振興

  國際線上消息:據中新社電,77年前的今天,“七七事變”爆發,盧溝橋河畔打響全民族抗日戰爭第一槍;77年後,歷史學者在南京回顧戰事過往,感慨萬千。他們認為,反戰、警惕、振興,成為紀念抗日戰爭爆發77週年的現實意義。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研究院研究員孫宅巍表示,抗戰期間,南京是南京保衛戰、南京大屠殺兩個重要歷史事件發生地,在南京大屠殺中,有20萬以上乃至30萬以上中國平民和戰俘被日軍殺害,南京城被日軍大肆縱火和搶劫,南京城被毀三分之一,“這是古今中外罕見的人類暴行,絕不能讓日本軍國主義復活。”

  今年2月底,中國將每年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對此,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副巡視員高維生認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公祭紀念活動上升至國家層面,已表明中國政府、民眾反戰態度,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立場,但對國際社會“一些人總想重溫軍國主義老路”要提高警惕。

  高維生解釋説,近來,日本右翼勢力不斷抬頭,已成為損害地區和平穩定的“麻煩製造者”。

  孫宅巍表示,上世紀80年代以來,日本少數右翼勢力不斷通過修改教科書、參拜靖國神社、發表否定南京大屠殺謬論、出版相關書籍等手段,妄圖顛倒歷史,營造軍國主義復活的氣氛和土壤,已嚴重傷害中國民眾感情。“歷史證明,一個不能正確對待歷史的國家,是沒有前途的,玩火者必自焚。”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國際線上專稿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