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檔案裏的中國抗戰  >   珍貴檔案  >   正文

臺學者:臺胞英勇抗日是民族光榮歷史的一部分

2014年09月01日 10:49: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原標題:臺學者:臺胞英勇抗日是民族光榮歷史的一部分

  “臺胞英勇抗日事跡應永載青史,它是我們民族光榮歷史的一部分。”“七七事變”紀念日之際,臺灣知名歷史學者戚嘉林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

  “七七事變”後,日本殖民當局在臺灣如火如荼地強行推動皇民化運動,也就是日本化的思想改造運動,但壓迫愈嚴厲,臺灣人民的抗日也愈激烈,並且激發了臺灣有志之士奔向祖國,直接投入抗日戰爭的行列,共赴國難。

  日本警憲秘密蒐集的臺灣輿情顯示,“七七事變”爆發後短短一個多月間,臺灣島內就有70多件反抗事件發生。許多臺灣民眾多方表達反對日本侵略及預言日本必敗的言論,這令日本殖民當局觸目驚心。

  戚嘉林説,檢視分析臺灣志士直接投入抗戰的史實可以發現,抗日臺胞幾乎都有顯赫的學歷,例如林思平畢業于東京慶應大學,楊誠是北京大學,林棟是名古屋大學,楊美華是東京日本女子牙科醫學院,吳思漢是京都帝國大學等,他們都是臺灣知識菁英。

  此外,抗日臺胞中有人家境頗佳。例如楊美華,父親是土木建築技師、母親是助産士。有人更是一門忠烈,例如丘念臺,是丘逢甲的三公子;林正亨是閩南軍司令林祖密之子、清末臺灣抗法名將林朝棟之孫。

  戚嘉林説,總體而言,他們可説是那個時代臺灣菁英中的菁英。他們歸返祖國投入抗日戰爭的行動,反映了那個時代的臺灣人民心聲。

  據介紹,這些臺胞投身抗日也並非單一個人事件,而是許許多多臺胞菁英不約而同、前仆後繼地投入抗日大業。他們在臺灣躲避日本殖民當局的嚴密監控,隱瞞親戚友人,秘密輾轉西行,奔向祖國大陸。

  “由此可見,當時抗日臺胞投奔祖國,參加抗日戰爭的信念,是何等的堅強。”戚嘉林説。

  戚嘉林同時指出,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保衛戰,許多臺灣同胞也投入這場戰爭。但眾所週知的原因,使得在祖國戰場上抗日臺胞的歷史事跡不彰。

  “多年以來,尤其是李登輝和陳水扁執政的20年,使得島內社會尤其是年輕一代很多不知道臺灣人曾參與祖國的近代歷史,甚至不知道臺胞曾參加抗戰。”戚嘉林説,我們應從整個民族的歷史高度,彰顯臺灣同胞曾馳騁在祖國戰場英勇抗日的歷史,恢復臺灣人失去的正常歷史記憶。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