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紀念全民抗戰爆發77週年  >   相關評論  >   正文

七七事變七十七週年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2014年07月07日 14:08:0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1937年7月7日,也就是77年前的今天,日本軍國主義悍然炮轟宛平城,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也就是“盧溝橋事變”,標誌著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成為中國全民族抗戰的起點。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今天上午,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77週年儀式將在北京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隆重舉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中華之聲、華夏之聲為您現場直播,央廣網同步進行網路直播。

  而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設立的“網上紀念館”裏,也有不少民眾在網路空間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網友們將身邊的抗戰史料、圖片上傳到紀念館中,其中不少都是歷史的見證、彌足珍貴。

  每一個遭受戰爭創傷的國家都會銘記苦難。整個民族對於歷史的記憶,也許就散落在每個尋常百姓身邊。打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網上紀念館”的網頁,曬文物、曬照片、曬故事,這些淺黃色的標題下,網友們用各家珍藏的與抗戰有關的物件,匯聚成真實生動的珍貴抗戰史料。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網友上傳的歷史照片、文物圖片等已超過5000張,抗戰人物故事、歷史事件資料約3500份。

  一個月前,抗戰館組織有關專家對參與活動的網民提供的資料進行了評選。來自於河北專區網民“瓦爾特”獲得了故事獎的一等獎,他帶來的“寶貝”之一是自己姥爺參戰負傷後的殘疾證。

  瓦爾特:晉察冀邊區政治部發給我姥爺的一個傷殘退伍證,要求各地方武裝給與支援或者幫助。因為我姥爺的腿讓炮彈給炸傷了。

  記者:那這個證你們是怎麼保管的呢?

  瓦爾特:原先是我姥爺保管。後來我姥爺去世後把這東西就傳給了我。就一直在我這兒保管著。已經很爛了一張紙。特別薄,都掉渣渣了。後來我就把它裱在一個鏡框裏面了。

  “瓦爾特”説,自己小時候,經常聽姥爺講抗戰時的故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姥爺他們曾經用兩發炮彈摧毀了日軍一個炮樓。他説參加這次活動,就是希望這段歷史不被遺忘:

  瓦爾特:因為是我的祖輩參加過抗日戰爭,現在日本的右翼又不承認(這段歷史)。我想把這東西拿出來讓更多的人知道,他們侵略過我們。

  在文物資料方面,不少網民也拿出了稀罕的物件。來自於河北的王現軍帶來的珍貴資料,連專家都為之驚嘆。

  王現軍:(這是)1943年,美國國防部給援華的美軍每人發了一個小冊子,紅色的封面,上面就是簡單的交流、求生這一類的詞彙,每句話標著英語、漢語,便於他們美軍的使用吧。

  中央黨史研究室研究員李蓉是本次評選的三名專家之一。在她看來,不少參選內容是屬於原創作品或是沒有公開發佈過的材料,包含豐富的史料價值和研究價值。

  李蓉:這個價值就在於,它是我們文化的一種傳承。抗戰文化,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種傳承。對於這些研究人員來講,它們很多都是第一手的資料,它們對於那段歷史的研究也很有幫助。

  目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網上紀念館”徵集抗戰資料的活動仍在繼續進行。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廣大網友們匯聚有關抗日戰爭的親見、親聞,一起“曬”抗戰,具有特殊的意義。

  李蓉:就是在七十七年前的這一天,發生的歷史事件。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全民族開始抗戰。然後在這個節點上,把這些文物、照片等資料在網上反映出來,是一種特殊形式對歷史的回憶,來激發今天人們的愛國主義精神。

  光明前進一分,黑暗便後退一分。

  愛好和平並不是縱容罪惡,更不等於委曲求全。中國人民將以最大的決心和努力,堅決捍衛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堅決維護戰後國際秩序,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地區和平穩定。決不允許軍國主義捲土重來,決不允許歷史悲劇重演。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范斯騰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范斯騰

原稿件來源:央廣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