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常德會戰:“虎賁”之師喋血常德(組圖)

2015年06月29日 13:21:00 來源:華聲線上 字號:       轉發 列印

常德市臺辦主任雷斌向採訪團贈送《常德會戰史研究》書籍。

  常德市臺辦主任雷斌向採訪團贈送《常德會戰史研究》書籍。 記者 龍騰 攝

常德會戰陣亡將士紀念公墓。常德會戰6000名陣亡將士的英靈埋葬在這裡。記者

  常德會戰陣亡將士紀念公墓。常德會戰6000名陣亡將士的英靈埋葬在這裡。記者 龍騰 攝

採訪團向紀念碑敬獻花籃,祭奠常德會戰陣亡將士英魂。

  採訪團向紀念碑敬獻花籃,祭奠常德會戰陣亡將士英魂。

採訪團成員繞紀念碑一週,緬懷犧牲將士。記者

  採訪團成員繞紀念碑一週,緬懷犧牲將士。記者 龍騰 攝

常德會戰研究會專家鐘雲鵬講述常德會戰歷史。記者

  常德會戰研究會專家鐘雲鵬講述常德會戰歷史。記者 龍騰 攝

當天,恰逢湖南本土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團體“湖南老兵之家”正在組織重返常德會戰戰場的活動。記者

  當天,恰逢湖南本土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團體“湖南老兵之家”正在組織重返常德會戰戰場的活動。記者 龍騰 攝

  華聲線上6月25日訊(記者 王一辰)“孤軍浴血韆鞦壯,公墓埋忠萬姓哀。”70多年過去了,常德會戰陣亡將士紀念公墓門口左右立柱上書寫的哀憐至今依然撼人心魄。今天上午,海峽兩岸媒體採訪團來到常德,祭拜常德會戰陣亡將士紀念公墓,探訪常德會戰的那段血色歷史。

  1943年11月至12月,侵華日軍為牽制中國軍隊對雲南的反攻,並掠奪戰略物資,打擊中國軍隊的士氣,對第六戰區和第九戰區結合部常德地區發動戰役,史稱常德會戰。負責保衛常德城的國民黨陸軍第74軍57師,在易攻難守,無險可憑的情況下,以八千之師,對付裝備精良的四萬之寇,孤軍奮戰16個晝夜,幾乎以全軍覆沒的代價為中國軍隊形成對滴的反包圍贏得了主動,最終收復常德。

  “57師8532人參戰,5703名陣亡在常德,就安葬在我們身後這座公墓內,他們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正是他們的浴血奮戰使得常德會戰取得了最後的勝利,臺灣澎湖、東三省回到祖國懷抱,這是將士犧牲精神的價值所在。而我們今天重返戰場,來銘記和紀念57師將士的犧牲精神,是今天的價值所在。”常德會戰研究會專家鐘雲鵬站在常德會戰陣亡將士紀念公墓前向採訪團成員介紹。

  曾參加常德會戰的93歲抗戰老兵吳淞,在“湖南老兵之家”志願者的攙扶下,也來到紀念公墓,站在這片埋葬昔日戰友的土地上,老人非常激動,滄海桑田,不死的是心中那血色的記憶。

  “當時常德打得很慘,遍地是死屍,房子沒有一間好的。收復常德後,士兵們用竹竿把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升起來,兩個士兵端著槍,穿的整整齊齊,那時老百姓看了很高興,看到護旗的哨兵背面縫了一個虎賁部隊,就知道虎賁部隊在哪站崗,都流淚了,哨兵也流了眼淚,當時57師就叫虎賁部隊,這廢墟中的旗幟,我至今印象深刻。”吳淞老人回憶道。

  然而,在常德會戰之前,還有一段不可磨滅的慘痛戰爭在常德爆發,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1941年11月4日,日機撒下帶有鼠疫跳蚤的谷、麥、棉絮等物,對常德發動細菌戰,短短7個月,常德就有數萬民眾相繼死亡。

  通過觀看《常德細菌戰紀錄片》,採訪團了解道這段慘痛歷史。上世紀九十年代,細菌戰罪行研究所等研究機構通過對15000多份當地居民的口述筆錄,確認了7643名因鼠疫死亡的民眾。

  常德市日軍細菌戰受害者協會近幾年來組織了六次大規模的“聲援團”赴日支援中國細菌戰受害者的訴訟鬥爭。會長高峰在接受海峽兩岸記者採訪時表示,將聯合全國各地細菌戰受害者,收集研究日本的相關罪證,向全社會公佈,繼續向日本施壓,追究日本的責任。

  專題歷史榮光 湖南抗戰名城巡禮

  作者:王一辰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華聲線上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