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湖南抗戰名城巡禮】廠窖慘案倖存者講述血淚史(組圖)

2015年06月29日 13:24:00 來源:紅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海峽兩岸媒體聯合採訪團向廠窖慘案紀念碑敬獻花籃、默哀致敬。)

  (海峽兩岸媒體聯合採訪團向廠窖慘案紀念碑敬獻花籃、默哀致敬。)

(聯合採訪團的記者們認真聽取三位倖存者講述廠窖慘案的經歷。)

  (聯合採訪團的記者們認真聽取三位倖存者講述廠窖慘案的經歷。)

(廠窖慘案倖存者全伯安老人。)

  (廠窖慘案倖存者全伯安老人。)

(廠窖慘案倖存者彭旗老人。)

  (廠窖慘案倖存者彭旗老人。)

(廠窖慘案倖存者黃書文老人。)??

  (廠窖慘案倖存者黃書文老人。)??

  紅網益陽6月26日訊(時刻新聞見習記者 陳美淇 攝影 李長宏)24日下午,第十二屆海峽兩岸媒體聯合採訪團來到湖南省南縣廠窖鎮,在向廠窖慘案紀念碑敬獻花籃,憑吊遇難同胞後,聽取三位倖存者講述當年的血淚經歷。

  1943年,日軍為了打通宜昌至武漢的長江航線,奪取中國的糧倉,迫使中國政府投降,于5月5日至6月10日發起“江南殲滅戰”。

  之後,日軍由湖北進犯湖南,從藕池附近、石首、花容、岳陽等地,向安鄉、南縣水路進犯,配合飛機轟炸,最後在廠窖形成一個合圍圈,圈住了廠窖當地居民、撤退軍隊、湘鄂兩省隨軍湧來的難民。

  1943年5月9日至12日,日軍在益陽南縣廠窯鎮瘋狂屠殺無辜百姓,製造了侵華第二大慘案,僅三天共殺害3萬多人。

  全伯安老人今年89歲,1943年日軍進入廠窖進行屠殺時,他只有十七歲。“日軍進入廠窖時,我在田裏插秧,突然發現流過的水變紅了,很多人拼命的跑,我知道肯定發生不好的事情了,就跟著跑。”

  全伯安是這樣形容當時的情景:“我們的人藏在哪,他們就殺到哪。有的藏在草垛裏,他發現就殺了;有的藏在豬圈裏,也殺了;有的藏在糠籮裏,也殺了;有的藏在池塘裏,也殺;有的藏在河道裏,拿荷葉蓋著頭,他一撥開,又殺;有的藏在灶臺下面,他們把鍋拿出來,也殺了。”

  而在同一個時間的另一個空間裏,另一個人也在拼命的奔跑,他的名字叫彭旗。

  提起那段經歷,彭旗的眼睛總是紅紅的。“這都是我親眼所見,絕對不説假話。當時,日軍走後,在河上有被殺死的人,有被燒燬的屋子的殘骸。看見那個場面,我真的很痛心,很不舒服。活下來的人去找人,兄弟找兄弟,姊妹找姊妹,夫妻找夫妻,互相問,你看見我的孩子了嗎?你看見我老婆?你看見我兄弟了嗎?那種場面真的很不好。”

  在廠窖慘案中,經歷了三次生死劫的黃書文老人則激動的站了起來。

  “剛開始,日本人用機槍、大炮、飛機轟炸掃射,子彈沒有打到我,逃過了一難。全家躲到了防空洞,被日本人發現,他們拿犁來砸防空洞的門,在洞上拼命的跳,最後沒成功打開防空洞就離開了,我媽媽覺得防空洞已經不安全,就帶著我和弟弟走出來,結果路上碰到了日軍。母親、弟弟和我只好跳到河裏自救,我因為穿著新棉襖,水沒有浸透,沒有沉下去,弟弟卻淹死了。”

  當年經歷過廠窖慘案的當事人,目前在廠窖鎮中,只有27名倖存者仍健在。三位老人雖然在同一場事件當中有著不同的經歷,但是他們告訴記者,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認知,之所以站出來講出當年的血淚史,是希望能通過自己的行動呼籲兩岸的同胞牢記這段歷史。

(廠窖慘案紀念園內雕塑群:祈禱和平)

  (廠窖慘案紀念園內雕塑群:祈禱和平)

(廠窖慘案紀念園內表現日軍獸行的雕塑群:活埋)

  (廠窖慘案紀念園內表現日軍獸行的雕塑群:活埋)

(廠窖慘案紀念園內表現日軍獸行的雕塑群:燒燬)

  (廠窖慘案紀念園內表現日軍獸行的雕塑群:燒燬)

(廠窖慘案紀念園內表現日軍獸行的雕塑群:搶奪)

  (廠窖慘案紀念園內表現日軍獸行的雕塑群:搶奪)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紅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