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松山戰役:一場人與堡壘的戰爭

2015年06月15日 15:53:00 來源:三江都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2015年3月29日 龍陵縣松山戰場 星期天 晴 3月30日補記

  29日上午,本報尋找樂山抗戰老兵滇西行暨井研抗戰老兵“滇西戰地訪問團”一行來到了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松山戰役主戰場遺址,祭拜了當年在松山戰役中為國捐軀的遠征軍英魂。

  一場扭轉滇西戰局的會戰

  松山戰役又稱松山會戰,是遠征軍滇西戰役的重要戰場。從1944年6月4日遠征軍進攻位於龍陵縣臘動鄉的松山算起,共計歷時95天,這次戰役的勝利將戰線外推,打破滇西戰役僵局,同時也拉開了中國大反攻序幕。

  1942年,日軍佔領松山,並將松山作為警備中心、進攻據點和防禦支撐點三位一體的戰略目標,在松山上修建了堅固的準要塞式防禦工事。同年中國遠征軍首次入緬作戰失利,滇緬公路被切斷。撤退到怒江東岸的遠征軍余部與日軍隔岸對峙。

  松山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它扼守著滇西進入怒江東岸的交通咽喉,松山不克,滇緬公路就不通。

  1944年6月4日,遠征軍第十一集團軍71軍新28師進攻松山,一直到9月7日攻佔松山,前後共計歷時95天,大小數百次戰鬥。遠征軍先後投入10個團20000兵力,以傷亡7763人(其中陣亡4000人)的代價,最終基本上全殲防守松山的日軍“拉動守備隊”,斃殺日軍超過1250人。

  松山戰役的勝利,打破了滇西戰役僵局,拉開了中國大反攻序幕。從此,通過滇緬公路,可以暢通無阻地將大批部隊和裝備、物資源源不斷地向龍陵戰場送去,整個滇西戰役形勢立即逆轉,也加速了日軍的潰敗和滅亡。

  一場人與堡壘的戰爭

  29日上午,“訪問團”一行剛剛抵達松山戰役主戰場遺址,抗戰老兵廖沛霖就帶領“訪問團”向一塊墓碑走去。

  記者看到,這塊由龍陵縣人民政府2004年10月20日重立的“陸軍第八軍第一百零三師抗戰陣亡將士公墓”墓碑由5塊石碑組成,包括103師長所寫的“松山陣亡將士公墓誌”,以及在松山戰役中103師陣亡官兵的名單,不過由於年代久遠,上面的陣亡官兵名單已經不很清晰了。

  “戰友們,我來看你們了,順道給你們帶了點我家鄉的東西。”廖沛霖一邊説一邊在墓碑前拿出了專門從樂山帶過去的白酒和葉子煙,“訪問團”在墓碑前祭拜起來。

  “我由於前期被日軍炸傷了,所以沒能和戰友們一起參加松山戰役。”廖沛霖告訴記者,他當時隸屬於第71軍新28師,這只部隊正是松山戰役前期進攻的主力部隊,投入兵力達到6900人左右。

  “如果不是因為受傷,我肯定會和戰友一起上戰場。”廖沛霖告訴記者,第71軍在松山戰役中的傷亡官兵達到了1700余人,由於第71軍傷亡慘重,第8軍接替了第71軍繼續進攻松山。

  “這是一場人與堡壘的戰爭,好在最終人把所有的堡壘都‘端’掉了。”廖沛霖這樣形容了當年的松山戰役。

  記者在現場看到,沿著當年日軍修建的補給車道兩旁,以及松山山體中,至今仍保留著眾多日軍當年修建的工事,包括眾多的暗堡、單兵掩體、五連體堡壘、散兵坑、藏馬坑、地堡、交通壕、戰壕、物資隱蔽處等。

  廖沛霖告訴記者,日軍佔領松山後,花了兩年時間,至1944年5月,于遠征軍反攻前夕完成了松山地區的準要塞式堡壘防禦陣地體系:在滾龍坡、大埡口、松山、小松山、大寨、黃家水井、黃土坡、馬鹿塘編成了7個據點群,每個均以數個最堅固的母堡為核心,四週有數個子堡拱衛,共有子母堡40多座,堡壘互為側防。

  “當時日軍的堡壘很堅固,能夠承受炮彈和飛機的轟炸,這就讓遠征軍的進攻更加困難。”廖沛霖説,為了攻下松山,遠征軍戰士幾乎是用身體和堡壘在作戰,每前進一步就必須攻下一個堡壘,而這也是松山戰役遠征軍傷亡重大的重要原因。

  一個農民的遠征軍博物館

  在“訪問團”重訪松山戰役的途中,我們不但遇到了專門從重慶前來松山觀看、了解松山戰役的楊國渝女士,更見證了一個農民對松山戰役遠征軍所作的貢獻。

  在滾龍坡對面,一個松山抗戰收藏博物館顯得格外引人注意。博物館的主人叫楊明傳,今年53歲的他是當地一位普通農民,收藏關於松山抗戰文物20多年了。

  “最開始我只是想為遠征軍的戰士們做點什麼,後來就想到了收藏他們所使用過的東西,讓這些東西去述説那段歷史。”楊明傳告訴記者,經過20多年的不斷努力,他收集到了遠征軍以及日軍使用過的手槍、步槍、炮彈、鋼盔、被單、草鞋、子彈箱、徽章等物品。

  2013年2月10日,楊明傳的松山抗戰收藏博物館正式開門迎客。

  “來的人很多,我很高興,我覺得自己為遠征軍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楊明傳告訴記者,每次有人前來參觀,他都會向他們講述松山戰役的悲壯和轟轟烈烈。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三江都市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