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2015兩岸關係十大新聞評選  >   兩岸關係十大新聞評選  >   正文

十四、兩岸各界舉辦多項活動,共同紀念臺灣光復70週年

2015年12月21日 08:4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10月23日,紀念臺灣光復70週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出席大會併發表題為《共同銘記歷史 共圓偉大夢想》的講話。(圖片來源:新華網)

  十三、兩岸各界舉辦多項活動,共同紀念臺灣光復70週年。10月23日,紀念臺灣光復70週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出席大會併發表題為《共同銘記歷史 共圓偉大夢想》的講話。10月25日,臺灣有關方面主辦的“慶祝臺灣光復70週年紀念大會”在70年前臺灣地區接受日本呈遞投降書之地——臺北公會堂(今中山堂)舉行。同日,兩岸有關黨派、團體和社會各界以不同形式隆重紀念臺灣光復70週年。

  新聞背景:

  10月23日,紀念臺灣光復70週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出席大會併發表題為《共同銘記歷史 共圓偉大夢想》的講話。

  23日,“臺灣同胞抗日史實展覽”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幕。由臺灣抗日誌士後代和臺灣抗日史研究專家捐贈的數百件珍貴歷史圖片、文物全面反映了臺灣同胞抗日史實,是臺灣同胞捍衛祖國領土完整、維護民族尊嚴的歷史見證。開展兩天以來,參觀人數已經超過1.2萬人。未來,此展覽將作為《偉大勝利 歷史貢獻》主題展覽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展出。

  臺灣光復70週年前夕,臺盟中央舉行老盟員座談會。當年參加過抗日戰爭,親歷臺灣光復等歷史時刻的老盟員説,祖國的抗日戰爭,臺灣同胞沒有缺席。由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主辦的“海峽壯歌——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70週年檔案圖片展”日前也在京開幕。

  24日,逾百名學者、退役軍人、企業界人士在臺北成立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紀念協會。協會負責人表示,協會將以紀念抗日戰爭,弘揚民族精神,凝聚力量,團結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為宗旨,計劃年底將在臺灣北中南各舉辦一場“兩岸同聲呼喚和平”音樂會。

  24日,海峽兩岸50余位學者在上海舉辦“臺灣光復70週年的歷史與現實”學術研討會。眾多學者都表示,1945年10月25日,在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偉大勝利、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出現重大轉折之際,臺灣也重歸中國版圖,結束了日本半個世紀的殖民統治。這是中華民族結束近代民族屈辱的重要時刻。70年來,臺灣與大陸命運相連,兩岸同胞榮辱與共。今天,重新審視臺灣光復70年來的歷史與現實,不僅要緬懷為實現臺灣光復而奮鬥犧牲的先烈們,更要記取歷史的經驗與啟示,從中獲得團結兩岸同胞、推動和平統一的精神力量。

  25日上午,慶祝臺灣光復70週年紀念大會在臺北中山堂舉行。會上,包括臺灣抗日先賢、先烈家屬代表在內的1100余人,合唱了臺灣光復節歌,觀賞了《開羅會議與臺灣光復》短片。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齣席並致辭。

  同一時間,兩岸和平發展論壇等多個民間團體在中山堂前廣場舉行紀念活動。下午,新黨、中華統一促進黨等黨派團體也分別以集會和遊行等方式紀念臺灣光復70週年。晚上,臺北交響樂團則在中山堂舉辦“2015台灣光復紀念音樂會”。

  25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員會、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中山大學聯合主辦的紀念抗戰勝利與臺灣光復70週年學術研討會在廣州舉行,來自大陸、香港、臺灣及加拿大、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130余位專家學者及新聞出版界人士參會。與會專家指出,今天紀念臺灣光復,研討抗戰歷史,是對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中國人民經過長期反抗,使臺灣重新回到祖國懷抱這一共同歷史記憶的隆重紀念,是對70年前臺灣回歸祖國這一重大歷史史實的重申與肯定。這不僅會推進相關學術研究,也將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25日,由福建電視臺紀錄片團隊主創,福建電視臺綜合頻道、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和海峽電視臺聯合承制的歷史文獻紀錄片《臺灣1945》開始播出。《臺灣1945》是第一部全面反映“臺灣光復”的影像志,主要截取1943年至1946年底臺灣光復前後“籌備—接收—重建”三大階段的重要史實和代表人物故事,深入探尋臺灣回歸祖國的艱辛歷程,再現波瀾壯闊的歷史場景。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于斯文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于斯文

原稿件來源:台灣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