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消費、投資、出口:掌控好“三駕馬車”如何著力?

2013年12月25日 14: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努力釋放有效需求,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投資的關鍵作用、出口的支撐作用,把拉動增長的消費、投資、外需這“三駕馬車”掌控好。

  專家分析指出,中央對“三駕馬車”關係的全新表述,科學、合理、具有前瞻性。要改革現存的體制機制性問題,使三大需求各歸其位、各司其職,更好地發揮作用。

  “三駕馬車”調姿顯成效 內需成穩增長“主將”

  從已公佈的數據看,2013年,在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投資、消費總體表現穩定,內需成為拉動增長的主要力量,外貿進出口有所好轉,三大需求結構調整成效初顯。

  為扭轉投資增速下滑的態勢,今年7月份,國家出臺發展節能環保産業、刺激鐵路和地鐵基礎設施投資等一系列措施。進入三季度以來,投資增速出現止跌向穩的走勢。統計顯示,今年1至11月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19.9%。

  受宏觀經濟增長放緩、刺激政策退出以及限制三公消費等因素影響,今年我國消費增速總體放緩,但仍不乏資訊消費、網路消費等亮點,消費呈緩中趨穩、穩中向好態勢。

  數據顯示,11月份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012億元,同比增長13.7%,較上月反彈0.4個百分點。1至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3%。

  當前全球經濟溫和復蘇,美歐進入聖誕消費旺季,再加上我國一系列穩出口的措施效應逐漸顯現等多重因素,支撐了11月出口增速的反彈。

  據海關統計,11月份我國出口2022.1億美元,增長12.7%,再創歷史新高。今年前11個月我國進出口額3.77萬億美元,增長7.7%,比去年同期高1.9個百分點。   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來看,今年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三駕馬車”的結構和比例更趨合理。前三季度投資、消費、凈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是55.8%、45.9%、-1.7%。

  民間投資待“激活” 消費“短板”需補齊

  儘管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需求結構出現可喜變化,但仍存在對投資的依賴過強,消費基礎作用發揮不足,外需支撐有待提高等問題,“三駕馬車”的有效需求有待進一步釋放。

  統計顯示,前11個月全國民間固定資産投資增速較前10個月回落0.2個百分點。這説明在政府投資進一步發展遭遇“瓶頸”的情況下,微觀主體投資創業的積極性有待進一步增強。

  專家分析指出,儘管中央政府鼓勵民間投資的努力堅定不移,儘管許多壟斷領域的投資大門已經向民間資本敞開,但要真正落到實處,促進民間投資的大發展、大繁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從前三季度的數據來看,雖然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所上升,但仍低於投資的貢獻率。”商務部貿研院研究員趙萍表示,目前我國儲蓄率超50%,為全球最高,可見消費仍然是“三駕馬車”中的“短板”,消費潛力亟待釋放。

  另據商務部分析,2014年中國外貿發展的國內外環境可能略好于2013年,但面臨的困難和風險依然較多,國際市場需求總體偏弱,各國産業間競爭日益激烈,貿易摩擦形勢依然嚴峻。與此同時,隨著國內生産要素成本持續上升、傳統比較優勢弱化、“入世紅利”趨於消退,2014年穩出口難度很大。

  擴消費 穩投資 促出口

  受訪專家表示,長期來看,中國經濟要靠內生動力即消費需求來拉動,這是基礎,但考慮到中國是一個大的發展中國家,投資對拉動經濟增長仍然非常關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外需對消化産能、穩定就業具有支撐意義,也不能輕言放棄。

  趙萍認為,未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還要下更多工夫。要通過經濟結構調整、改革紅利的釋放,把消費潛力釋放出來,補齊這個“短板”。擴大消費是個系統工程,需要多方面改革和政策配套,涉及收入、社會保障、房地産調控等,還包括消費環境改善和新的消費熱點的培育。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建議,減少政府在一般競爭性領域的投資,讓更多民間資本進入傳統上由國有資本壟斷的行業。政府投資要優化結構、提高效率,更多用於民生、公共服務等方面。

  在出口方面,專家建議盡可能穩定國際市場份額,穩定外需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但前提是必須實現內部的結構性調整,形成以技術、品牌、品質、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要加快推動匯率體制改革,通過匯率的雙向波動引導企業在全球範圍合理配置資源、佈局市場。”王軍説。

  專家預計,2014年我國固定資産投資規模不會大幅度增加,但會平穩增長;隨著百姓收入增加,明年消費會逐步回升;出口有望保持今年的水準。“三駕馬車”的運作將更加協調。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尹賽楠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尹賽楠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