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反對歷史虛無主義  >   滾動播報  >   正文

尊崇英雄的主流價值永不過時

2015年08月24日 08:57: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邱少雲真的在烈火中一動不動?”“狼牙山五壯士是逃兵?”“黃繼光血肉之軀怎麼能擋住子彈?”一段時間以來,網路上出現了一些對英雄人物的質疑,甚至唱衰英雄的行為。於是,人們再次審視歷史,那些史實資料,還有當事人的見證,再次彰顯出英雄的偉大。

  英雄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們的人生可能並不完美,但在國家存亡的危難時刻,他們挺身而出,以超越常人的勇氣和擔當,為國家和民族付出鮮血和生命。當“火燒邱少雲違背生理學”“黃繼光堵槍眼不合理”“劉胡蘭精神有問題”等言論在網路上被炒作時,很多網友紛紛發聲為英雄正名,譴責那些罔顧事實、抹黑英雄的行為。

  我們身處一個很容易“宣泄情緒”的社會,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為之提供了便捷的技術平臺。歷史被惡搞,英雄被抹黑,似乎一切都無所禁忌。但是,當宣泄突破底線,並且被別有用心者利用之後,惡搞和抹黑就會引起人們的警覺與反感。當那些抹黑英雄的言論,試圖以“更真實”的方式否定英雄;當那些“反英雄”的段子,試圖以惡俗的方式歪曲事實時,英雄主義以及尊崇英雄的傳統價值觀念就會受到挑戰,這是一個遵循主流價值觀的社會所不能接受與容忍的。

  尊崇英雄不等於神化英雄。英雄並非完人,他們和普通人一樣,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對於他們的缺點,我們應當實事求是,作出客觀評價。不把英雄神化,不搞英雄崇拜,這是基於歷史經驗教訓的選擇。但是,承認英雄是人不是神,並不意味著可以走向極端,隨意歪曲事實,在所謂的“真相”中抹黑英雄。

  對英雄採取虛無主義的否定態度,其實也是在否定歷史,否定自己。

  每個國家、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英雄,他們是這個民族的精神之魂。對英雄的承認和敬仰,也是對社會和自我的精神救贖。即便在和平年代的今天,人們對英雄也抱有一種難捨的情懷。在年輕人熱追的影視劇中,無論是美劇還是國産劇,很多劇名中都有“英雄”兩字。嵌入“英雄”的字眼,不僅僅為了“抓人眼球”,更是公眾“英雄情結”的需要。這種情結,其實就是對英雄的一種敬仰和尊崇——雖不能至,心嚮往之。它是一種文化傳統與民族精神的積澱與傳承,根深蒂固,不可或缺。

  在社會轉型時期,人們的思想越來越多元化,各種思潮也伴隨著眾説紛紜而泥沙俱下,對英雄的抹黑和否定,只是這些複雜言説中的一種。讓人欣慰的是,尊崇英雄的主流價值觀依然篤定,這從“網友紛紛為英雄正名”的舉動中可以看得出來。觀點多元化的社會,儘管人們希望聽到各種聲音,可理性的人不會盲聽盲信盲從。從唱衰英雄和為英雄正名的網路輿論之爭中,可以看到,人們更相信真實權威的主流聲音。放大來説,思想越多元,觀念越多變,人們對主流價值觀的渴求會更強烈。

  一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必定經過千百年思想的交鋒和積澱,它是人們的行為準則和規範,也是一個社會的精神底座。英雄應得到應有的尊重,這樣的主流價值不會被顛覆,哪怕是思想活躍的年輕網友,他們也不會允許英雄形象被任意玷污。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中國青年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