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鄧小平誕辰110週年  >   政要紀念  >   正文

希拉克:鄧小平是中國和世界的政治偉人

2014年08月13日 13:55: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原標題: 希拉克:鄧小平是中國和世界的政治偉人

希拉克總統

  希拉克總統

  為紀念鄧小平誕辰100週年,法國總統希拉克8月19日接受本報記者獨家書面採訪。希拉克講述了他同鄧小平的多次交往,盛讚鄧小平是現代化中國的總設計師、20世紀中國和世界的一位政治偉人。以下是答問錄。

  問:總統先生,2004年8月22日是鄧小平誕辰100週年紀念日。中國人民正在為此組織各種紀念活動。我知道,在1975年鄧小平應邀訪問法國時,您作為法國總理曾經接待過他,那是您第一次同他見面嗎?您還記得那次會面的情形嗎?

  答:是的,1975年鄧小平先生對法國進行正式訪問時,我有幸第一次見到他。通過這次會面,我得出的印像是,他為人直爽、非常熱情,對國際關係瞭如指掌。他把法中關係視為中國對外政策的一塊基石,中國外交由此有可能衝破集團政治和冷戰邏輯。我個人感覺,他當時很高興再次來到一個在他的心目中具有特殊位置的國家,因為他的青年時代和他當時萌生的革命理想,是同這個國家緊密地聯在一起的。

  1973年9月蓬皮杜總統正式訪華,這是第一位西方國家元首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正式訪問。此後,鄧小平的來訪則是法中兩國建交後中國高級領導人第一次對法國進行正式訪問。這是我們兩國關係發展史上的一個重大日子,是一個歷史性事件。後來在江澤民主席的推動下,我們兩國的關係繼續發展。今天,胡錦濤主席和我本人都本著這種精神,致力於繼續推進和深化法中兩國之間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我今年10月將再次訪華,屆時法國文化年將拉開帷幕。我深信,通過這次訪問,法中關係一定會取得新的進展。

  問:您後來是否有機會再見到鄧小平?他給您留下了什麼印象?

  答:鄧小平先生在1975年對法國進行正式訪問期間,曾邀請我訪華。我于1978年9月應邀去中國訪問,因此有機會再次見到他。當時,鄧小平先生已重新擔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他對20或30年後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現代化已經有了一個構想。這也就是他幾個月後在中國共産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的講話中所闡述的改革開放戰略。今天,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越來越深刻地領會到這一戰略的深遠意義。

  通過多次會面,鄧小平先生留在我記憶中的印像是:與很多人相比,他更早地感受到中國人民的期盼,並因此為中國人民制定了一個現在看來仍然是獨一無二的發展模式。鄧小平先生發動了一場真正的變革。我們今天感受到了這場變革的成果。在我和所有法國人的記憶中,他是今天中國現代化和經濟發展的總設計師,他是對中國成為國際舞臺的重要一員作出貢獻的人士之一。對中國和全世界而言,他都是20世紀的一位重要政治偉人。

  問:鄧小平1920年10月19日抵達馬賽,在法國開始了長達5年多的勤工儉學,最後於1926年1月7日離開法國。幾十年後,鄧小平同他當時在法國學習的許多同學,如周恩來、陳毅等人一樣,成為新中國的主要領導人。總統先生,您如何看待鄧小平這段在法國的經歷?

  答:胡錦濤主席2004年1月在法國國民議會發表演講時曾提及,許多中國最著名的領導人,如鄧小平和周恩來,以及一些文學巨匠和藝術大師,如巴金和錢鐘書,都曾經有過在法國生活的經歷。

  鄧小平在法國生活期間,曾經在巴耶中學學習法文。此後幾年,他曾在多家工廠做工,其中包括比揚庫爾的雷諾汽車廠。正是在這種環境中,他了解了工人運動的發展,以及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這段時間國際形勢變化的情況。

  在上個世紀20年代,對外國人特別是中國學生來講,法國的確是他們尤為嚮往的地方。這是因為當時法國的文化和藝術生活十分活躍,這在整個歐洲幾乎是獨一無二的。這些學生或知識分子後來把他們在法國感受到的這種極大的活力帶回了祖國。

  我想,在法國的這段經歷給鄧小平先生留下了深深的印記。這段經歷為他從事政治鬥爭和致力於建設一個現代化的、向世界開放的中國提供了靈感。他是把中國送上21世紀征程的國家領導人。

  (本報巴黎8月19日電)

  《人民日報》 (2004年08月20日 第一版)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人民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