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鄧小平誕辰110週年  >   偉人生平  >   生平年表  >   正文

鄧小平生平年表1931-1940

2014年08月12日 15:40:00 來源: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1931年

  2月,同李明瑞率紅七軍轉戰到江西崇義後,根據前委決定,赴上海向中共中央彙報工作。

  4月,在上海寫出《七軍工作報告》,詳述了紅七軍、紅八軍的戰鬥歷程。

  8月,到達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任中共瑞金縣委書記。

  1932年

  7月,任中共會昌中心縣委書記,支援毛澤東打破國民黨軍事“圍剿”的戰略戰術和正確的土地政策,反對“左”傾路線。

  1933年

  春,任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長。

  5月,遭“左”傾路線打擊,被撤銷職務,受黨內“最後嚴重警告”處分,到樂安縣南村當巡視員。不久,調任紅軍總政治部秘書長。

  8月,主編紅軍總政治部主辦的《紅星》報。

  1934年

  10月,隨中央紅軍長征。

  年底,任中共中央秘書長。

  1935年

  1月,參加在貴州遵義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確領導。

  6月,調任紅一軍團政治部宣傳部長。

  10月,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陜北。

  1936年

  5月,任紅一軍團政治部副主任,後任主任。

  1937年

  7月7日,發生盧溝橋事變,中國全民族的抗日戰爭爆發。隨後,以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8月,隨周恩來、朱德、葉劍英赴南京參加國民黨政府召開的國防會議。

  8月25日,紅軍改編為八路軍,任政治部副主任。

  1938年

  1月,任八路軍一二九師政治委員,與師長劉伯承一起在太行山區開闢晉冀豫邊區抗日根據地。

  9月至11月,參加在延安召開的中共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全會確定,要不斷鞏固和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並重申黨的獨立自主地放手組織人民抗日武裝鬥爭的方針。在會上作關於地方工作的報告。

  1939年

  7月3日,參加在延安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

  9月,同卓琳結婚,後一起回到太行山。

  1940年

  8月至12月,參與指揮百團大戰。這是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發動的一次規模最大的帶有戰略性的對日軍的進攻戰役。

  (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研究組)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