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鄧小平誕辰110週年  >   偉人生平  >   生活軼事  >   正文

鄧小平、卓琳的8個家

2014年08月11日 14:15: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武安期間,鄧小平、卓琳夫婦與長女鄧林、長子鄧樸方合影

武安期間,鄧小平、卓琳夫婦與長女鄧林、長子鄧樸方合影

  2009年7月29日12時30分,卓琳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和鄧小平一樣,卓琳也留下了這樣的遺願:遺體和角膜捐獻出來,骨灰撒入大海。她要在大海深處,和鄧小平重逢。
  70年前那個秋天,35歲的鄧小平和23歲的卓琳在延安相識。這兩個家庭背景不同的人的生命,開始聯繫在一起。在此後的58年間,他們輾轉于全國各地,經歷炮火洗禮,飽嘗境遇沉浮,但始終陪伴在彼此身邊。鄧小平去世後,卓琳帶著對丈夫的眷戀,又獨自生活了12年。她離去時,和丈夫一樣也是93歲。
  陜北窯洞
  1939年9月初的一個傍晚,延安楊家嶺,毛澤東的黃土窯洞前,時任八路軍一二九師政委的鄧小平,結束6年的單身生活,和剛來延安不久的北京大學物理系學生卓琳結婚。
  在此之前,卓琳曾兩次拒絕鄧小平的求婚。她生前曾回憶説:“他(鄧小平)是從前方回來的,和鄧發住在一個窯洞裏頭。我是在公安部工作,他們經常到公安部來……他大概在那個時候就對我有意了,我不知道。他就找跟我一塊兒到延安的女朋友,讓一個女朋友來跟我談,説他想跟我結婚,問我同不同意。那個女朋友和我談了兩次,我不願意。”
  當時延安的男性多是工農幹部,卓琳不敢同這些人談情説愛。“我不是看不起他們,而是怕他們沒有知識,跟他們説不到一塊兒。”後來,鄧小平兩次主動找到府來。卓琳聽了他的有關情況和理想後,覺得他還不錯,是個知識分子。“我想,反正早晚都得結婚,那個時候自己已經23歲了。我説算了吧,湊合吧。”
  太行山溝坎
  婚後不久,卓琳跟隨鄧小平一同趕回抗日前線太行山。鄧小平回到設在遼縣(今左權縣)西河頭村的一二九師師部。卓琳則留在麻田八路軍總部,擔任婦女訓練班隊長。那段時間,只有鄧小平到八路軍總部開會時,夫妻倆才能見上一面。卓琳非常想念丈夫。一次,她問鄧小平:“你回去以後可以給我寫信嗎?”鄧小平反問:“寫什麼呀?”卓琳説:“就寫寫你每天都幹了什麼,還有寫寫……”卓琳的話還沒説完,小平就痛快地答道:“要得!我讓秘書寫個底稿,印上十幾份,每月寄給你一份。”聽到鄧小平這樣回答,卓琳只好説:“那還是算了吧。”
  婚後一年,組織上終於批准了卓琳的請求,同意她到一二九師師部秘書科工作。為了能和丈夫在一起,卓琳並不怕危險和艱苦。
  兩人在一起生活後,快言快語的卓琳慢慢適應了鄧小平的沉默寡言,也想出了協調兩人性格差異的好辦法。卓琳意識到,讓鄧小平這樣一個老幹部説家長裏短的親熱話,肯定不行,他也説不出什麼。一天,她對鄧小平説:“你的性格是不愛説話,我的性格是愛説話。現在我又不能隨便跟別人説話。説錯了,影響不好。所以我只有跟你説了。我把我的想法説出來,你一定要聽下去。我説錯了,你可以批評,我來改。但不能不讓我説話。”鄧小平的回答還是非常簡單:“要得!”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