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  >   權威解讀  >   正文

依法治疆團結穩疆長期建疆——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要點解讀

2014年07月03日 10:59: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依法治疆團結穩疆長期建疆--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要點解讀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劉斐 田野 符曉波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日前在北京閉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是此次座談會的主旋律。

  新疆的問題最長遠的還是民族團結問題

  【習近平:要高舉各民族大團結的旗幟,在各民族中牢固樹立國家意識、公民意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馬大正説,中國是一個多民族融合國家,既重視和承認民族差異性,更要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新疆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吐爾文江、新疆師範大學歷史與民族學學院院長迪木拉提奧邁爾等專家學者表示,要增強“四個認同”,將國民素質教育與知識水準提升放在同樣重要地位。

  【習近平:推動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有序擴大新疆少數民族群眾到內地接受教育、就業、居住的規模。】

  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教研部主任龔維斌説,“相互嵌入式”指的是各民族通過交往交流交融,社會生活、社會參與等各方面都融合在一起,每個民族都離不開彼此。這是中華民族內部的再融合,各民族保持民族傳統和民族個性的同時,融入中華民族的共性中,不放大個性亦不讓共性取代個性。

  馬大正表示,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既符合中國當前實際,在國際上也有成功的經驗。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和雜居不能被人為地割裂開來。中華民族能夠形成,是各民族長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結果。

  【習近平: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

  新疆社科院中亞所所長潘志平説,“石榴籽”的比喻很形象,也因為新疆産石榴而具有本地特色。中華民族內的56個民族有機地團結在一起,才能實現整體的發展,這需要各民族增強對中華民族和國家的認同,做到六個“相互”.

  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是新疆工作的總目標

  【習近平:大力提高群防群治預警能力,築起銅墻鐵壁、構建天羅地網。】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反恐怖研究中心主任傅小強表示,反恐最關鍵和首要的是增強預警能力,增強資訊資料收集能力。由於過去長期處於安全形勢穩定的局面,當前必須強化民眾的反恐意識,依託社區開展宣傳動員,讓民眾從基層提高發現和鑒別恐怖主義活動的能力。

  【習近平:要大力選拔對黨忠誠、關鍵時刻敢於發聲亮劍、有較強群眾工作能力和應對突發事件、駕馭複雜局面能力的幹部。】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院長乃依木亞森表示,基層幹部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單元。以新疆各級法院為例,要始終以勇於發聲亮劍、勇於決戰決勝的決心,依法從嚴審判,對暴恐分子形成高壓和震懾態勢,堅決打擊暴恐分子的囂張氣焰,為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和各族人民群眾創造一個穩定、安詳、和諧的社會環境。

  【習近平:處理宗教問題的基本原則,就是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極端、抵禦滲透、打擊犯罪。】

  新疆伊斯蘭教經學院院長阿不都熱克甫大毛拉説,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是全疆穆斯林生活幸福、信仰自由的根本保障。會議中提出“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要求,代表了全疆所有穆斯林的心聲。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應努力培養出更多優秀的愛國宗教人士,促進宗教和諧。

  發展要落實到改善民生上

  【習近平:要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身教育,國家的教育經費要多往新疆投。】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孫進説,教育的發展可以成就人的發展,對未來前景的期待可以維護社會穩定。投身教育的優秀人才要適合民族聚居地區,要有多元文化背景,懂跨文化交際。

  中央民族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常永才表示,教育對國家與社會具有基礎性、全局性和戰略性的作用,新疆這樣多民族融合、經濟基礎薄弱的地方特別需要從根本上把教育抓好。促進各民族、各地區間的教育均衡與公平,才能為所有人創造改善生活與社會地位的平臺,才能發展好民生,穩定好社會,團結好大眾。

  【習近平:對南疆發展,要從國家層面進行頂層設計,實行特殊政策,打破常規,特事特辦。】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靳薇提出,南疆地區基礎尤其薄弱,需要國家層面更大力地投入與改善,實地調研還需頂層設計予以推動政策落地。舉例而言,以農業為主的南疆需要持續加大培養新型技術型農民的力度,通過新型農業技術的深入推廣和培訓,提高其參與市場經濟的能力,加快脫貧致富步伐。

  新疆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馬品彥説,當前南疆地區青少年輟學率較高,和當地經濟發展落後有直接關係。南疆地區全面實行高中階段免費教育,即是打破常規、特事特辦,有助於使南疆居民整體素質發生根本性改善。

  【習近平:要堅持就業第一,增強就業能力,引導各族群眾有序進城就業、就地就近就業、返鄉自主創業。】

  龔維斌表示,就業是民生之本,是社會的穩定器。沒有就業就沒有收入來源,就難以保障生存生活,就無法融入社會。在新疆,解決了就業問題才能解決民生問題,才能凝聚人心,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完)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玲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玲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