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誠信  >   最新報道  >   正文

舊時蘭州城關的銀匠舖做生意重誠信

2014年12月24日 16:03:00 來源:鑫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舊時城關的銀匠舖做生意重誠信

  新中國成立前,蘭州的銀爐獨成一行,工藝精巧,品類繁多,為全省之冠。這些銀爐專做金銀首飾等,俗稱銀匠舖。在當時的西大街(今蘭州市城關區張掖路)、南大街(今蘭州市城關區酒泉路)、道升巷及蘭園口都有,店門口挂著一面木製“xx銀爐承做金銀首飾”的長牌。

  店舖的櫃檯上用木盒陳設著手鐲、戒指、長命百歲鎖、項鍊、銀簪、牙籤、各類插花、頭箍等精緻樣品,閃閃發光,美不勝數。櫃檯內是匠工燒銀冶金的風箱式的操作爐、各種工具及給銀活上色的吹燈、燈壁子等,後面便是作坊,放著幾張條桌,是工匠們的工作臺。店方出售成品頗為顧主負責,各種首飾都有本字號的小鋼印和“上上”、“足色”等品質標準記號。

  售出之後顧主發現成色不足,或摻銅弄假,可以拿來退換。他們製作好的首飾除了在門市部銷售外,還派出背著“銀貨匣子”、“手搖撥浪銅鼓”的店員或二道販子走鄉串戶推銷。顧主攜金銀到府,指定形式,銀爐也代為承制,以重量或件數收費。

  蘭州銀爐有一種特技叫做包金,是把錘得如薄紙般的赤金方子,經過燒貼、上光,包在首飾之上,看起來和赤金一樣,足以亂真。這種包金手藝在當時是相當高明和盛行的。到新中國成立前還有權興園等引進南方手藝,增加了製作銀盾、獎盃等産品。

  蘭州銀爐是百業中的一族,不僅豐富了蘭州人民的生活,也為蘭州人民開闢了就業的渠道。

  記者童微整理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鑫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